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的认知与防范
近日,甲流进入高发期,全国多地均有学校因学生患甲流而停课,各医院接诊量也有明显上升。某医院急诊科仅周一接诊量就超过1000人次,其中儿科人数相比前期增长3倍多,成人超过1倍。
常规流感监测显示:近期流感病毒活动水平明显增高,以甲型HINI病毒为主,并且在我市相关中小学、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也引起多起聚集性疫情。
疾控发出重要提醒:与往年相比,今年甲流来势更“猛”
流感病毒分甲、乙、丙、丁四种型别,甲流就是甲型流感的简称,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传染源主要为流感患者,症状出现前2天至症状出现后一周左右都具有传染性,尤其是发病后2-3天传染性最强。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为主,也可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或日常用品等间接传播。国家流感中心发布的2023年第7周中国流感监测周报显示:近期甲型流感的来势最为凶猛。
与往年相比,今年甲流的感染率相对较高。在抗疫期间,大家都养成了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习惯,社会面上还曾采取停工、停课等措施,在预防新冠的同时,也大大降低流感的流行。由于前期人群流感的感染率较低,加上流感疫苗接种率不高,导致人群对于流感免疫水平相对较弱。从今年1月8日起,我国对新冠病毒实施“乙类乙管”,一些市民防疫意识减弱,自我防护松懈,在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不规范佩戴口罩。这些因素叠加,导致流感流行强度比去年同期明显增高。
怎么判断自己是感冒还是甲流?
普通感冒主要表现为很轻的上呼吸道症状,它很少发热。只有一些咳嗽、流鼻涕、打喷嚏等等,流感的症状主要表现在全身的症状,会发高热,全身的肌肉酸痛、乏力,少部分的患者还会表现为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的症状。
市民可以从5个方面对普通感冒和流感进行区分:
从病原体看,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普通感冒一般由鼻病毒引起;
从发病季节看,流感在冬春季节高发,普通感冒则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发病;
从发病症状看,普通感冒主要表现上呼吸道症状,会出现轻微咳嗽、流鼻涕、打喷嚏等,而流感则表现为全身症状,患者会出现发高热、全身肌肉酸痛、乏力,还会出现咳嗽、咳痰、喉咙痛等呼吸道症状,少部分流感患者会表现为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从传染性看,普通感冒传染性相对较弱,流感传染性相对较强;
从疾病严重程度看,普通感冒很少会发展为肺炎,而老年人等免疫力低下人群感染流感病毒后,则有可能发展为肺炎。
面对来势汹汹的甲流,如何预防?
一旦出现发热、咳嗽、喉咙痛等流感样症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对症治疗。
市民无需恐慌,更不必盲目囤药。预防甲流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是接种流感疫苗。
在甲流流行高峰期之前接种流感疫苗,一般在每年10月份左右。当然,在甲流流行期间,同样可以去接种疫苗。在日常生活中,市民仍应做好个人防护,戴好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保持社交距离,在流感流行季节,要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有一款只加盐和水就能生成含氯消毒液的消毒喷雾枪,受到很多用户的青睐。需要知道的是,它产生的消毒液接触皮肤无刺激,吸入无毒,有第三方检测证书提供依据。这种消毒喷雾枪是一种高压雾化器,可以将生成的消毒液喷成细小的水雾,以覆盖大面积的公共空间,从而杀灭病毒、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使用这种消毒喷雾枪可以在短时间内清洁和消毒所在空间内的空气。
目前,市疾控部门在多个哨点医院持续监测流感病毒的活动水平,同时在多个中小学、托育机构、养老机构等人流密集的集体单位强化流感样病例聚集性及暴发疫情监测,及时调查处置并进行采样。
学生一旦出现流感样症状后,家长应及时、主动向报告学校;同时,学校应每天要做好学生健康状况的监测,一旦发现流感样病例异常增多,及时向辖区卫生部门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