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阿拉斯加会谈,中国和美国到底争什么

2021-03-19 19:26 作者:火星方阵  | 我要投稿



作者:王德华

中美高层会谈在阿拉斯加举行。世界都屏住了呼吸,倾听来自那个遥远地方的声音。中美两国是世界大国,是全球经济的两大火车头。两国关系的一举一动,牵动了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复苏,同时关系着今后世界秩序的走向以及世界的持久和平。

会谈前,拜登政府做足了功课,释放出对中国强硬的强烈信号,包括举行七国峰会,四方会谈、美日和美韩高层会谈、制裁中方官员,向中国发出咄咄逼人的声音。此外,白宫还准备向台湾提供潜艇秘密技术,承诺在钓鱼岛问题上支持日本等等。总之,美国人专踩中国的“痛脚”。

崔天凯大使说得没错!我们受邀不远万里到一个冰天雪地的地方会谈,当然不是去妥协让步的! 他接受采访时说,在“中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国家统一”等中国核心利益上,“没有任何妥协退让的余地”。

此外,对于会谈地点,外媒也有说法。法国《世界报》称,“拜登当局坚决要求首次美中高级会晤必须在美国领土、而非北京举行。美国不会再派人去紫禁城叩头赎罪”。难道美国以前来北京都是磕头赎罪?这真是高级黑。当昔日的“强者”开始斤斤计较这些象征性的举动时,说明了华盛顿与日俱增的不自信。

反过来,难道中国派人到阿拉斯加,是向美国“叩头赎罪”?中国历史上有鸿门宴之后大汉的确立,也有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中国人不会把去阿拉斯加赋予高尚和神秘色彩,这只是大博弈过程中的一环。

会谈之间发出的复杂信息表明,美国人的怨气很大。这也表明,拜登政府在美国社会对华敌意的绑架下,与中国妥协的余地很小。《华盛顿邮报》甚至在会谈前曝出所谓中国的种种要求,包括寻求大规模逆转特朗普的对华政策,包括取消关税、限制华为等。这让中国显得“低三下四”地求美国人似的。会谈结束时,拜登政府就可以宣布中国的“失败”和美国强硬的“胜利”。而这很管用。否则,拜登政府就会遭到国内特别是共和党的强硬批评,认为“对华软弱”。

中美之间的矛盾是结构性的,是一个旧成大国与一个新兴大国之间的矛盾。西方多家机构预测,最迟2035年或最早2028年,中国的GDP将超过美国。2010年,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称,美国绝不接受当“老二”,而美国坐在“老大”这个位置有120多年。

阿拉斯加会谈,中美两国到底争什么?

中国要争的是自身发展权利,让14亿中国人民过好日子。美国人不能处处打压中国,阻碍中国的发展进程。

美国人争什么?美国人相信,大国竞争是历史宿命。中国GDP超过美国只是时间的问题。按照美国政治学家米尔斯海默的观点,中国面临两个选择,要么屈服于美国,要么挑战美国,这是大国竞争的必然路径。他说,中国必然挑战美国,那么美国还等什么?

可以看得出,米尔斯海默的观点在美国很有市场,无论是拜登还是特朗普,都是这种理论的拥护者。拜登认为中国是比前苏联还要严峻的竞争者,对美国在全方位构成了挑战。美国人从来不接受“互利共赢”的观点,只接受“赢者通吃”的丛林法则。

有人指责中国放弃了韬光养晦的外交政策,才招美国人恨。这都是错误的。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的GDP只有美国的6.7%。经过40多年的高速发展,去年达到了美国的70%。中国的体量现在有这么大,与同一个大象不可能躲到一只蚂蚁的后面。

这次中美对话前,美国1.9亿大放水,来激活美国的经济,需要其他国家接力接盘。目前美国正经历二战以来最严重的时候,国内矛盾恶化、疫情失控,加速经济衰退。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控制,美股崩盘、经济大倒退,国内矛盾就会彻底恶化,靠自身的力量已难以扭转,这都需要中国的支持。

美国不丢掉围堵、对抗中国的思维,美国就会路越走越窄,只会加速美国衰败。特朗普已经给拜登做了很好的示范。中美只能相容共存,才能有利于彼此双方。

谈总比不谈好,两个全球大国,不可能老死不相往来吧,特别是在这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环球时报总编胡锡进在推特上写道,“中国和美国确实存在分歧,而且很难取得突破,但是这两个对彼此不友好的国家需要找到共存的方式。他们不能通过战舰或导弹对话,对吧?华盛顿不应过于傲慢。”


阿拉斯加会谈,中国和美国到底争什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