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小辞典·儒法斗争史部分》5.22 《原道》
【本文转载自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仅供学习参考】
22、《原道》
唐朝中期儒家韩愈的代表作之一。它强调儒家的传道系统,提倡复古,竭力维护儒家在封建社会中的统治地位。
韩愈认为只有“合仁与义言之”才是先王传统之道,曰“原道”。佛、道二教不讲仁义,是小人之道,儒家才是君子之道。他吹嘘《诗》、《书》、《易》、《春秋》等儒家著作是万古不变的“真理”。封建的“君臣、父子、师友、宾主、昆弟、夫妇”伦常秩序,是永远不能改变的。他强调:“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之令而致之民者也;民者,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者也”。这些原则是绝对不能违背的。在他看来,统治者对劳动人民敲骨吸髓、残酷镇压,劳动人民向统治者交租纳贡,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压迫有“理”,剥削有“理”,造反无“理”。鲁迅一针见血地指出,几千年来儒家们满口“仁义道德”,不过是“吃人”两字[1]。
韩愈在《原道》中大讲所谓“道统”说。他说,我讲的道就是“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死,不得其传焉”。现在该由谁来续传呢?他在《重答张籍书》中说,“非我其谁哉!”他认为必须将孔孟之道这条黑线世世代代地传下去,天下才能永远太平。
《原道》顽固地坚持孔丘“唯上智与下愚不移”[2]的反动谬论,它把人类社会的生存、物质财富的创造、礼乐刑政的建立、社会生活的组成,都归功于“圣人”,而劳动人民则是完全无知的。胡说什么“有圣人者立,教之以相生养之道”,甚至说:“如古之无圣人,人之类灭久矣!”完全颠倒了历史。当时的法家代表柳宗元对韩愈的这种谬论,即给以有力的驳斥,指出没有天生的“圣人”,历史的发展是不依“圣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毛主席曾列举大量的历史事实证明:“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这是对“圣人”创造历史反动谬论的有力驳斥。
《原道》站在儒家的立场上猛烈地攻击佛教,说它违背先王之道,破坏封建伦常。主张强迫僧侣还俗,烧佛教之书,改寺院为住房,彻底消灭他们,以确保儒家的正统地位。这充分反映出世俗大地主阶级与僧侣大地主阶级之间,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尖锐矛盾。
《原道》中阐述的道统说,是宋朝反动理学的先声,其反动作用是很明显的。
注:
[1] 《鲁迅全集·狂人日记》。
[2] 《论语·阳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