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高考历史真题多层次解析系列—2020全国一卷24题

2020-09-26 11:09 作者:L炖  | 我要投稿

24.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这表明当时周朝


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


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


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


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


【分值】4分


【答案】D




 长史曰


材料表明,春秋时期,楚国国君要求提升爵位等级,而周桓王拒绝了他的要求。周桓王的做法是符合西周分封制度规定的,而楚国国君却自立为王,这是破坏分封制度的行为,也就是D选项,分封制度受到挑战。这就是直选法。而另外三个选项,只要抓住春秋战国这个时间点,就能排除。以上解释,懂得都懂。适用于基础很好的同学。基础差的同学请接着往下看





A项,礼乐制度始于周朝,瓦解于春秋后期,所以时间对不上,排除A项。可能有同学会问,材料给的   时间是春秋时期,我怎么判断它是前期还是后期,在这里我告诉你们一个小技巧出现春秋五霸,即秦穆公、宋襄公、晋文公、楚庄王和齐桓公。有这些人名可确定时间点为后期。而试题中出现郑国、鲁国 、卫国这样的字眼,时间一般是春秋初期或者西周 。看B项,也是时间排除法。王位世袭制几乎贯穿整部中国古代历史 ,从夏朝的启继承他老子禹的王位到1912年 清帝溥仪退位。王位世袭可等同于皇位世袭,二者性质相同。也许有些同学比较爱较真:王位世袭制到秦以后就没了,秦始皇以后都是皇位世袭制 了。我的回答依然是皇位世袭制贯穿中国古代史,秦朝确实开创了皇位世袭制,可是王位世袭制并未消亡,各朝各代几乎都有分封一些王,比如西汉刘邦分封的众多封国,他们的王位就是世袭的,清宫剧中,不也有铁帽子王,世袭罔替。C项,宗法制度开始解体,楚王擅自提升爵位,并没有破坏宗法制,而是挑战了分封制。嗯~还是不明白的同学继续往下看,





我们来了解一下西周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度的内容。           分封制:周天子将土地、人口、奴隶等分封给亲属、功臣、殷商降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定期朝觐,战时带兵跟从周天子作战 。                                                                              宗法制:如下图,分为大宗、小宗,如周天子对诸侯来说是大宗,诸侯对卿大夫来说是大宗,小宗服从上一级大宗。即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也就是说卿大夫只服从诸侯,而不服从周天子。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就是说,周王的嫡长子才能继承王位,其他儿子只能成为诸侯。诸侯、卿大夫、士也是如此。                                                                                          礼乐制度:西周的礼乐制度实质就是等级制度,目的在于维护其宗法制度和君权、族权、夫权、神权,具有维护贵族的世袭制、等级制和加强统治的作用。“礼乐”可以理解为各个等级的礼仪规范,如周天子吃饭用九个鼎、诸侯吃饭用八个鼎;天子享用八排六十四人规格的乐舞礼仪,而诸侯六排.大夫四排。     




好了,小可爱们,今天的讲解就到这里,别忘了一键三连,爱你们呦




高考历史真题多层次解析系列—2020全国一卷24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