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军医生:孩子总是磨磨唧唧,东张西望?家长要警惕小孩是否有多动症了!

高海军
30年临床诊疗经验
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曾任职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56医院(济南空军医院)。先后在国内多家医院从事临床诊疗工作近30年,在临床心理学领域形成了深厚的理论造诣和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熟知精神心理科的各种常见病及多发病的防治与康复,长期致力于综合应用药物诊疗、物理诊疗、心理疏导贯穿到诊疗全过程,不断发展和完善各类诊疗技巧,从根本上解决患者病情反复发作及对药物过分依赖等问题,深受广大患者的信赖和好评。
擅长领域
擅长各类精神疾病及心理困惑的诊断与治疗技术。尤其是失眠、抑郁、精神分裂、焦虑症、恐惧症、强迫症、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精神障碍等心理精神疾病,同时擅长儿童多动症、抽动症等儿童行为障碍的治疗。
行医格言:
尽心尽责,医术精益求精,最大限度解除患者的疾苦。
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很多家长在辅导孩子作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孩子写作业不主动,磨磨唧唧,催都催不动。
学习态度差,注意力不集中,东张西望。
你前脚说了,他后脚就忘,记住前半句,忘了后半句。
......

可是,你知道吗?
孩子注意力分散(涣散)、记不住,可能是多动症引起的。
注意力分散
注意力分为主动注意(有意注意),还有被动注意(无意注意)。
我们仔细分析一下这两种情况:
① 当玩游戏、看电视的时候,跟着画面走就好,大多时候根本不需要太多的思考。
不断变换的画面和声音,感官刺激比较多。它们不断刺激孩子的大脑。
在被动注意的情况下,孩子会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孩子就可以很专注、持续时间也很长。
② 而孩子学习、看书、写作业...,这些活动一般是相对静态的、书面的、黑白文字。显然是低刺激的,甚至是无聊枯燥的。孩子很容易走神。
那么,这就要求孩子必须有很强的主动注意能力,才能够主动的、有意识的控制自己,把注意力、思维放在学习上。
注意力的变化
不同环境下,孩子注意力的变化,提高警惕!
不同环境中,孩子注意力的变化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3岁孩子能集中注意3到5分钟;4岁孩子能集中注意10分钟,5到6岁孩子能集中注意15分钟左右。
但是在游戏的条件下,2至3岁孩子注意持续时间可以达到20分钟,5至6岁孩子可达到96分钟。
虽然强烈的声光电刺激,的确更能够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但我们并不提倡孩子过早、过多地使用电子设备。
不知道家长们发现没有,当小朋友玩过手机,电脑后,再让他看书,写字,对孩子来说就更难静得下心,更困难了。
如果小朋友被动注意力过度开发,会阻碍他们主动注意力、思维能力。
在后期,我们就会发现孩子在学习上,很难能集中注意力了。
更严重的是,我们还会发现,过多接触电子产品的孩子,更容易对学习感到烦躁、抗拒,进而出现厌学、逃学、网瘾……
所以,当我们发现孩子看电视玩手机和认真,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而学习静不下来,总是分神,这个时候要格外警惕了,很有可能是多动症的症状。
注意缺陷型多动症
下面是在ADHD的诊断标准中,注意力方面的考察标准,家长可以对照一下,看看自家孩子的情况。
若符合其中6条及以上的,会考虑是注意缺陷型多动症。具体结果需要根据医学检查和精准评估综合判断。
注意力维度诊断指标
1 学习时容易分心,听见任何外界声音都要去探望。
2 上课很不专心听讲,常东张西望或发呆。
3 做作业拖拉,边做边玩,作业又脏又乱,常少做或做错。
4 不注意细节,在做作业或其它活动中常常出现粗心大意的错误。
5 经常丢失或特别不爱惜东西(如常把衣服、书本等弄得很脏很乱)。
6 难以始终遵守指令, 完成家庭作业或家务劳动等。
7 做事难于持久,常常一件事没做完,又去干别的事。
8 与他说话时,常常心不在焉,似听非听。
9 在日常活动中常常丢三拉四。
最后,想对家长们说:儿童多动症是可以治愈的,如果孩子有这类症状,家长应及时发现问题,并寻求专业的医学帮助,这样才能让孩子健康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