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甘肃一名酒因碰瓷五粮液被停产,酒友纷纷打抱不平,咋回事
商圈有一现象:蹭商标。
我们都知道,许多产品花费大量的金钱、时间、精力才让自己的名字被广大群众记住。而成名之后,一些可恶的商家便打起了“蹭热度”的算盘。将名牌产品的名字改一个字变成自己的产品,妄想以假乱真。
最常见的:大家过年走亲戚买年货的时候有没有遇到“六个核弹”、“粤利粤”、“康帅傅”……这些东西不仔细看还真会上当呢!“六个核弹”、“粤利粤”、“康帅傅”……这些商家的做法令人不齿,除了“蹭热度”之外,他们的产品质量更是不敢恭维。其实,在大家心里,名字只是其次,最重要的还是品质。
在甘肃有一酒,它名字“碰瓷”名酒“五粮液”,名叫“九粮液”。因为名字仅一字之差,被五粮液告的吃官司,最终被罚款后叫停生产。但九粮液的这一经历让众多网友愤愤不平,开始极力维护。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一纸通告,被迫停售
2019年甘肃滨河集团所产的九粮液因和四川五粮液撞名而被起诉,滨河集团赔偿五粮液集团900万元,并立即停止生产、销售标有“九粮液”文字或突出标志的白酒商品。
对此,很多网友为九粮液“鸣冤”,表示九粮液实在是太委屈了!而对于五粮液的做法,网友说:五粮液格局真小,怪不得高端局输给国酒茅台。
要说九粮液蹭商标,为了增加名气,或许是无稽之谈。
滨河九粮液成立于1984年,而此时五粮液酒的确已经成名,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但当年的九粮液或许只是碰巧和五粮液撞名字。纵观白酒市场,叫“粮液”的酒非常多,比如:宋河粮液、三粮液、叙府粮液、古井粮液、全粮液等,难道这些酒也“碰瓷”五粮液吗?
显然不是,“粮液”光从字面上解释为:粮食酿造而成的酒液。这不正是白酒的实质吗,怎能成为某一款酒的专属?
再看滨河九粮液,此酒是甘肃名酒,由九种粮食酿造而成,传承自1800年前的汉代御制“九酝春酒法”,首创“九粮香型”。
由此可见,九粮液和五粮液除了名字有所相似,其本质天差地别。并且,九粮液所用的“九粮九轮酿造工艺”是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九粮”二字只是对这种工艺的描述。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显然,最终滨河九粮液是“有口难辩”,只能被迫接受停产停售并赔款的命运。不过,古人常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九粮液被判决后,很多酒友为其打抱不平,并纷纷表示支持九粮液。即使最后九粮液更名,依然深受酒友热爱,甚至一时间突破有史以来的销量。
九粮液显然是成功的,虽然最终失去了原来的名字,但收获了酒友的信任。究其根本,还是因为九粮液的品质够硬。
讲完九粮液,忽然生出惋惜之情,我国历史悠久,酿酒历史可追溯到远古时期。可以说,如今的酿酒工艺都是老祖宗一代代发展传承来的,一些出名的酒品牌之所以能在众多酒中脱颖而出,很大的原因是:眼光好、起步早、品牌意识高。
例如贵州茅台镇所产的酱酒。
一说茅台镇酱酒,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国酒茅台”。没错,茅台企业在做酱酒方面确实厉害,但茅台镇自古就是我国酿酒的重地,茅台镇因酿白酒出名,当地人世代从事酿酒行业,除了享誉世界的“茅台酒”之外,当地还有许多品质不输茅台的好酒,只是因为同出自茅台镇就被一些不懂酒的人厌弃,说是冒充的假酒。甚至还有顺口溜讲到:“茅台多个镇,购买需谨慎”!
茅台镇的其他酒实在是太冤枉了,只因为营销手段不如名酒,就连出处都不敢标注!这款三君台珍藏酒便是如此,产自茅台镇,和茅台酒同根同源,口感品质丝毫不逊色,价格低于茅台酒数倍,但由于种种原因少有人问津。
三君台珍藏酒来自贵州茅台镇,是酱酒核心产区出的一款纯粮食老酱酒。喝过此酒的酒友对它的评价是:价格低、酱香足、醇厚适口,不输茅台酒。
没喝过此酒的酒友问:此酒为啥喝着有茅味?有两点原因。
其一,酿酒工艺。
此酒和茅台酒都是酱酒,而酱酒的酿造工艺在茅台镇发扬广大,当地的酒农世代酿酒,对酿制优质酱酒的12987大曲坤沙法烂熟于心,只要愿意花成本,酿出好酒就不是问题。
另外,在酿制此款酒的时候,酒厂邀请原茅台厂酿酒30余年的老师傅范应华老先生亲自指导细节,不忽略每个点,让此酒韵味更足。
其二,原料选取。
三君台珍藏酒选用贵州红樱子高粱和赤水河河水为主要原料,此两种原料是酿制酱酒的最佳原料,而茅台酒等一众好酱酒都是用此两样为主要原料。
倒一杯此酒,酒花绵密、酒线细长不断,散发着浓郁悠扬的粮食香;舒适自然,闻之心情愉悦。酒入口,滋味绵柔,韵味十足,无任何辛辣涩口的感觉。饮罢,口中无异味,口舌不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