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遇事应该先百度还是先问人

2023-07-26 21:30 作者:若终有一天  | 我要投稿

前言:

这是我之前看到的问题,现在想想挺有意思的。



在一年之前,我认为遇到问题遇到事情,应该先去尽力的百度一下、搜狗一下,去各种平台各种网站搜索一番,看看能不能找到答案、能不能接近答案。


在尽了这些力后,如果还找不到什么可靠的答案,那就再去询问别人。


这个看法基于一个很基本的原则:询问别人是占用别人的时间、知识资源和脑力资源,而别人其实没义务要回答自己的问题,所以询问别人对别人来说是一种“负担”。


如果一个问题是可以通过自己的「百度」行为解决的,而自己并没有全力以赴的去百度去搜索,只是象征性的搜了一下或者连搜都没搜,就直接去问别人了——那么这种举动在本质上,是把自己的时间成本转移到「被询问者」身上了


我本来花半小时的时间能搜到答案,但我嫌麻烦懒得搜,所以我就来问你了。


你为了回答我的问题,花了十分钟时间去搜索查阅——你承担了10分钟的时间成本。


这些时间成本本来是我的,因为是我询问问题,是我要解决问题。只是我通过询问你的方式,将它转移给你了。


哪怕你比我精通这个领域,你只需要10分钟就能找到答案,我需要30分钟,这之间节约了20分钟——但这仍然是把我本该承担的成本转移到你头上了。


询问别人问题,是劳烦别人、占用别人资源的举动


因此,不能随随便便的问问题,尤其是不能随便问那些“自己搜搜就差不多能找到答案”的问题,这是为一点鸡毛蒜皮的事去消耗别人的生命。


相反,如果自己在尽全力搜索后仍然找不到答案,那么此时询问别人问题,在本质上就变成了「求助」


是“我确实没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我只能咨询像你之类的人,希望能从你们这里找到答案”。


与「消耗生命」相比,「求助」更容易得到回应。


在大约一年以前,我持有上面的看法


如今我仍然持有上面的看法,不过我又多出了一个新看法:如果对方是朋友/接近朋友的关系,可以在遇到「不紧急的事情」时直接去问朋友,而不是先去百度。


原因倒也简单,问别人问题的过程实际上是开启一个新的交流窗口。


即使是朋友,话题也不会是无穷无尽的。有时候你遇到了什么问题,你去问别人——这实际上是一次开启对话的机会。


你去问别人,别人知道,你正好可以借此跟别人聊聊天、维系一下感情;别人不知道,你也可以顺便跟对方扯两句,继续维系下感情。


相反,如果你不是问别人而是直接去百度,并且成功通过百度解决了问题,你实际上也是错过了一次交流的机会


在几年前我就知道了要先做出足够了解、如果还不能解决问题,那再去问别人的这个原则。


不过在这几年里,即使我知道「理应这样做」,我在某些时候还是倾向于直接去问别人,或者在聊天群里发出来问群友。


我知道行为之中必有动机,所以一直好奇我为什么「会想问别人」而不是直接去百度?


后来我结合了别人的情况,渐渐知道了原因:除了解决问题的需求外,我们还有「社交」的需求


虽然正在问的问题只是一个鸡毛蒜皮的问题,随手百度一下就立马会出现答案。


但我们在某些时候,只是想借这个问题跟别人进行一定的交流。


无论是一对一的交流,还是在聊天群里的交流,提问都是开启话题的重要途径。如果放弃这个途径,至少在「与别人的聊天」这件事上,会无聊很多。


因为能聊的东西本来就不多嘛。


因此,在某些时候,与「解决问题」相比,人们真正想要的是通过「问问题」的方式开启一段交流


所以我如今的看法是,如果与对方的关系比较熟、对方的时间比较充裕,那么可以“不先百度,而是先问对方”。


如果跟对方的关系比较一般,或是对方的时间并不充裕,那不管遇到什么事情什么问题,还是先百度为好。


就算打算以问题作为聊天的开端,也要确信对方不会反感这种举动,并确定对方有充足的时间做出回应。


毕竟就算是想聊天,也不能在对方很忙的时候,跟对方聊一些无足轻重的琐碎事。


总而言之,虽然在原则上,为了不把自己的责任通过询问的方式转移到别人身上,应当先尽力百度、百度无果后再询问别人。


不过,如果自己与对方的关系比较合适,也可以直接去问对方,省去百度的过程——这样的做法是不侧重于解决问题,侧重于沟通交流。



我是若终有一天,今天是每日更新的第1106天!

觉得写的不错,就点个赞吧——据说专栏双击屏幕是一键三连~

看更多内容,请关注我~


遇事应该先百度还是先问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