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影片魂断蓝桥,学习蒙太奇式剧本撰写
一个影视剧本,它是由许多段落构成的,而每个段落又是由若干个场面构成,每个场面则是由许多不同角度、不同景别、不同运动方式拍摄的镜头组成。所以,镜头是构成影视剧本的最小单位,而场面是构成影视剧本的最基本单位。
一个真正能供拍摄用的(不是用文学思维而是用电影思维写成的)影视剧本,必须具备上述的蒙太奇结构,唯有如此,才能保证编剧所写的东西和未来出现在银幕上的形象一致。也唯有运用蒙太奇结构,编剧才能精确地说明每一个镜头的内容,以及它在场面和段落中所处的地位。
总之,影视剧就是将若干镜头构成场面,又将若干场面构成段落,最终将若干段落构成一部影片。这是影视剧特有的方法,叫做蒙太奇。必须明确:蒙太奇是影视艺术家,也是影视编剧用来结构剧本和造成效果的重要方法。
我们先来解释下什么叫镜头,什么叫场面和什么叫段落。
镜头是指从开机到停机所摄制的影片中最小的单位。它所摄取的人或景,在时空上是延续的,没有被切断的感觉。
它根据视距的远近,可以分为不同的景别(如特写、近景、中景、全景、远景等)。
根据不同的拍摄方法,又可分成固定镜头和运动镜头两种。
而运动镜头又包括推、拉、摇、移、跟、俯、仰等。根据描写方法,可分成主观与客观两种镜头。总之,一部影片,就是由不同长度、不同景别、不同拍摄方法和不同描写方法的镜头组成。
通常一部影片由五、六百个镜头组成。在影视剧本中,镜头的景别、长度、拍摄方法,以及描写方法均不写出,这个工作由导演在分镜头时完成。但这不等于说,编剧可以没有镜头感,好的编剧应当在将笔落在稿纸上时,头脑里出现未来影视片的图像,这是影视编剧有别干小说家和舞台编剧最重要之处。
影视剧中的场面,一般以时间或地点的转移为划分标准,即在同一时间和地点中展示的情节为一个场面。它通常由一组镜头组成,当然也不排除由一个镜头来完成。一部影片的场景数在传统影片和现代影片中有着明显的差别。如场景的明显增多,表明了电影思维的明显变化:在传统影片时期,电影艺术家还没有完全摆脱戏剧思维的束缚;尽管他们拍摄的影片,已经大大突破了戏剧的“三幕六场”,但他们还有意无意地习惯于将故事局限在一些场面之中,所以,往往只有四、五十个场面。这犹如放开的小脚,处于半大不大之中。而电影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时空转换的自由,而且电影主张在多变化的背景之中去表现人物的思想情绪,从而能使人物性格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刻画。这就是为什么电影场景增多的原因。
一集长45分钟的电视剧,其场景数约为25-35。这只是就一般情况而言。正如我们大家都知道的,场景的多少,往往还受节奏的制约。另外,室内剧的场景自然要比别的样式的电视剧少得多。
段落是表现影片的一整段剧情的一组场面。
一部影片大概可以分成若干段,中国电影界的前辈夏衍曾就此发表过他的见解:“这当然要‘量体裁衣’,根据不同的情况而定,但是,根据我个人的想法,你假如拍800尺胶片的一部影片,那么无论如何,不能多于十段…一般说来,有这么六七个也就行了,我以为这样比较紧凑,比较结实,多了就分散了。”
段落虽也有由一场戏构成一个段落的,但绝大多数的情况是由不止一场戏构成。
下面,我们以美国影片《魂断蓝桥》来分析一下它的构成。《魂断蓝桥》如果去掉序幕和尾声,可以分成七段,情况如下:
第一段的剧情:警报声中,男主人公罗依和女主人公玛拉相遇,一直到在烛光俱乐部里跳舞后,俩人告别。
这一段可以简称为“相遇”。
第二段的剧情:因海峡有水雷,放假四十八小时,俩人又相聚。罗依提出要和玛拉订婚,但因罗依是贵族,玛拉是平民,他俩奔波于上校和将军之间,最终虽获得将军的同意,但耽误了时间,教堂要他们明天再来。
这一段简称为“结婚”。
第三段的剧情:玛拉正准备第二天和罗依去订婚,忽然部队又提前开拔,玛拉去送罗依,未参加演出,因屡犯团规被开除。
这一段简称为“开除”。
第四段的剧情:因战争时期,玛拉和她的好友凯蒂找不到新的工作,正处于生活困境时,罗依母亲来看望玛拉,玛拉本来可以随未来婆婆去贵族庄园生活,可是在等待罗依母亲来时.见报上登载罗依阵亡消息,于是在见罗依母亲时,因受刺激而语无伦次,结果是不欢而散。玛拉在生活无望而又陷入贫困时,无奈沦为妓女。
这一段简称为“沦落”。
第五段的剧情:但罗依并未阵亡,活着回来了。他俩回到贵族庄园准备结婚。玛拉暂时隐瞒沦落的事,怕伤客罗依想往美好爱情的心。
这一段简称为“生还”。
第六段的剧情:舞会上,贵族们窃窃私议玛拉是个“脱衣服的姑娘”,出身低微。此时将军来参加舞会,指着军服上的臂章对玛拉说,希望她不要辜负贵族的荣誉。英国社会中壁垒森严的等级差距这一严酷的事实,刺激了玛拉,加上隐藏在玛拉心底深处沦落这一事实,使玛拉愈加感到自己和罗依之间的差距是不可逾越的。这个性格求实的姑娘,终于向罗依的母亲讲述了自己曾经沦落过的事实,并决定出走。
这一段简称为“舞会”。
第七段的剧情:玛拉已无路可走,她迎向战车,自杀。
这一段简称为“自杀”。
这七个段落,无疑又分担着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的任务:
第一段,“相遇”是开端;
第二至六段,“结婚”、“开除”、“沦落”、“生还”和“出走”,是发展;
第六段末尾处,玛拉向罗依母亲诉说隐情则为全剧的高潮;
第七段,“自杀”,则是结局。
在每个段落中,又包含若干场,分场的情况如下:
第一段,开端,“相遇”,2场至11场,共含9场;
第二段,发展部分第一段,“结婚”,12-21场,共含10场;
第三段,发展部分第二段,“开除”,22-28场,共含7场;
第四段,发展部分第三段,“沦落”,29-36场,共含8场;
第五段,发展部分第四段,“生还”,37-40场,共含4场;
第六段,发展部分第五段,“出走”,41-49场,共含9场;其中第48场为高潮;
第七段,结局,“自杀”,50-58场,共含9场。
故而,这部影片若除去序幕和尾声,共分七段五十八场。每场戏的写法,大致包含序号、地点、时间及叙述情节几个部分。
一部影片由若干段落构成,一个段落又由若干场面构成,而场面又由若干镜头构成。这就是影视剧本的蒙太奇结构。
影视编剧就用这样的结构方式去写他的电影和电视剧本。
For 《电影编剧学》---作者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