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言网语 | 形形色色的“刺客”
◎戚泽楠

酷暑时节,“雪糕刺客”频频冲上热搜,意在调侃不起眼的雪糕用超出预期的价格给消费者的钱包来上狠狠一击。随后形形色色的“刺客”又涌现在了不同领域,这让和平年代少见的职业仿佛又有了“再就业”的势头。
《汉语大词典》解释“刺客”为“怀挟武器进行暗杀的人”。“刺客”一词最早记载于西汉司马迁的《史记》,这位史学家写下《刺客列传》,刻画了聂政、荆轲等五位有侠义之气、重情重诺的刺客形象。刺客活动隐秘,往往趁目标人物不备之时偷袭,多半意图致人于死地。
在法治社会中,“刺客”这一职业渐渐绝迹,但该词语却被赋予了新的含义。2022年夏大火的“雪糕刺客”就反映了高价雪糕未明码标价,或价签不醒目、不规范,与平价雪糕混同销售,使消费者在结账时被迫接受高价的现象。这些“雪糕”不亮明身份,出其不意让人为之付出代价,与刺客的暗箭伤人如出一辙。
网友们还把“刺客”的范围逐渐扩大至标价明确,但超过自己心理预期价位的东西。例如机票刺客和房价刺客,以“刺客”命名,更多的是宣泄对产品高价的不满情绪。
之后“刺客”更是不仅限于形容产品价格,还包括质量,比如“这个汉堡刺客和图片相差也太大了”,或者能造成隐性伤害的产品,如“雪糕刺客刺伤的可能还有你的胃”,聚焦于雪糕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在以上基础上,“刺客”又泛化为突如其来的、没有征兆的事件给自己带来了影响,比如:
受不了高温刺客,我今天就会被这么热的天“暗杀”。
女孩口含夹竹桃拍照中毒送医,大家可得注意这个植物刺客。
以上的“刺客”危害程度有深有浅,但都是负面影响,而在有些用例中却出现了积极的影响,比如安利明星:“他就是内娱刺客,平时不出现,一出现就用美貌‘杀人’。”再如对好词佳句的推荐:“这些‘句子刺客’个个精练高级,主题明确又富有内涵,简直是性价比极高的写作利器。就问谁不想被这样的‘句子刺客’刺中,从此轻松get高分作文?”“内娱刺客”的重点在于对明星的称赞;“句子刺客”则化身意外获得的写作工具,助写作者一臂之力。“刺客”的用途不可谓不广泛。
另外,与“刺客”搭配的名词不仅可以是“刺”这一行为的发出者,例如“雪糕刺客”掏空钱包,“高温刺客”突袭上海人民,还可以是目标对象。如:
酱油真是白T刺客。
我属于做饭好吃,但会“炸掉”厨房的厨房刺客。
把白色T恤弄脏的是酱油,把厨房弄乱的是做饭行为,按照前面的构词逻辑,应该叫“酱油刺客”“做饭刺客”,而现在却称“白T刺客”“厨房刺客”。“受害者”被凸显,“施害者”则被省略。
有趣的是,在“雪糕刺客”刺痛消费者的同时,“雪糕护卫”相应而生,专门指那些传统品牌的平价雪糕。对于“雪糕刺客”,我们要在结账时勇敢拒绝,重新挑选“雪糕护卫”。而面对其他“刺客”,即使无法躲过冷箭,也要做好准备以应万变。
(本文刊于《咬文嚼字》2023年第1期《网言网语》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