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这段经历,他将一辈子刻在记忆里

2020-11-11 09:30 作者:靖江市融媒体中心  | 我要投稿

靖城街道江华社区

92岁的季金陵

精神矍铄

每当谈起抗美援朝的经历

总有些记忆让他心潮起伏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季金陵曾在常州一带打工,朋友向他介绍南京有桩“好差事”,季金陵去了才发现这“好差事”是在南京汤山炮校部队当兵。1950年左右,季金陵被编入陈毅司令所在的第三野战军。在南京汤山炮校训练没多久,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季金陵作为炮兵第七师志愿军远赴朝鲜。


在季金陵家中,至今仍珍藏着一本庆祝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两周年的纪念册。纪念册中,有一枚抗美援朝胸牌,虽已有些泛黄,但上面“部别24820837”的字样依然清晰。季金陵说,他当时属于炮兵第七师5037部队,因为小时候读过书,有一定文化水平,在当时的部队里算是文化人,他进入部队后便开始担任文书职务,为所在连队的同志保存资料。



炮火将天际染红

季金陵回忆,从东北去朝鲜的路程原本只要一两天,但当时部队运送炮弹困难,只能在夜间赶路。为躲避敌机侦查,部队夜间行车时只敢开着单个前灯。即便这样,有时还是会被飞机侦察到,漫天的炮火向志愿军袭来,战士们只能躲到一边的坑道、壕沟中暂避炮火。再后来,部队行进时只能一路摸黑,或者挑选了一两名穿着白色衣服的士兵打头阵,方便后面的士兵辨认方向。就这样,季金陵所在部队一路躲避攻击,足足用了11天才将炮弹运送到前线。战斗打响时,志愿军多个师一齐开火,炮声响彻天际。“多个部队一起开火,天空都被染红了。”季金陵说。

战火纷飞的年代里,由不得半点退缩。因为保家卫国的共同信念,志愿军战士义无反顾、勇往直前。一次,季金陵的脚意外受伤,上级本想让他稍做休整,再跟后面的部队行进,但季金陵婉拒了,明确表示不会拖部队后腿,硬是拄着拐杖跟着部队翻越雪山,一路前行。也因为这个共同的信念,战士们紧紧团结在一起,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季金陵说,战斗中,一位与他要好的战友被流弹击中,不幸牺牲,每每想起牺牲的战友,季金陵总忍不住泪流满面。


在朝鲜的日子,季金陵坚持每天写日记,记录下当天发生的事情,直到抗美援朝战争胜利。战争结束后,季金陵又在东北的林场待了一段时间,后来先后到靖江印刷厂和农修厂工作,直到退休。如今,季金陵每天早起,晒晒太阳,散散步,并保持着阅读的好习惯。季金陵说,正是当初志愿军英勇善战,才有了如今的岁月静好,抗美援朝的经历,将一辈子刻在他的记忆里

责任编审:王平 朱正

记者:王方珏

编辑:于洋

来源:靖江日报

这段经历,他将一辈子刻在记忆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