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十日是伪造的?
我之前也认为《扬州十日记》是革命党伪造的,或者是日本人伪造的。直到我见到了《小腆纪年附考》。
《小腆纪年附考》(中华书局,1957年5月第1版,2016年9月北京第4次印刷),卷十(在上册),360页末尾部分有『扬州士民死者尸凡八十余万』;361页开头附考部分有『王氏扬州十日记』云云。必须注意:从《小腆纪年附考》行文意思看,显然徐鼒认为1645年初夏清军在扬州制造了80万大屠杀。而且信息来源就是王氏《扬州十日记》。但这个『王氏』书里没提名字是『王楚秀』。
而《小腆纪年附考》一书初印于咸丰十一年(1861年)。这说明,再此之前《扬州十日记》就存住了。而当时正是太平天国后期,革命党尚不存在,孙中山要5年后才会幻化人形呢,没有革命党,革命党伪造就不成立。所以《扬州十日记》这本书,肯定不是清末革命党伪造。而日本明治维新要7年后的1868年才开始,日本尚未形成日后对华野心,所以提前编书挑拨离间的可能也微乎其微。
所以,如果说伪造历史记录,革命党完全可以排除,日本人基本可以排除。
至于是不是王楚秀自己伪造,还有待于考证。这段记录。之所以提出『伪造记录』这种想法,是因为扬州人口、面积、燃料、人力多方约束,所以80万很可疑。
据计六奇的《明季南略》(中华书局,1984年12月第1版,2014年2月北京第5次印刷)四卷第151节『史可法扬州殉节』205页。本页第1段末:『众不知所为,皆走出城。走不及者被杀,凡杀数十万人,所掠妇女称是,无一人得存者,扬城遂空』。本页第2段末:『或云……直杀至数十万。扬州烟爨四十八万,至是遂空』。本页第4段:『扬州初被高杰屠害二次,杀人无算。及豫王至,复尽屠之。总计前后杀人凡八十万,诚生民一大劫也』。
这就是《明季南略》里记录的扬州大屠杀和80万死亡的数字。但我们也可以注意到,同一页里三次记录数字相互矛盾。从模糊到具体,从数十万到48万,再到80万。也就是说《明季南略》的作者计六奇也不确定事件真伪,他只是根据自己听到的传闻,忠实记录了下来自己的听闻。他自己也不肯定。
而『扬州死亡80万』这个说法,是最大数字,在我手头文字资料里,这个数字最早从计六奇的《明季南略》就有了,只不过他没说都是清军屠的,而是明军和清军来回三次屠的,明军两回清军一回。而这个80万,不论谁屠的,都可疑。
细审,扬州之屠80万这个数字,最初文字来源极可能就是《明季南略》。而《明季南略》的数字有来自哪里?回来自官方记录吗?显然不会,因为屠杀不是光彩事。明军不会一个个统计尸体,清军也不会一个个统计尸体。而原来『扬州是片大森林』?柴火无数?三次屠杀竟然都用了相同尸体处理方式,以至于后世无法考古找到屠杀痕迹?亦或是焚尸者会一个个数尸体?还是扬州城有80万人口?80万这个数字来源就不合逻辑,更似以讹传讹。
扬州城陷史可法殉国是1645年5月,《明季南略》脱稿于1670年,计六奇卒年不详。一个很难有人统计的数字,却在二三十年之后被用确定数字记录下来。然后又过了至少百年,这个数字又被『转』到了清军头上。这太不可思议了。
我个人觉得,80万这个数字,《明季南略》的说法比《扬州十日记》稍微可信一点。因为《明季南略》是三次共80万,而《扬州十日记》是一次就80万。
从前面分析,可以基本得出这样一个推论:从民间口传到《明季南略》,从《明季南略》到《扬州十日记》,扬州之事,一开始就是『传说』来的,80万和大屠杀也不是一下子来的。从明清两军三屠到清军一屠,从战争式劫掠到灭种式屠杀,这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描述过程。
历史就是历史,真想就是真相,不能依靠想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