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不快乐
2022-12-07 12:04 作者:Doge大学的Doge学研究生 | 我要投稿
活着就会有愿望,而由于条件的限制,有些愿望在目前不能被实现,甚至永远无法实现。如果人们认为或发现某个愿望不可能实现了,这就是愿望的破灭。我们给愿望赋予不同的重要性,也就是意义。具有重要意义的愿望的破灭,会导致不快乐。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如下,要么重建实现愿望的信心,要么抛弃这个愿望的意义,让它变得不重要,要么用另一个意义相当的且可实现的愿望来代替它。
不幸的是,三种办法都不太可行,这是因为人无法在短时间内推翻自己,重新分配意义,也难以接受其他人的劝说,而找到另一个意义相当的愿望已经很困难,更别说可实现了。
完全消除不快乐是不可能的,除非能擦除永久记忆。环境的作用会使得不快乐增加或者减少,但是不可能没有。不快乐的量累积到一定程度,会通过较为激烈的方式释放,如哭泣,述说,发怒等。之后不快乐程度在回到较低水平,生活也恢复为有序但不快乐的状态。
消除消极情绪是不可能的,稍微减少它是可能的。改变环境是抑制消极情绪的有效办法。但是有些时候环境是无法选择的,或者说改变环境的代价太大。所以,的确存在这样避无可避的情形,人会陷于周期性的消极情绪漩涡中而无法解脱。谁能做到卧冰不冷呢?谁能做到炙手不热呢?
通过自我革命来对抗消极情绪很多时候不可行,那么借助外力会如何呢?如果得到强大的外力帮助,比如中大奖,自然可以马上改变环境,可惜其概率太低。那些可及的求助在个人在对抗消极情绪时都会被尝试过,人们是不会真正互相理解的,最多只会顺水推舟,绝不会鼎力相助,所以借助他人不太可行。唯一的具有实际作用的东西就是金钱,金钱可以切切实实地帮助人们消除烦恼。所以赚钱或许是对抗消极情绪的方法。
总之,结论就是在某些不可改变的环境下,消极情绪是无法摆脱的,这就是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