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歌手快速建立信心的 6 个小技巧
1、一定要学会给自己录音,即使这很难
对我个人来说,作为一名“录音歌手”,我最大的遗憾就是起初没有将大量时间与精力(当然还有相应的资金)倾注在自己的家庭工作室的建立及使用上。至于与到了后来,在慢慢接受自己所录的声音,并开始学会用一些专业词汇有效地与录音工程师沟通交流后,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才意识到在我尝试进行不同演唱方式的时候,我对录音工程师的依赖程度相当高。因此我开始思考,如果我在做这些工作的时候全都需要依靠录音工程师的话,那我怎能做到提升自己呢?进而也就想到,假如我将用于和录音工程师沟通协调的时间,全投入到录音技巧和操作手法的学习上又会变得怎么样呢?
当然,现在我肯定会选择去棚里录制终版人声,这样能让我完全专注在自己的演唱上;但有时我还需要与其他歌手一起写歌,并做一些外包项目,那么自己能录音,将声音导出并发送给另一个合作者进行后期处理就变得很重要了。为达到这个目的,只需使用“GarageBand”进行录音就可以了!有时当我回放自己录制的声音时,也会与10年前的感觉一样,声音听起来真心不怎么样;但现在,我相信这个临时版人声可以有质量提升的潜力。嗯!千万不要让一次没有经验且失败的人声录制经历,阻碍我后续的歌曲写作和音乐艺术传达!其实在理想状态下,我应该继续提高的自己的录音操作技能,这样的话,至少我在家庭录音室所录制的人声听上去应该会是广播级的(Radio-Ready),但是,现在对我来说,更为重要的是我需要提高自己的内在软实力,这样我就不需要依附其他人完成音乐的创作了。
2、某种意义上来说,“人情往来”(Hook-up)是有用的
在我进棚录音的前几年,我还是个毫无收入的学生,幸得友人的推荐与帮助,才能有了我能持续沉溺在录音棚中的机会,这是“人情往来”给我带来的好处。不过后来我逐渐意识到,虽然通过自己的人脉与交际关系,能够让我能在棚时问题以及对应资金花费上有所减少,但是与之而来的需要“投入”更多的“非资金成本”。例如,我的作品成品需要等待几天甚至几周后才能获得,需要重新编辑的话也需要同样的时间,另外,有些时候因有其他付费客户过来录音而不得不催促我作品的录制进度等各种各样意外的情况。嗯!毕竟“有得必有失”。
其实在理想状态下,您可以找一位与您有相同学习热情的录音工程师,相互扶持。例如他可以免费帮您进行歌曲录混,您可以免费为他负责的项目提供免费人声录制,或者给他介绍客户,或者帮他打理棚的社交媒体运营与宣传工作,或者做一些有助于提升棚内工作流程更为专业化的事情。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条件双方都得商量好,且达成相应纸质书面协议。不然会很容发生我们最不希望看到的事情,诸如在无任何确切理由或出现意见向左时,您的作品直接被棚方“扣押”等。所以一份签有双方名字的纸质书面协议是十分有必要的,另外假如您的录音工程师亦或您的音乐制作人正在帮您一起写歌的话,您需要事前与他沟通好作品著作权归属问题,毕竟是歌曲创作归属问题还有发行与版税分成问题。
3、在正式录音前进行热嗓,这样能节省开支
如果您进棚录的是终版人声的话,您需要让自己做好充足的准备,先熟悉一下棚里的环境,完成后站在麦克风前做好一切录制准备。当然刚说的是进棚后的,在快要进棚前,您需要对自己要录制的歌曲至少做到心中有数(歌词、音调、咬字等等),并开始进行“热嗓”练习,以便让自己嗓子快速进入录音状态。关于“热嗓”的练习平台,我十分推荐“尖叫的艺术”(The Art of Screaming)APP,其内内置10 - 40分钟不等的热嗓练习套餐。相信经过这样一番操作,您不仅节约了棚时开支与对应的录制时间,也能很好避免因听到“热嗓”前的那糟糕的回放声而感到沮丧,从而影响录音质量。
当然关于如何让嗓子快速进入录音状态的好方法,相信许多声乐老师比我知道的更多,而且大家也是“百家争鸣,各说各话”,但是有一条大家都认同的“真理”就是:在您录音前或录音时,绝不能喝冰冻饮料!录完后来一杯问题不大,但是千万别在演唱或者录音时,有让声带收缩的行为,这样对嗓子的伤害是极大的。
4、把自己完全沉浸在音乐中
让您自己充分放松,以便调出最佳状态,在录音的时候,您需要放下一切包袱让自己沉浸在音乐之中。尽管录音室是个隔绝环境,可能会让您产生一定的恐惧感,但相反它在此刻却是属于您个人的私人“舞池”,只要能让您快速进入录音状态,您可以肆意地去做自己想要的古怪的动作、手势亦或面部表情,“进入并保持录音状态,身体自然轻松”这样录下的人声肯定是最为完美的。
5、学习您想要的声音表现方式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录音歌手”除了花时间在歌唱技术上,还需了解人声的审美及对应的优化修饰手段。在开始录制前,可以给录音工程师找几首参考歌曲,让他了解您所需要的人声状态,以便调配好最为合适的录音方式,亦或直接给出对应的录制设备搭配方案,这样您和录音工程师的通畅度会大大提高,当然最给力的方式就是,在录完后坐在监听音箱前能对当前录下的人声素材进行预混,将所要的样子呈现在他面前,这种“无需言语”的操作反而是最为默契的“沟通”。所以,有空多多了解“均衡”(EQ),“混响”(Reverb),“延迟”(Delay),“声像”(Panning),“失真”(Distortion)及其他修饰人声的手法,可以帮助您深化对音乐的理解感受力,以为成为更加优秀的“录音歌手”而打下坚实的基础,也对之后自己尝试混音也有所帮助。
6、不要过度依赖“Auto-tune”
关于这一点,我只能说“Auto-tune”(自动修音)从某种角度上是我们的好朋友!使用这类插件可以让五音不全的“艺人们”在最终录音的时候也能将歌曲唱准,但我还是强烈建议还在成长中的歌手们与其过分依赖“Auto-tune”(自动修音)不如真真切切地去练好音准。
毕竟这个只是一支“遮瑕笔”,并非能根治的“良药”。所以您励志成为一名优秀的“录音歌手”并想要之制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的话,可以尝试将这支“遮瑕笔”放在一边,将自己的关注点放在了解自己的“真实音准”上,并进一步进行针对练习,尽可能地减少走音跑调的现象发生,毕竟我们也无法做到100绝对唱准。这样才能对您的未来歌手发展之路更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