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挑战全勤打卡丨“不咕鸟”来说一说“咕咕咕”

专栏日更挑战最后一天了。
本来只想写6篇就行了,结果一个参本计划流产,公司这边原定的一项很耗时的工作则因为一些原因不用参与,所以居然闲了下来。
每天看着专栏小哥哥在动态里哭诉飞走的鸽子们,感觉好惨一官方……想了下不如就更满10天吧——然后成功就在眼前了。
最后一篇更新,我打算来说说关于咕咕咕的事。
也算是应时应景,有感而发吧。
某次去一个科幻活动,碰到了家附近大学的科幻协会。聊得很开心,后来加了他们的群,然后身为一个中年老阿姨,我第一次接触到了“鸽子”“咕咕咕”这类词。
感觉就是挖坑不填的同义词,当时也没啥大想法,直到某次,社团组织了一个活动,组织的几个同学已经早早到了,其他一些人却还在群里,鸽子鸽子咕咕咕——然后某同学站出来痛斥自己对咕咕咕的深恶痛绝,我才觉得,额……其实我们这样玩笑地对待“咕咕咕”,并不是件好事啊。
所谓鸽子和咕咕咕,对外看,说白了就是:约好了的事情,我不做了。
我相信真正的大事没有多少人会咕,但是难道和别人约好的小事,我们就可以随意地不当回事了么?
失约本来应该是非常败人品的事情吧,但是因为一句笑呵呵的“鸽了鸽了”就糊弄了过去,虽然也许只是一些很小的事,但是长此以往养成这样的习惯,人际关系的维系不可能不被影响——作为鸽子的你和围观群众也许可以一笑置之,但是那个被不停放鸽子的人,Ta能始终包容你么?
大概率最后的结果是,不咕鸟与鸽子们分立两个小团体,被严肃认真党排斥的鸽子们抱团取暖——而在这样的团体里,生活方式、精神状态、三观导向,你能指望鸽子伙伴给你什么正向的影响?你又能给到别人怎样的影响?
那么,不对外,只是对自己的鸽子是不是就要影响小一点呢?
比如参加活动咕咕咕,说好的更新咕咕咕,定好的锻炼咕咕咕,预定的复习看书背书咕咕咕……
的确这些东西对别人没什么影响,不做也不过是耽搁了自己——但计划这种东西应该是用来践行的吧?难道我们做计划是为了某一天咕了它?
在习惯了用“鸽了鸽了”放过自己之后,等到某一天真的需要逼自己一把的时候,精神状态真的能够调整过来么?
我大学就见识过,一个来自发音困难地区的校友,每次老师让练习普通话她都明日复明日,最后师范毕业考不过普通话,没有拿到教师资格证——这对师范专业的学生影响有多大,就不用我多说了吧?
写着专栏把话说得很满,但我其实也是只鸽子。
B站的视频常常有活动推送,每次都忍不住手贱点报名,然后又毫无心理压力的咕——心理也很淡定的——毕竟视频都是发着玩的,我的目标是专栏UP嘛~
可是最近看着专栏小哥哥天天催更,觉得其实这样也不好。
作为版面负责人,他们也是很认真去策划活动、申请经费,开心地统计着报名人数,眼看着一万两万的报名人数突破,作为活动负责人一定是非常开心的吧。
然后呢?
活动正式开始了,第一天参与人数就只有6000+,接着逐日递减——心里的落差,该怎么填?
我觉得以后视频区的活动,我不会再随手凑数了。
回头看专栏区,在码字这一块,我自己真正热爱、以此为工作和梦想的地方,我倒是很庆幸,从来没有允许过自己鸽子。
每月更新的读书笔记“人宅就要多读书”,乃至于后来更新后阅读量其实很低的“听着小曲儿讲故事”,如果我不做那就不要提出来,而如果我提出了,那无论如何我都要坚持做下去。
又没有人给钱为什么要这么拼?
因为,这是我选择了要为之努力一生的东西啊。
如果这种不需要天分加持、不需要旁人助力的努力都不能做到,有什么脸说出“喜欢”“梦想”“总有一天”这样的话呢?
愿我们都做不咕鸟。
与君共勉。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