23普陀二模|你当然可以说生活充满无限可能,但到头来,每个人也只是经历其中的一种。
23普陀二模
你当然可以说生活充满无限可能,但到头来,每个人也只是经历其中的一种。
对于这样的认识,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这篇文章写的是现象类的文章,写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类似于溺水三千只取一瓢的概念,其实并不难。
辩证
确实我们要承认,生活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其实从萨特的角度来说,无限可能是具有合理性的,因为人的本质是不被预设的,所以当我们的人生不被预设,那就意味着我们人生可以具有高度的自主性和自由行。
选择自由带来无限可能,这个本身代表了我们对于客观世界的描述——天无绝人之路,这个世界的不确定本质,虽然有些时候会带来实质贬损,但是也能够给我们带来行为的增量。
那么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我们认为无限可能给我们带来希望,带来不被预设,而这个也是人的“自由”所兑现的必然结果。
批判
批判的角度也比较简单——首先大前提——无限可能是不存在的,因为人客观会遇到限制。
从结果存在的视角来说,人必然性会遇到稀缺,人的时间,生命都是稀缺的。所以人做每一个选择的时候,也就意味着另外一个选择的错过。
这种客观的绝对限制就意味着人只能对于客观世界做到有限体验而不是无限体验。
而同时,任何一种人生,都是需要深耕才能做到深刻体验,也就是说,想要真正完整经历一种生活,就必须要足够多的时间投入。
比如你要成为一个伟大的篮球运动员,不可能只拿一个冠军,需要的是你长期投入之后拿到的整个职业生涯的成就。
而这种投入就意味着你不可能体验伟大足球运动员的人生,所以选择的本身就代表了限制。
本体论
也因此,面对选择,最为理性的做法,就是专注。
正如那句溺水三千只取一瓢的概念那般,虽然人生丰富,但是我们应该选择其中一种并且有目的的有序的生存,这样一种具有目的性的价值筛选才是一种迎合客观稀缺的理性。
各种可能性的浅尝辄止只会让我们生命变得浅薄而一无所获,而珍惜我们的经验和可能性,坚定于自己的人生,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人生价值兑现。
所以简单来说,客观稀缺限制了我们自由选择。
而我们应该在这种限制下生存,这个就是我们对于文章的整体构成逻辑,基本上这篇文章大致攻略就是这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