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手性思维:人类世、资本世、克苏鲁世
原文选自chapter 2, "Tentacular Thinking: Anthropocene, Capitalocene, Chthulucene," in Donna J. Haraway, Staying with the Trouble: Making Kin in the Chthulucene,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16 作者:Donna Haraway 翻译:庄泽曦 转载:zhuanlan.zhihu.com/p/605740593 我们都是地衣。——Scott Gilbert,
We are All Lichens Now
[1]
思考我们必须。我们必须思考。——Isabelle Stengers&Vincinae Despret,
Women Who Make a Fuss: The Unfaithful Daughters ofVirginia Woof
[2]
不论在自然科学还是社会学科的尖端领域,当人类殊异论和有边界的个人主义(bounded individualism)这些西方哲学与政治经济学的陈年老调变得“不可思议”(unthinkable)时,会发生什么呢?严格地说,“不可思议”指的是“不可用以思考”。自人类称帝的18世纪起,用来概括坤舆之内的凡夫俗子的各式概念呈发酵之势不断涌现,在这方面尤以生命科学贡献良多。相比智人(Homo sapiens),即作为物种的人(译注:后称物种人)和族群意义上的人(Anthropos,译注:后称始祖人)
[3]
。“现代人”的概念则是上述知识实践的主要产物。那么,当21世纪的前沿生物学无法越过“有边界的个体+语境”的边界去履行它们的职责时,会发生什么;当“有机体+环境”或“基因+其所需之物”再也不能支撑生物学知识的蓬勃发展时,又会发生什么?此外,当我们再也不能把“有机体+环境”(尽管是艰难的)全都记录下来的时候,会发生什么呢?提出上述疑问皆出于同一个原因,即负债累累的西方人不能再将其自身置于各类唯人类史( human only histories)中,并描绘成个体和个体组成的社会了。显然,这一大地之上的变革时刻,绝不可命名为人类世! 为天神所有的不忠之子,为我沉迷于多物种混沌状态(multispecies muddle)
[4]
的同窝(littermate),我想做一篇批判中不失欢乐的大文章来谈谈这事儿。我想和麻烦为伍,因为我知道只有在酝酿乐趣、恐惧和集体思维的过程里,我才能远行。 在这项工作中,最早为我熟知的“恶魔”是一种蜘蛛——克苏鲁派模蛛(Pimoa cthulhu)
[5]
——栖于索诺玛县和门多西诺县的红树林根茎之间,靠近我住的加利福尼亚州中南那。真可谓无名鼠辈四梅为家,芸芸众生齐聚一方;无物相关万物,万物又相关某物
[6]
。这种蜘蛛自有所归,安于一隅,却要以他方的奇幻旅行得一虚名。
Pimoa cthulhu. Photograph by Gustavo Hormiga 不过,这些蜘蛛也将带我“复返”,去寻找我的起点与“路径”
[7]
。我说的这种长着八足触手的蛛形纲生物,她的属名取自犹他州的高秀特部落(Goushute)使用的语言,而她的种名却取自地下世界居民、地狱与自然力之实体的名讳——克托尼俄斯(chthonic)
[8]
。大地的克托尼俄斯之力倾注于每片土壤,无所不在,可后来天神的代言人们(译注:指人)用文明的力量将祂们实体化(astralized)为单一的主神们(chief Singletons),并为这些复神或副神设立了各类驯化委员会(tame committees)
[9]
。这种关系就是一和多。要是给生物学家起的属名在拼写上做个小小改动,把“Cthulhu”改成“chthulu”,即将其重命名为“Pimoa Chthulu”(克托尼俄派模蛛)并作为她在异时空里的学名,那我认为这个时空曾是,当是,也可能将是克苏鲁世。我记得“tentacle”(触手)一词源自拉丁语的“tentaculum”,意为“触手”,而“tentare”(摸)意为“去感受”或“去尝试”
[10]
;我也知道我的长腿蜘蛛还有其它全副武装的盟友,且将需要无数的触手才能诉说克苏鲁世的故事
[11]
。 触手并非无实体之物,它们可以是刺胞动物、蜘蛛、人和浣熊一类的有指生物、鱿鱼、水母、狂舞的神经(neural extravaganzas)、纤维、鞭毛动物、肌原纤维束、微生物和真菌混乱的毡状混合物、正在生长的攀援植物、肿胀的树根、摸索和攀附中的卷须状物体。触手也可以是在云端捕捉着小生物或小人物的蛛网和互联网。触手性(tentacularity)关乎活在线条上的生命(life lived along lines )——线条是多么宝贵啊——而非活在点上的或球面上的生物。“世界居民,万类生灵,人与非人,皆为过客”,那么代际关系就像“一组相互交错的小径”
[12]
。 尽管在后人类主义的旗帜下孕育的很多作品曾教我受益匪浅,可只要看到粘糊的触手形物体,我便不满于后人类主义。而我的同事罗斯顿•哈格内斯(Rusten Hogness)则建议用“堆肥
[13]
”(compost)来代替“后人类(主义)”,同理用“腐殖质类”(humusities)来代替“人类”(humanities),这样一来我就得跳进蛆虫堆里了
[14]
。如果我们能把人类切开,剁成几块,分成物种人、作为终将疲软的自我构建计划以及行星毁灭计划的执行总裁,那么人类还是有潜力充当腐殖质的。想象一下吧,在以资本主义模式重组的大学里举办的一场研讨会,里面商议的却不是人类的未来,而是如何把人类的力量用在建造具有宜居性的多物种混沌状态中,那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啊!你看,生态性恋(ecosexual)艺术家贝丝•斯坦芬丝(Beth Stephens )和安尼•斯普林可(Annie Sprinkle)就给我、给我们、给SF
[15]
做了一枚保险杠贴纸,上面可写着“混堆人真性感”呢! 伊莎贝尔•斯唐热把这个时代称为人类世和“与盖亚的多重照面”(multi-faced GaÏa),如果把她的这些思考同布鲁诺•拉图尔(Bruno Latour)的理论比较、总结一下,就会发现斯唐热并未要求我们重构自身以获得能力,或有可能,去“面对盖亚的其中一面”。不过他像拉图尔的一点是,其实更像她认为的最具代表性的SF作家之一的勒吉恩(Ursula Kroeber Le Guin)那样,斯唐热同样坚持要“改写”这个故事。她关注的焦点是侵扰而非混合,因此她把盖亚称为一种可怕的、毁灭性的力量,并且这股力量侵入了我们的各类思想,同时也侵人了它自己的思维之中
[16]
。大地母亲/盖亚是生产者,也是毁灭者,而非应被剥削的资源、应受保护的病房或应提供营养的奶娘。盖亚不是一个人,而是复杂的系统现象,又正以这个系统现象构成了一颗生机勃勃的行星。盖亚对人类事务的侵扰,从根本上看是一场唯物主义事件,且该事件使我们团结了起来。不过,这种侵扰威胁不到地球上的生灵——客气地说,微生物会适应的——可是它会威胁到地球对大多数物种、种群和个体而言的宜居性,然而这么一场事件其实正在上演,它被称为第六次物种大灭绝
[17]
。 和拉图尔一样,斯唐热用詹姆斯•洛夫洛克(JamesLovelock)和琳•马古利斯(Lynn Margulis)曾采取的方式唤出了盖亚之名,并以此来命名种能构造并维持交织态但非加性的、作为一个半凝聚系统整体的诸多副系统进程之间的复杂非线性耦合
[18]
。在这个假说中,盖亚是自创生的(autopoiesis)——即自我生成的、维持边界的、偶然出现的、动态的,且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保持稳定的一个系统。盖亚不可还原成其部分的总和,但在面对其内部参数的扰动时,可具备有限的系统连贯性,即这些参数扰动将对其自身导致的动态系统进程作出回应。盖亚不会,也不能顾及人类或其他生物学意义上的存在的意图、欲望或需求,但是盖亚会对我们这类特殊的存在提出质疑,我们使盖亚发生了剧烈变化,可反过来这种巨变又威胁着人类与非人类在当下和未来的生存可能。盖亚不是一系列亟待理性政策解决的难题
[19]
;盖亚是一项侵扰性的事件,这类事件无法用惯常思维来思考。“她是多么特殊地在质疑现代史的神话和副歌呐。危亡之际只有一个真实的谜团,而:答案就是我们(we),意思是那些属于这段历史的人,或许有能力在我们面对由我们引起的后果时去创造。”
[20]
人类世
我们引起了什么后果?要写清楚加州历史上的连年干旱和2015年爆炸性的火灾季节之间的关系,我要用到一张照片,它记录了2009年阿尔伯塔省可持续资源机构(Sustainable Resource Albera)在萨斯喀彻温河与冰原大道交叉口处放的场人为大火,目的是为阻止高山松甲虫扩张,即通过建造一堵预防未来火灾的火墙,来加强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人们希望这场大火能起到复苏生机的作用。横贯北美西部的高山松甲虫
[21]
的破坏性扩张是人类世气候变化的重要篇章,那么意料之中的大规模干旱和极端火灾季节的延长也是一样。北美西部发生的火灾背后是一段复杂的多物种史;火是一种发展所必需的元素,是在持续发展中猎获的奖赏,同时也正扼杀着发展的持续性,即一位双重处决
[22]
的代言人。火的物质- 符号学
[23]
在我们这个时代岌岌可危。
Icon for the Capitalocene: Sea Ice Clearing from the Northwest Passage, Data 2012. NASA Visible Earth image by Jesse Allen,2015,using data from the Land Atmosphere Near Real-Time Capability for EOS (LANCE). National Snow and Ice Data Center. 所以,早就过了直接转向那个名为“人类世”的时间-空间-全球之物(thing)的时候了
[24]
。人类世这个术语,大概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由密歇根大学的生态学家尤金•斯托默(Eugene Stoermer)提出的,此人是研究淡水硅藻的专家。他引入这个术语是想说明,能证实人类活动对地球产生转折性影响的证据变得越来越多。人类世这个名字还在全球化进程中塑造了一位戏剧性的明星形象,即荣获诺贝尔奖的大气化学家保罗•克鲁岑(Paul Crutzen),在2000年也加入了斯托默一方,并称人类活动从其性质和规模上看,已然值得我们们用一个新的地质学术语来形容这个新时代了,以此取代全新世(Holocene)一词,即终结从大冰期末期,或称更新世末期、距今约12000年的那个时代。18世纪中叶的蒸气机和煤炭的井喷式使用(其规模足以影响行星)是人类活动产生影响的标志,并且我们已能在大气、水体和岩石中找到证据
[25]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海水酸化和海水暖化正迅速分解着珊瑚礁所需的生态系统,结局就是那些死掉的或仍垂死挣扎着的珊瑚礁变成了幽魂般的巨型白色骷髅。珊瑚——由刺胞生物和虫黄藻同其他多种微生物组成的水下世界生产协会——这样一个共生系统已经向我们指出如此一场全球性变革将会回到我们的历史中来
[26]
。 但就目前而言,要注意的是在我们想方设法去讨论、理论化、模型化和经营一个全球化大事的语境中,那些紧张到病急乱投医的大胆尝试,反而让人类世的概念在流行话语和科学论述中均得到了认可。因而气候变化模型这样一个强有力的正反馈环才在政治和生态话语体系中挑起了国家改革
[27]
。所以那个保罗•克鲁岑不只是个诺贝尔奖得主,还是个有影响力的大气化学家嘛
[28]
。截止2008年,全球大批科学家采用了这个尚未得到官方认可,但越来越必不可少的术语
[29]
;同时艺术领域和社会学科中的无数研究项目、行为表演、装置和会议都用到了这个术语,并且人类发现在他们命名和思考的过程中,尤其是在面对所有生物分类群(包括人类)正在加速灭绝且广袤大地又日渐贫瘠的现状时,必须要用到这个术语。作为一种燃烧化石的人类,似乎打算尽快生产出更多的新化石。那些还未被发现的化石也将在不远的未来被地质学家们从地上和水下的岩石地层中读取出来。或许,人类世的标志不该是着火的森林,而是烧着的“火人”
[30]
! 作为化石生产者的人(osil-making man),其雄心勃勃的程度——即这个踊跃参与物种灭绝加速计划的始祖人认为值得给每个地质学时代冠以一个名称——这是让人难以理解的。先不谈其他的,如矿物、可食用的动植物、人类家园等等事物都在加速灭绝,我们其定会说,不顾生态系统崩溃的高昂代价和随之而来的政治骚乱,再生能源技术的发展和减少碳污染计划在政治及技术层面上的推进步伐,即便不能完全清除,也会减缓因继续燃烧更多化石燃料所产生的过量碳排放导致的全球变暖负担。或者会说,到了2015年,全球煤炭产业和石油产业的经济问题就不再那么紧张了。绝非如此。只要偶尔翻阅每日新闻,你就会打消这种幻想,不过我们碰到的麻烦,其实比那些密切关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材料和通稿的人能想到的更糟糕。汉普郡学院和平与世界安全研究领域的教授迈克尔克莱尔(Michael Klare)在其著作《第三碳时代》(The ThirdCarbon Age)中摆出了一套铁证,驳斥了那个陈年老调,即旧的煤炭时代将被新的石油时代取代,又将被更新的再生能源时代取代
[31]
。他详细介绍了全球政府和企业在再生能源领域内的不断增长的巨额投资,显然这个领域有着大量经济利润和权力利益可被瓜分。且在同时,在所有可想象的以及很多难以想象的技术和战略措施背后,都有一个全球大玩家为其买单,并以此榨干化石源碳(译注:即各类化石燃料)的最后一滴油,不论埋得多深、不论其结构是沙子、泥土还是岩石,也不论运输到集散站和使用地的过程有多恐怖,就一定要在其他人得到并烧掉它之前,先把它烧了,这伟大的操蛋故事是多么巧言令色、以笔杀人
[32]
。在他所调的非常规油气时代里,水力压裂技术(hydrofracking)虽只是冰山一角,却能使冰山融化。极地冰洋的融化及其对北极熊和沿海居民造成的恐慌,在竞争激烈的军队、勘探队、钻井平台和取道北方航线的油轮运输业看来却是极好的。当你盼着冰川溶解的时候,谁还会要破冰船呢?
[33]
2012年,一位名叫布拉德•沃纳(Brad Werner)的复杂系统工程师在旧金山召开的美国地球物理联盟(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会议上发表了一段讲话。他的论述重点十分简单:用科学话语来说,全球资本主义“肆无忌惮地造就了这场规模空前、速度极快地资源枯竭,那么所谓‘地球—人类系统’转向危险的不稳定期就是它带来的后果”。因此,他认为,唯一的科学做法就是造反(Revolt)!不能只是个人行动,组织运动才是关键。我们需要行动和思考,但又不能迎合占主导地位的资本主义文化;接着,沃纳称,这是件关乎地球物理的大事,而非一个主张。结束这场会议的报告人再次总结了沃纳的发言,称“他说的是,他的研究表明我们的整个经济学范式对生态稳定构成了威肋”
[34]
。沃纳虽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个关注主张该观点的研究者、建设者,但他在那场科学会议上的直言不讳令我们振奋。造反!思考我们必须,我们必须思考。真的去思考,而不是使阿道夫艾希曼
[35]
那样的不假思索。当然,恶魔藏在细节里——该怎样造反呢?该怎样才能让人重视,而不只是想要让人重视呢? 资本世
不过,有件事儿至少清楚得很。不管他在普遍男性特质中陷得有多深,也不管他的头抬得有多高,始祖人没有做过压裂的事儿,他也不会给这个爱恨交加的双重处决时代取上一个名字。始祖人终究不是火人。可相比资本世,“人类世”这个词对很多重要的大玩家来说早就根深蒂固、少有争议了,所以我知道我们还是得用“人类世”这个术语。我也会用,不过是保守地用;被人类世搜罗到它翻新了的网袋
[36]
里的人事物,或许能证明生活在废墟里也是可行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能使入族(terran)复兴。 尽管如此,如果我们只能用一个词献给这些SF时代,那它肯定是资本世
[37]
。
Icon for the Capitalocene: Sea Ice Clearing from the Northwest Passage, Data 2012. NASA Visible Earth image by Jesse Allen, 2015, using data from the Land Atmosphere Near Real-Time Capability for EOS (LANCE).National Snow and Ice Data Center. 物种人没有酿成第三次碳时代和原子能时代的状况。作为人类世的代言人,物种人的故事几乎是一场巨大阳具的人性化和现代化冒险的可笑重演,在那里有一个以虚无缥缈的神的形象制造出来的男人,在他既世俗又神圣的晋升之路上获得了超级强权,最终却只能走向他悲剧的疲软,反反复复。自创生的、自我构建的男人又一次败下阵来,而这一-次,系统性失败的悲剧把具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像煎鸡蛋那样翻了个底朝天,变成了轻薄的微生物席(mat)和蜇人的水母的沙漠。技术决定论没有酿成第三次碳时代。煤炭和蒸汽机也不能决定这件事,此外我们还搞错了这场悲剧的具体形成时间,不是说要追溯到大冰期末期,但即便我们认为(尽管是错误的)在思考“全球化”变革塑造资本世的问题时,还是能保住欧洲在该问题上的核心地位的话
[38]
,那至少也要提前到公历纪元16、17世纪(译注:公历纪元也有现代纪元之意),商品和市场层面进行的大规模世界重构过程(reworlding)就发生在这漫长的两世纪里。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糖业和贵金属贸易网、种植网经济、原住民种族灭绝和奴隶贸易网络及其相关的生产力革新和劳动力迁移在方方面面(小到微生物、大到一个产业)的重构过程席卷了所有种群的人类和非人类劳动者。传播甚广的英国工业革命也要负起巨大责任,不过它只是整个行星改造过程里的其中一个玩家,即一种在历史定位上相对晚近的世界化关系
[39]
。人口和动植物的迁移,森林大面积被推平,蒸汽机发明以前既有的暴力开采,凡此种种;但身不由己不是背叛始祖人或物种人或狩猎人(Man the Hunter)的正当理由。 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中彼此相连的代谢、关节或协动;历史和人类及非人类生物间彼此相连的代谢、关节或协动(linked metabolisms, articulations or coproductions,这些词的隐喻由你来定)所谱写的全局剧本,一定是无情地投机且偶然生成的。它们也一定是毫不通融地相关着、共生着且此消彼长着
[40]
。他们是人族的,不是宇宙的,也不是因蒙福或降咒才去了外太空的。资本世是人族的;它未必是最后一个还包含我们人类的,具有物种多样性的地质年代。还有太多好故事来不及讲,还有太多网袋来不及织,且不只由人类来编织。 作为一种挑衅,让我们总结一下我之所以反对把人类世当成工具、历史或时代来思考的理由: (1)与人类世相关的神话体系是一种设置(setup),并且这些故事总以坏结局收场。进一步说,是以双重处决收场;因为它们是无关持续发展的。很难用这么个坏演员去讲一个好故事。虽然坏演员也需要剧本,但绝不是完整的剧本。
(2)物种人不创造历史。
(3)“人+工具”不创造历史。那是人类殊异论者讲述的历史剧本。
(4)历史必须让位给地质史,让位给盖亚史,让位给共生系统史;人族要连成网,要拧在一起,要触手般地生在并死在多物种共生系统串联起来的形象中;他们不修史。
(5)人类世的人类社会机器倾向于变成最臃肿、最官僚主义的样子。造反需要以另一种行动模式,以另一种剧本寻求安慰、启迪和效用。
(6)除依赖敏捷的计算机建模和自创生系统理论外,人类世还过分依赖一套早已变得“不可思议”的关系理论,即一种老旧的有边界的功利主义的个人主义——在这种竞争关系中,先到的人拿走了大气里的所所有空气(据说,二氧化碳除外)。
(7)人类世的科学包含了过多限制性的系统理论和套叫做现代进化综论(Modern Synthesis)的演化论,尽管这些都很重要,但事实证明它们无法有效思考共生系统论、共生关系、内共生学说、发展、连成网络的生态学和微生物。这对一种合格的演化论来说是个大麻烦。
(8)对富裕阶层和地区的知识分子来说,人类世这个术语最容易丰富其意义也最容易运用;但它不是为气候、天气、土地、乡村扶持或世界大部分剩余地区(尤其但不仅限于原住民聚居区)创造的惯用语。
我和女权主义环保主义者艾琳•克里斯特(Eileen Crist)的观点一致,她撰文反对了由管理层、技术专家、盲目逐利的市场、现代化和人类殊异论者运用大量人类世话语作出的那类照常营业(business-as-usual)的承诺。这些话语不仅是执迷不悟且自我感觉良好的,同时还让我们丧失了去想象和关心其他世界的能力,尽管这两种能力目前尚存,但早已摇摇欲坠了(包括那些在被种族主义定居者的殖民主义运用这个术语玷污了的所有历史中,称之为荒芜的地方)。可是,如果仍想弥补往昔,调理当下,建设未来,我们就得带上这两种能力,并同其他生命结为友邦。“由于这两种能力日渐稀缺导致的苦难,将由所有生命共同面对,而这就是人类殊异论(不论其是否激进)的产物”。反之,一种更具地球道德感的人性“则把谦恭虚己、退居次位的做法当成优先选项(priority),并接受对我们的种群数量、经济和生活习惯的限制,以追求更高、更具包容性的自由和生命质量。”
[41]
如果人类活在大写的历史(History)中,如果地缚者
[42]
在人类世中承担起他们的职责,那么有太多后人类(包括后人类主义者及其相关团体)似乎早就移民到我所欣赏的那个人类世里了。或许,我说的这些人及非人民众也是恐怖的克托尼俄斯的族人,他们在坤元城
[43]
的各个角落里蛇形生长。 请注意,若资本世一语被用作原教旨马克思主义的惯用语,即指一切现代性、进程
[44]
和历史带来的陷阱时,该术语则会遭到同样甚至更加激烈的批判。人类世和资本世这两者的故事,永远步履蹒珊地行走在因过度膨胀而濒临崩溃的边缘上。马克思做的比达尔文好。我们应继承他们诉说“够大的故事”(big-enough stories)的能力和勇气,应抛弃决定论、目的论及与其相关的计划
[45]
。
Octopi Wall Street: Symchthonic revolt. Art by Marley Jarvis, Laurel Hiebert, Kira Treibergs, 2011. Oregon Institute of Marine Biology 在历史定位上与之相关的几次世界化进程(worlding)同时嘲笑着着对自然和社会的二元割裂,以及奴役我们的进程及其邪恶的双生子——现代性。资本世是被协同创造的(was relationally made),而非一位如神的世俗始祖人或一套历史法度(译注:即历史、经济或环境决定论)创造的,非机器自己创造的,亦非名叫现代性的那个恶魔创造的。资本世必须被协同取缔(be relationally unmade)以便使更宜居的东西、能让勒吉恩骄傲的东西谱写进物质 - 符号学的SF模式和故事里。我们——数十亿地球居民,也包括你我——对参与资本主义一事日趋强烈的认同感再一次震惊了世界,就在此时,菲利普•皮纳尔(Philippe Pignarre)和伊莎贝尔•斯唐热提醒道:一味谴责毫无作用,否则资本主义早就从地球上消失了。一种受进程(及其绝对反面)的诱感所蛊惑的黑暗承诺把我们同那无尽地狱般的可怕选择捆绑在了一起,仿佛我们已没有其他方法能在多物种和谐共生的背景下,去重构世界(reworld),去重新想象,重温,并与彼此、与它们重新连接起来。这种说辞不是我们放弃把重要议题做得更好的借口,恰恰相反。皮纳尔和斯唐热断言生在地上(on the ground)的种群也有能力发明并落实一套新的想象、抵抗、造反、修复和哀悼的实践活动,做到好好生又好好死。他们提醒我们现有的骚动并非必要,另一个世界也不一定是急需的,只要我们不沉迷于过度绝望、玩世不恭或者过度乐观的态度里,只要我们对进程话语的有看法不再是非此即彼的话,这便是有可能的
[46]
。马克思主义批评理论家和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家中最优秀的一部分人,会同意的
[47]
。也会成为触手之一
[48]
。 克苏鲁世
回到与洛克洛夫和马古利斯相关的生成性复杂系统论(generative complex systems,译注:这里指的就是自创生系统论)上,盖亚为很多西方当代思想家描绘出了人类世。不过,一个张开翅膀的盖亚最好还是呆在克苏鲁世里,呆在一个拒绝被形象化、拒绝被断代的,但要求无数名字的持续的时间性里。自创生理论从混沌中升起
[49]
,盖亚曾是且当是一个强大的侵扰性力量,它不在任何人的口袋里,也不在任何人的救世希望中,它有能力挑战20世纪末最杰出的自创生复杂系统论思想,引领我们认识到最近几个世纪由人类发展造成的破坏,并挑起一场同欧几里得式形象
[50]
和男性历史的斗争
[51]
。在后欧洲中心主义大会(post- Eurocentric conference)题为《盖亚的千种名字》的讨论中,巴西人类学家、哲学家爱德华多•庇维罗•德•卡斯特罗(Eduardo Viveiros de Castro)和黛博拉•丹诺夫斯基(Deborah Danowski)重申了我们这个时代面对的紧迫问题,并为我们去除了长久以来的成见,即认为盖亚仅限于古希腊和后来的欧洲文化的那种观念
[52]
。名字,而非面孔,也非同一事物的变种,别的东西,一千种别的东西,仍在诉说着这个地球时代里相连着的能持续生成也能持续破坏的世界化(worlding)和世界重构(reworlding)。我们需要另外一个形象,需要另外一千个东西的名字,才能把人类世驱赶到另外一个足够大的故事里。当我在加利福尼亚的红树林被克苏鲁派摸蛛咬了一口后,我想说说蛇状的美杜莎和她的祖先、子嗣与后裔尚未完成的那么多世界化(worlding)。大概美杜莎是唯一致命的又必有一死的(mortal,译注:此处为双关)戈耳工
[53]
,它能把我们口带往坤元城的全功能组里
[54]
,让我们更有把操让英雄们掌能的21世纪巨轮撞碎在生机盎然的珊瑚礁上,而不是让他们吸干死气沉沉的岩石里那最后一滴化石燃料。
Icon for the Chthulucene. Potnia Theron with a Gorgon Face. Type of Potnia Theron, Kameiros, Rhodes, circa 600 BCE, terracotta, 13 in. diameter, British Museum, excavated by Auguste Salzmann and Sir Alfred Bilotti; purchased 1860. Photograph by Marie-Lan Nguyen, 2007. 野兽女王西伦(Potnia Theron,the Mistress of the Animals)的红陶塑像是一副张开双翅、着开衩裙、两手各摸着一只鸟儿的女神形象
[55]
。她生动地提醒着我们,克托尼俄斯势力在地中海、近东世界及其周边地区的影响之宽广,并能在时间上从过去延伸至未来
[56]
。野兽女王西伦植根于米诺斯文明及之后的迈锡尼文明,又注入进了希腊的戈耳工传说(尤其是在那唯一致命又必死的戈耳工——美杜莎的传说里)和阿尔忒弥斯传说。从乌尔长途跋涉到美杜莎,野兽女王这条强力纽带连起了印度和克里特。带翅膀的形象里还有一个蜜蜂女王梅丽莎(Potnia Melissa, Mistress of the Bees),浑身披着嗡嗡叫的、盯人又甜蜜的华服。请注意,被女王和她的共生体勾起的听觉、触觉还有味觉快感,比人类肉体能勾起的还多。蛇蟒和蜜蜂更像是蛰人的触手状触须,而非双生的眼睛,虽然这些生物也能看,但它们用昆虫的复眼和多臂的视觉在看。 在遍及地球的诸多化身中,带翅膀的蜜蜂女神是非常古老的一位,而且时至今日我们仍需要她
[57]
。西伦/梅丽莎的蛇发和妖脸让地间克托尼做斯的地底势力的众血亲们缠绕在了一起,不停穿梭于空间和时间之中。希腊语词汇”Grogon”(蛇发女妖)翻译过来的意思是”致命的”,但这有可能是一种父权制把它听说的那些恐怖故事、有关生产和毁灭的律法和顽固不化的人族禁忌实体化了的形象。野兽女王西伦/梅丽莎/美杜莎深刻改造了面容性(faciality),并且给予朝前看的、眺望高空的始祖人的现代人文主义者(包括技术人文主义者)一个沉重打击。回想一下,希腊词语chthonios (克托尼俄斯)指的是”大地和海洋所有的、之内的或之下的”意思,即对SF,科学事实、科学幻想、思辨的女性主义和思辨的寓言式虚构文学而言,它是一种丰饶的大地之物混沌状态(terran muddle,译注:terran可以指人族,亦可指大地的)。确切地说,克托尼俄斯族人不是天神,不是奥林匹亚的根基,也不是人类世或者资本世的朋友,并且严谨地说,克托尼俄斯还未长成。地缚者可以振作起来了——同时应该行动起来了。 戈耳工没有确定神族谱系的、强大的、有翼的克托尼俄斯之实体;她们触手可及的地方皆为侧面,即触手性的(译注:如鱿鱼类生物,触手伸展的方向相对其头部而言不分前后左右,都是侧面);她们也无稳定的血统和确定的类型之分((即风格、性别),即便她们在历史中被形象化、被讲述成女性。在更老的故事里,戈耳工维绕在厄里倪厄斯(Erinyes,愤怒)身上,那个向违反自然秩序的罪人复仇的克托尼俄斯地底势力。在有翼界,鸟身的哈耳庇厄(harpies)履行着这些重要职能
[58]
。现在,再看看野兽女王西伦手中的鸟儿,问问它们做了什么吧。它们是哈耳庇厄的近亲吗?公元前700年上下,赫西奥德构想出了海妖形象的戈耳工(译注:即塞壬),还教她们认众海神为父母。读赫西奥德的《神谱》时,我感觉就像在努力安抚-一个特别自以为是的酷儿家庭。与其说出现了戈耳工,不如说爆发出了戈耳工;同斯唐热理解的盖亚相似,她们也是侵扰性的。 男人们只要看过她们活着的、有毒的、满头蛇发的面孔,就会做戈耳工变成石头。我好奇的是,如果那些男人懂得怎样礼貌地问候这些致命的克托尼俄斯族人的话,会发生什么。我想弄清楚这种言行举止是否还能习得,现在去学还来不来得及,还是岩石地层学将会心下最后一块石化了的始祖人,并以此划下句点
[59]
。 由于奥林匹斯诸神将她现作一个能威胁到天神繁行和权威的极其危险的敌人,所以在我努力阐明克苏鲁世作为网袋里装着的那个”够大的故事”,是能让我们在这个时代里同麻烦为伍时,致命又必死的美杜莎才有特别的意义。我重新谱写了那些故事,但这可不比希腊人自己不断修订改写来得多
[60]
。英雄珀耳修斯奉命去杀美杜莎;凭借宙斯最爱的那个从他脑门里蹦出来的雅典娜的帮助,帕尔修斯便割下了美杜莎的脑袋,并把它交给了他的帮凶,智慧与战争的童贞女神。把美杜莎的断头脸朝外地镶在她的盾牌上,那面神盾(Aegis)上,雅典娜一如既往扮演着地缚者的叛徒;我们可别指望能从没娘的孩子那里得到什么更好的东西。但是这场雇凶谋杀给他带来了巨大利益,用美杜莎的死尸换到的是珀耳修斯带翅膀的天马。女权主义者和马匹有种特殊的情谊。谁说这样的故事现在不能从物质层面上感动我们呢
[61]
?用美杜莎的断头里滴下的鲜血,换来的是西半球汪洋里结成岩石的珊瑚,记住戈耳工一族在今天的生物分类学中名字,她是组成触手性动物刺胞生物和名为虫黄藻的光合藻类生物的共生系统中的珊瑚般的海扇和海鞭
[62]
。 说到珊瑚,我们就必须搁下那令人兴奋的面孔了,别怪我太狡猾。就算是野曾女王西伦、梅丽莎和美杜莎都不能单独拆分出我们想要要的触手性。在这篇夹叙夹议的评书里,我第一页写的蜘蛛——克苏鲁派漠蛛——明确要和无脊椎海洋生物结为盟友。珊瑚和章鱼、鱿鱼还有乌贼也和它站在一边。章鱼也叫做海蜘蛛,不仅是因为他们有触手性,还因为他们有掠夺的习惯。触手性的克托尼俄斯族人也得吃饭:他们就围坐在餐桌旁,上面包(cum panis,译注:拉丁语,意为有面包,同时也是“company”公司一词的词源),地上的伴物种
[63]
。他们是象征诱感、吸引、华丽、精致和危险的克苏鲁世不可预测性的绝好形象。这个克苏鲁世既不神圣也不世俗;它早期的世界化形象彻头彻尾是人族的、混乱的且致命的——而它现在正处于危难关头。 灵活多肢的掠食者——章鱼——一伸一缩地穿梭于珊瑚礁之间,它被叫做海里的蜘蛛。那么,克苏鲁派摸蛛和蓝章就相会于克苏鲁世那结成网络的传说里了
[64]
。 所有这些故事都循循善诱地教我去阐明,克苏鲁世正是我需要的第三种故事,第三只装得下能让我们同麻烦为伍,让我们持续发展的重要事物的网袋
[65]
。克托尼俄斯族人可没有被圈在消失了的过去。他们现在是嗡嘴叫的,会蛰人的,吸吮着的虫群,而人类也不在一个离它远远的堆肥坑里。我们是腐殖质类、不是物种人、不是始祖人;我们是混堆人、不是后人类。单词“Kainos”作为后级,即“-cene”的意思是新的、最近产生的、相对沉重当下的轻快时代。让大地的物种多样性能力重焕生机是共生系统性的工作,也是克苏鲁世要上演的剧本。与人类世或资本世都不一样,克苏鲁世是由多物种在这个岌岌可危的时代,在这个不稳定时期,在这个世界尚未形成、天又没塌下来的时候所不断上演的故事和它们的实践组成的。对我们彼此而言,大家都危在旦夕。和人类世与资本世话语中上演的主流剧目不同,在克苏鲁世里,人类可不是唯一重要的演员,而所有其他生物也不只会作出简单的回应。规矩和节目订单都得重订了:人类是与地球共存的,是地球所有的,这个地球上的生物及非生物势力才是主线剧情。 然而,定位这件事,实际上人类是很关心的。因为,它关乎于我们到底能用怎样的方式生活和死亡,比起其他问题,这才是我们最关心的。但它不止关乎于人类,还关乎于我们那些曾遭受屠杀、物种灭绝、种族灭绝并对未来不报希望的其他众多跨物种生命。不管喜不喜欢,我们都在这个翻皮筋的游戏里,我们都得去照顾并陪伴那个由于化石燃烧人在人类世和资本世的狂欢中肆无忌惮地制造新化石而变得岌岌可危且非常不稳定的世界化。在这个急需上演的克苏鲁世剧情的各个桥段里,所有人类和非人类玩家都是缺不可的。主演们可不会把自己当成自以为是的资本主义和始祖人剧情里那不可一世的玩家,这两条剧情引起了各式各样的末日恐慌,甚至招来了滑稽可笑的逃避主义,而不是在思想、爱恋、愤怒和关怀上作出脚踏实地的行动。 人类世和资本世都太容易让自己变得玩世不恭和自暴自弃了,沉迷在自我肯定又能自我实现的预期中,好像在说“游戏玩完儿啦,太晚了啦”那样的话,我这两天在被技术专家神权统治着的(echnothecrati)地球工程学所掌控的专业讨论和大众舆论中一直都能听到,然后撒泼打滚陷入绝望,就好像同时感染了所有常见的末世幻想-一样。如果抗拒完全的非我(not-us)、抗拒不止人类的珊瑚礁的世界化及其中无数生物想要继续生活和死亡的要求的话,那也就是至少在和2.5亿今天直接依靠这些全功能组的完整性才能好生好死的人类作对。形形色色的珊瑚和各式各样的人及民族都处在危急关头,既在彼此伤害又在携手面对。繁荣会通过多物种响应能力被耕耘出来,这种响应能力毫无天神和他奴才们的那种傲慢,也不会让物种多样任的大地翻个身就成了那种特别谄媚的东西,好比压力过大的复杂自造应系统(译注:这里指人的心理)在被羞辱之后最终认同了对它的羞辱那样。 得救的珊瑚首先会带地缚者进入人类世的意识中。从头说起,用人类世这个术语本身就强调了由于化石燃料排放二氧化碳而造成的海水暖化和海水酸化是人为的事实。众所周知,暖化和酸化是珊瑚患病及白化的主因,由于杀灭了做光合作用的虫黄藻,最终导致这个刺胞生物共生体和所有依靠以完整的珊瑚礁系统构成的世界而生存的无数跨物种生物的死亡。海底的珊瑚和地上的地衣,也把我们带进了资本世的意识中,即深海采矿和海洋钻探作业,还有横穿地衣精心铺盖着的北部大陆的管道铺设工程,所有这些都在加速民族主义的、跨国主义的和企业的否世界化(unworlding)进程。
Day octopus, Octopus cyanea,in the water near Lanai,Hawaii.Photograph by David Fleethham.OceanwideImages.com. 但是,珊瑚和地衣的共生体也把我们带往了沉重的克苏鲁世现时故事情节中,在那里仍有可能——虽然只是勉强有可能——去玩一个更好的SF游戏,和那些所有处在混沌状态中的东西做一场并不傲慢的合作。我们都是地衣;所以我们会被愤怒从岩石上刮走,因为他仍在讨伐那些伤害地球的罪人。另外,我们可以加人在在岩石和微生物之间或其中进行的代谢转化(metabolic transformations),并以此好好生再好好死。“‘你能意识到,’植物语言学家会对美学批评会说,’很久以前他们竟然读不懂茄子?’而且他们还将对我们的无知报以微笑,就好像他们要拿起背包徒步旅行,去阅读长在派克峰北面的地衣刚被破译了的歌词”
[66]
。关注这些当下问题,就有把我带回了本文开头提出的问题。当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人类殊异论和功利主义的个人主义在尖端学科和跨学科领域中变得不可思议时,会发生什么?严格地说,不可思议指的是不可用以思考。为什么要在有关内共生系统论和共生系统的理解与知识实践已经在所有腐殖质类,包括他们的非殖民主义艺术、科学和政治上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和生产力的时候,把人类世这么一个时代的代称强加给自己呢?人类世的愚蠢行径和资本世的否世界化会是天神(而非未来进程的担保人)最后的喘息吗?游戏会结束吗?重要的是该用哪种思想去思考思想。 我们必须思考! 尚未完结的克苏鲁世必须收起人类世的垃圾、资本世的毁灭王义,和像一个发疯的园丁割啊、剖啊、切啊的做法,为了仍有希望由过去、现在和未来,必须只做一个更性感的堆肥坑。 参考
^http://e-flux.com/journal^出自伍尔夫《三个基尼金币》(Three Guineas)的“思考我们必须”一语是同女权主义应集体思考密切相关的紧迫议题,有关讨论贯彻于《大做文章的女人》以及Maria Puig de la Bellacasa的“Pensernous devons: Politiques feminists et construction des saviors”(Pairs: Harmattan, 2013年)中。^Anthropos,来自古希腊语,在构词学上意为“长得像人的”或“抬头望高的”,在诺斯底主义中指“最初的人”,在新约圣经中指“人子”。^multispecies muddles:多物种混沌状态,哈拉维的术语,指一种客观事实,如未经杀菌处理的牛乳并非牛奶,而是一种由牛乳混杂大量微生物的混合物,这种状态即多物种混沌状态。^参见Gustavo Hormiga, "A Revision and Cladistic Analysis of theSpider Family Pimoidae (Aranae: Araneae),"Smithsonian Contributions to Zoology 549(1994年),1-104页。亦可参考维基百科上的“Pimoacthulhu”词条及Hormiga Laboratory官网(https://www.gwu.edu/-spiders/)。^生态哲学的整全观强调的是“物物相关”(Everything is connected to everything else,译注:即生态学四法则第一条),但在这里无助于我们的研究。反之,我们应重视“万物相关某物、某物又相关他物”的观念。因为就算我们最终能够彼此相连,可这些连接的特异性和比邻性才更重要,即谁同我们更接近又以何种方式联系在一起。而生和死全都发生在这些关系内部。所以,我们需理解的是具体的人类社群,包括其他生命之社群是怎样交织在一起的,以及这些交织形式是如何影响物种灭绝的,又及与其相关的哪种模式能加速某一物种的死亡。参见:Thorn Van Dooren, Fight Ways: Life at the Edge of Extinction(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14年),60页。^在圣克鲁斯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意识史系与我共事30余年且情同手足的同事James Clifford撰写的两本书,对我的写作起着不可磨灭的指导作用:1)《路径:20世纪晚期的旅行与翻译》(Route: Travel and Transl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剑桥,MA:哈佛大学出版社,1997 年;2)《复返:在21世纪成为原住民》(Returns: Becoming Indigenou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剑桥,MA:哈佛大学出版社,2013年。^“Chthonic” (克托尼俄斯)一词源自古希腊语的“khthonios”,指“大地的”,派生自“khthon”(大地)。希腊神话将克托尼俄斯描绘为地底世界、大地之下,但克托尼俄斯一族远比那些希腊人更古老(且更晚近)。苏美尔文明这方大河文明的舞台也上演过一段伟大的克托尼俄斯传说,有可能出现过围作圆环、自食其尾的巨蛇形象即衔尾蛇形象,即衔尾蛇形象的诸多版本之一(在古埃及,该形象指生命的连续性,出现于公元前1600年左右;而在苏美尔的SF世界中,该形象则出现于公元前3500年或更早)。阅读本文时,贯彻始终的克托尼俄斯意向将会激起大量共鸣。参见: Thorkild Jacobsen,The Treasures of Darkness:A History of Mesopotamian Religion(New Haven, CT:Yale University Press,1976年)。在讲座、会谈和电邮中,研究古代中东世界的加大学者Gildas Hamel曾和我说:“在被实体化成主神们及其相关的驯化委员会之前,深渊和元素的力量早就显现了。”(私人对谈,2014年6月12日)。 “Cthulu”一词(克苏鲁,注意这里的拼写)因H. P. 洛夫克拉夫特(Lovecraft )的科幻小说闻名于世,对Gustavo Hormiga来说它/他有一定意义,故而以其命名上文提到的那种蜘蛛,但对我而言并无特殊意义。有关这一巨大的、男性的旧日支配者(克苏鲁),请参阅洛夫克拉夫特的小说《克苏鲁的召唤》(The Call of Cthulu)。 我把这种蜘蛛从与之无关的洛夫克拉夫特小说故事里解救了出来,并为它的这种自由标注了一个更常见的拼写方法“chthonic”,即“克托尼俄斯”。在洛夫克拉夫特的小说里,那种盘踞在恐怖地底世界里的克托尼俄斯巨蛇只能在父权制模式下令人畏惧。而在男性不具统治地位的诸世界中,克苏鲁世所呈现的另一类“恐怖之物”更具破坏力和生产力。在狡诈的欲望(译注:古希腊欲神厄洛斯的意向)和贪婪的混沌(古希腊原始神卡俄斯的意向)交迭起伏的过程里,在公元21世纪中,缠成一团的蛇蟒和不停生长的触手之力盘错到了一起。 词汇辩义:古英语oearth,德语Erde,希腊语GaÏa,罗曼语Terra,荷兰语aarde,古英语w(e)oruld(意即生命之事、一长段时间、已知的生命、大地上的生命,该词与“来世”相对),该词源自日耳曼语系中的复合词wer意即人类种群的寿命;古斯堪的纳维亚语heimr,意译为abode,即住所。再辨:土耳其语dunyā,意即世俗的/转瞬即逝的世界,该阿拉伯语词汇在诸多语言中通用,如波斯语、达里语、普什图语、孟加拉语、旁遮普语、乌尔都语、印地语、库尔德语、尼泊尔语、土耳其语、阿罗马尼亚语中的阿鲁曼方言(Arumanian)和北高加索人使用的语言。dunyā一词同时也是马来语和印尼语中的借词,同属借词的还包括希腊语中的δουνιαζ(见)——即便我们把自己仅仅限定在印欧文化的纠缠关系中,这里也有那么多词汇、那么多词根、那么多通路和那么多的菌根共生关系( mycorrhizal symbioses)。因此,这里有太多亲眷能更贴切地命名这段正处危亡之际的人类世了。那个始祖人(anthropos) 是多么狭隘的、基督教化的且具地方性的家伙啊;对大多数要他来讲的故事而言,他既过大又过小。^ 这里涉及古希腊人的克托尼俄斯崇拜史,其词实为”祭祀地神的巫术”之意,由于各地居民曾使用的地神名讳难以考证,故而借用该词作各地地神之统称。不过,混乱的是在古希腊神话中如冥后珀耳塞福涅等神明或半神也被视为克托尼俄斯及地神祭祀的对象。另,“Astralize”一词直译是“使...成为星星”,结合古希腊造神方式,在这里意译为“实体化”;造神方式,一词借用了计算机科学术语中的“单子模式”,即程序设计中最简单的一一种模式:保证一个类仅有一个实例,且能自行创建这个实例,又能向全局系统提供这个实例,如在打印任务排队中即应用了单子模式。请结合上述单子模式的定义阅读本文,其与后文所述内容有关。^英语中的feeler有感受者和触手两种释义。^Eva Hayward(译注:加州大学性别和女性研究科系教授)提出“触手性”这一术语。而她在蜘蛛和珊瑚研究领域的跨界思维和跨界行动也与我的SF写作模式纠缠在了一起。参见:Hayward, Fingery Eyes: Impressions of Cup Corals,Cultural Anthropology,vol.24,no.4(2010年):577-99页;Hayward,SpiderCitySex Women and Performance:A Journal of Feminist Theory,vol.20, no. 3(2010页):225-51页;以及Hayward,Sensational Jellyfish: Aquarium Affects and the Matter of Immersion,differences: A Journal of Feminist Cultural Studies,vol.23, no.1(2012年):161-96页。亦可参考Eleanor Morgan,"Sticky Tales: Spiders, Silk, and Human Attachments,"Dandelion, vol.2, no.2(2011年),网址:http://dandelionjournal.org/index.php/dandelion/article/view/78/98。英国实验艺术家Eleanor Morgan的蛛丝艺术作品与本书《The interactions of animals》一章中的内容在各层面皆有共通之处,且贯彻始终。参见Morgan的官网:http://www.eleanormorgan.corn/filter/Spider/About^参见Tim lngold, Lines, a Brief History (New York:Routledge,2007年),116-19页。^compost,原义堆肥,即由回收并分解的有机物制作的肥料,在这里指的是多物种混池状态中的人,本文译为“混堆人”;humus-ities:原义腐殖质—类,即堆肥经过各物种有效分解后存于土壤中的有机质,在构词学上又与”,即堆肥经过(人)相近,因此在生态文化学领域,指代以“从尘土生长为人又复归尘土的总循环”为定义的人,本文译为“腐殖质类”。^ Maria Puig de la Bellacasa教授制造的这个蛆虫堆是不可抗拒的,参见其作品"Encountering Bioinfrastructure: EcologicalMovements and the Sciences of Soil," Social Epistemology, vol.28, no. 1(2014): 26-40.^ SF,哈拉维术语,可分别指代:弦状、科学事实、思辨的寓言虚构式文学、科幻文学、思辨的女性主义、至今为止、字符串维护等释义或上述释义之总和。^参见伊莎贝尔·斯唐热,Autemps des catastrophes: Resister ala barbaric qui vient(Paris: Decouverte),2009年。盖亚同样也侵扰了该书48页上的文字。斯唐热在大量采访、论文和讲座中都谈论过“盖亚的侵扰”(intrusion of Gaia)这一概念。 但令人不爽的是,人类世这一避免不了的标签始终贯穿于斯唐热的思想中,一如许多其他相关作者那样,包括拉图尔,由此一来这个词就在科学、政治和文化领域内外被更频繁地使用了,即便如此我们也应为争取到另一个词而奋斗。参见斯唐热与Heather Davis及Etienne Turpin的对谈: Matters of Cosmopolitics: On the Provocations of Gaia,该文收录于Architecture in the Anthropocene: Encounters among DesignD.eepTime, ScienceandPilosoply, ed. Etienne Turpin (London:Open Humanities, 2013年),171-82页。 斯唐热有关盖亚的思想及其对洛夫洛克 - 马古利斯的盖亚假说的发展,从她和Ilya Prigogine合作伊始便勾结在了一起,其人熟知复杂系统论中的强线性耦合,意即认识到了全球系统存在着根本变化的可能性,其中也包括崩溃的可能性。参见Prigogine和斯唐热合著的Order Outof Chaos (New York: Bantam, 1984年)。盖亚和混沌的关系是科学界以及哲学界的传统议题。我想做的是,用一种共生的方式把上述紧急情况同不断壮大的克托尼俄斯势力正构化出的世界联系到一起,该构化世界过程发生在克苏鲁世的物质 - 符号学时空中,而非人类世或资本世。这就是斯唐热说出侵扰性的盖亚从一开始就是“怕痒的"一语时,想要表达的意思。“她(译注:指盖亚)的‘自创生运作模式’并非她的真相,而是‘我们’(即人类)必须面对的,却也只是通过电脑建模所能理解的那一面,即她向‘我们’展现的那一面。”( 斯唐热发给哈拉维的电邮,2014年5月9日)^ 科学家们估计在我们这个物种统治的时代里发生的第一场灭绝“事件”,或同早先的大灭绝事件一样,但严重性远胜于前者,即将消灭50%至95%现存的物种多样性。清醒地估计,预计在2100年现存的一半鸟类或将消失。不论从何种数据上看,这都是场严重的双重处决。该观点的通俗科普,参见Voices for Biodiversity, "The Sixth Great Extinction"网址http/:/newswatch.nationalgeographic.com/2012/03/28/the-sixth-great-extinction-a-silent-extermination/。亦可参考屡获大奖的科普作者ElizabethKolbert 撰写的报告The SixthExtinction: An Unnatural History (New York: Henry Holt,2014年)。收录于生物多样性公约内的相关报告做出了更为谨慎的预测,井讨论了在获取可靠信息的问题上现存的实践及理论困境,不过他们仍然不够清醒。还有一份令人担忧的报告,发布于2015年夏季,参见Geraldo Ceballos,Paul Ehrich, Anthory Barnosky, Andres Garcia, Robert Pringle, and Todd Palmer,"Accelerated Modern Human-Induced Species Losses: Entering the Sixth MassExtinction," Science Advances, vol. 1,no. 5(June 19, 2015).^参见洛夫洛克," Gaia as Seen through the Atmosphere, "AmosphericEnvironment, vol.6, no. 8(1967): 579-80;洛夫洛克和马古利斯合著的"Atmospheric Homeostasis by and for the Biosphere: The GaiaHypothesis, "Tellus, Series A ( Stockholm: International MeteorologicalInstitute)vol. 26, nos. 1-2(1974年2月1日): 2-10页网址https://telusa.net/index. php/tellusa/article/view/9731(译注:网址已失效)。亦可参考在1984年针对美国国家航通航天局雇员的讲座视频,网址http://archive.org/detailsgaia_hypothesis。自创生系统论(Autopoiesis)与马古利斯革命性的内共生学说(theoryof symbiogenesis)密切相关,我认为如果她仍在世,应该会着手研究这个问题,因为马古利斯更喜欢共生系统论中的形象 - 观念力量和该理论使用的术语。我认为盖亚被我们错认为了自创生系统,但其实是共生系统。有关盖亚的故事需要进行一种侵扰性的改造,使其他有作为的共生触手物(译注:这里可能指人)与她交织到一起,并以此制造出丰富到可供持续发展的混堆物。盖亚和盖(译注:Ge,古希腊语,盖亚一词词源, 意即大地或土壤)比起赫西奥德(荷马时代的古希腊诗人,生活于约公元前750-650年)要古老且广阔得多,但是赫西奥德以历史设定的方式在《神谱》中给她/它排了座次:在卡俄斯(译注:即混沌)之后,“宽广无垠的"盖亚(大地)登上了不朽者的永恒坐席,并将奥林匹斯山推向高处(Theogony, 116-18 trans. Glenn W. Most, Loeb Classical Library),又掘出塔尔塔罗斯(译注:即地狱)的深渊(Theogony, 119)。克托尼俄斯们回应道:放屁!盖亚是他们中的一员,是不断对奥林匹亚的实体化神明的触手性威胁,而非位列众神谱系后几代神明的土壤和根基。赫西奥德的《神谱》是一个古老的傻屌评书,在公元前8世纪就制定了它的教条。^ 虽然我也无能为力,但是多想点合理的环保和社会自然(socialnatural)政策总归是有用的!^语出斯唐热在2014年1月14日发来的一份讨论盖亚的电邮,引文译成了英语。^ 高山松甲虫是一种分布在北美的昆虫,栖居在松树树干中,近年来的干旱和气温升高导致了松甲虫的泛滥,又由此又引发了更大规模的树木死亡和更严重的旱灾。^double death:哈拉维用该词要表达的意思是一种左右为难的状态,持续发展和停止发展迎来的结局或许都是灭亡,前者因环境巨变灭亡,后者因政治巨变灭亡。^Material semiotis:物质——符号学,拉图尔术语,该理论质疑物质的实体性,强调符号的连接,以及两者间混堆化的过程。^我用“thing”(物)这个词想同时表达两种相左的含义:(1)汇集在物联网中的实体的集合,这也是拉图尔要我们关注的;(2)难以定义、归类,且可能散发恶臭的东西。参见拉图尔的We Have Never Been Moder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3年).^ 保罗•克鲁岑、尤金•斯托默合著的"The 'Anthropocene'," Global Change Newsletter,International Geosphere- Biosphere Program Newsletter, no. 41(2000年5月):17-18页,网址http://www.igbp.net/download/18.316f18321323470177580001_401/NL41.pdf;克鲁岑,"Geology ofMankind," Nature 415(2002年): 23页; Jan Zalasiewiczet al., "Are We Now Living in theAnthropocene?" GSA (Geophysical Society of America) Today vol. 18, no.2(2008年):4-8页。虽然,时常会有一类论调称人类世出现的时间应该更早,但大多数科学家和环保主义者倾向于去强调自18世纪至今的全球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影响。另有一种论调称人类世的起点应从物种人在地球上狩猎大型动物,并造成该类物种灭绝的时代算起,而耕种和畜牧的发明都是后来的事情,这一论调隐含了一种藏于深处的人类殊异论(即将自然和文化彻底割裂开来)。一种可信的论调称人类世的起点应以地球系统指标(Earth sytem indicator)和社会变革指标(socialchange idicator)上的几次“大加速”来确定,即以1950年代前后进行的大气核试验为起点,该观点出自Will Seffe, Wendy Broadgate, Lisa Deutsch, Owen Gaffney. andCornelia Ludwig, "The Trajectory of the Anthropocene: The GreatAcceleration, The Anthropocence Review, January 16, 2015。Zalasiewicz及其团队则认同相关国家及国际科学研究机构在形容地层特征时将“人类世”这一术语视为一个地质时代。不过,人类世这一术语在传播过程中所指的意涵远远超出了上述定义。在艺术层面进行有关人类世起点的调查行为中,我中意的一件作品是Ryan Dewey的"VirtualPlaces: Core Logging the Anthropocene in Real-Time",在此他罗列了“零售货架中的即兴地质学核心样本”(译注:艺术家将采集到的地质学样本置人玻璃长管中,并搭成超市里的零售货架)。^上一场变革发生在大冰期末期到全新世初期,即人类活动和文明因环境变化而获得迅速发展机会的起点。^ 有关1990年代,结合气候变化模型所做的民族志研究,参见:Anna Lowenhaupt Tsing, "Natural Universals and the Global Scale,"ch.3 in Friction: An Ethnography of Global Connection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5年)88-112页,尤以“Global Climate as a Model," 101-6 页为主。Tsing(罗安清)设问:“全球知识(global knowledge)何以变成可能?”,她答道:“解除合作关系”。不过,罗安清并未止步于这种基于历史的批判。她反而像拉图尔和斯唐热一样,向我们提出了那个真正重要的问题:“能否在开始同自然展开合作之后,仍不丢失影响全球的优势呢?”(95页)“学者该如何承担起这样一个把批判性想象力从新自由主义胜利的幽灵中解放出来的挑战呢,是从个人角度出发、还是从全人类的角度出发,或从全球化的角度呢?注意局部关节处的摩擦有助于我们去想象新兴资本主义——和全球化——形式的实效性及其脆弱性。在这种不断变化着的非均衡状态中,新的希望之源和新的行动方向皆在,不过新的梦魇亦在”(77页)。 1995年,当罗安清第一次参加气候模型论坛时,她顿悟道:“全球规模优先,因为这就是气候模型采用的尺度”(103页,斜体引文即原文)。但这种尺度因其特性又产生了一个具体的后果,即他们把谈判者带到了同一张异质化的国际谈判桌上,可能这还不够异质化,但台面上毕竟已不是清一色的相关单位和国际玩家了。“在全球化中嵌入更小的尺度,扩大模型以至于包罗万象,以政策驱动构造模型:上述特征合而为一就能把外交官带到这张谈判桌上”(105页)。这一点不应轻视。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报告为罗安清的Climate Change 2014:Mitigation of Climate Change and Climate Change 2014: lmpacts, Adaptation, and Vulnerability一文,提供了必要材料和精美插图。 罗安清曾不顾一切地追踪亲眷间交易模式和生活模式在长距离关系链条中的民族志特征,不过她的研究对象可不是什么乌托邦内部的冲突关系,而是由定居和迁徙因素构化的世界尺度下从生到死的一套复杂状况,一般在这个尺度上我们得出的再好再必然的普遍规律也会变得粗糙不堪,但罗安清凭借气候变化模型的力量,令这场豪赌收获颇丰。她描绘了多情景的世界化模式和多类型的转化模式,并寻求将其加入全球化理论中。“关注冲突为我们开辟了一种在全球互联模式下进行民族志记录的可能性”(第6页)。我很欣赏她提出的“杂草化”(weediness)这一不可或缺的概念:“如果能意识到要同那些知识和趣味都来自另一个世界的人谨慎结盟是必要的话,那么非帝国主义的环境保护论就能诞生了”(170页)。敌人(hosits,拉丁语)不会在这条字符串中出现,但是作为废墟生存向导的蘑菇几乎肯定会出现。详见: Tsing, The Mushroom at the End of the World: On the Possibility of Life in Capitalist Ruins(Princeton,NJ:Princeton Uiversity Press, 2015年).^尽管保罗•克鲁岑站在斯托默一方,但他是首位致力于研究并发布气候变化模型的科学家。^成立于2008年的人类世工作组(The Anthropocene Working Group)向国际地质科学联盟(IUGS)和国际地层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Stratigraphy)提交的一份报告,论及了是否应在地质年代表上设立并命名一个新年代,预计在2016年将刊发其最终结论。参见: Newsletter of the Anthropocene WorkingGroup, volume 4(2013年6月): 1-17页,网址http://quaternary.stratigraphy.org/workinggroups/anthropo/anthropoceneNl4a.pdf;以及volume(2014年9月):1-19页,网址http://quaterary.stratigrapthy.org/workinggroups/anthropo/anthropoceneworkinggroupnewsletterv015.pdf。截止本书出版时,本次会议已经召开,详见本文脚注1——编者注。^有关火人节闭幕时点燃人形塑像的照片档案,参见"Burning Man Festival 2012: A Celebration of Art, Music, andFire," New York Daily News, 2012年9月3日刊,网址http://www.nydailynews.corn/news/burning-man-festival-2012-celebration-art-music-fire-gallery-1.1150830。有成千上万人类居民(以及未统计出具体数量的狗)参与的火人节是为期一周的年度艺术盛会及(有商业利益的)无政府主义者盛会,1986年至1990年间在旧金山的贝克海滩举行,1990年后迁至内华达州的黑岩沙漠。该活动脱胎于旧金山艺术家们的夏至日庆典。“该活动被描绘一场对社区意识,艺术,激进的自我表达,以及彻底自力更生的实验” (参见维基百科上的“火人节”词条)。人类世的全球化盛大演出不是火人节这种用艺术和毒品勾连起来的世界化进程,不过那个在活动中点燃的巨型着火“男人”的图像学象征倒也让人难以抗拒。在旧金山海滩上烧掉的第一个塑像是一尊高9英尺(274.32厘米)牵着小木狗的木制男人像。从1988年起,塑像高度升到了40英尺(12.192米),并取消了狗的形象。迁至内华达州的干湖区后.烧掉的最高尊塑像(2011年)达104英尺(316.99米)。这就是美国,超大号是这场游戏的名称,一个适合始祖人栖居的地方。 始祖人(ävθρωπoξ)是一个语义含混的词汇,在不同的语源学研究中各有其义。始祖人从未勾勒出一方坐落在多物种地球上的富有生产力的家园。线上语源学词典(Online Etymology Dictionary)称其源于希腊语词汇"aner",即人;与女人、神、男孩相对的概念。我质疑的就是这个!又,“始祖人(anthropos)有时被解释为由‘aine’和‘ops’即‘opos’的所有格(眼睛、面孔)组成的复合词,所以按照字面意思组合就是‘有一张男人脸的他’”。另,有时指男人的形象。圣经研究专家发现希腊语的始祖人(ävθρωπoξ)一词无法指代女人,这导致相关翻译过程变得无法想象的复杂,参见:http://www.bible-researcher.com/anthropos.html。另一种对该复合词的词源解释是“在下的,因而属于大地的,人类”或“抬头望高的”,所以意思是在下的、拙劣地生在地上的。与动物不同,作为始祖人的人“抬头望着他看到的东西”:http://www.science-bbs.com/1_14-Iang%20/Oe74f4484bff3fe0.html。始祖人不是拉图尔口中的地缚者。 称尤金•斯托默和保罗•克鲁岑并不为这些含混释义感到困惑,是没有问题的。他们照样感谢上天、感谢抬头看到的东西,他们的人类之眼牢牢地盯紧地球大气碳污染。或者,我们也可以在发烫的大海里和触手族们一道游泳,他们的眼睛是具备视 - 触觉(optic-haptic) 的手指般的眼睛,是栖息在患病的、垂死的珊瑚共生体里的海洋生物拥有的眼睛。参见:Hayward, "FingeryEyes"。^参见:Klare, "The Third Carbon Age", Huffington Post, 2013年8月8日刊,网址http://www.huffingtonpost.com/michael-t-klare/renewable-energy_b3725777.html,其中他写道“据国际能源署(IEA)即一所总部设在巴黎的国家间研究组织称,在新化石燃料萃取和处理技术上,预计自2012年到2035年间,全球累计投资总额将达到22.87万亿美元,同时在再生能源、水电技术和核能领域的预计投资总额仅为7.32万亿美元”。福岛核事故之后,谁还谈核能!更不用说这些预算从未优先考虑过种更谦恭虚己的同地球所有生命共存的人类生存方式。甚至在这场所谓“可持续性”的讨论中,资本世也不容许出现地缚者描绘的那个多物种世界。 有关调整大能源增长战略向环境控制薄弱国家转型的议题,参见:Klare, "What's Big Energy Smoking?" Common Dreams, 2014年5月27日刊,网址http://www.commondreams.org/views/2014/05/27/whats-big-energy-smoking。亦可参见:Klare, The Race for What's Left: The Global Scramble for the World's Lost Resources(New York: Picador, 2012年)。^ 严重的焦油砂污染必然对每个人族、盖亚族和地缚者生物的心脏予以重创,斯碎他们的鳃。加拿大北阿尔伯塔省的焦油砂萃取产业排放的有毒废水汇成了数个湖泊,仿佛重造了一个新大湖区,并且每天还有成“吨”废水汇流其中,目前该湖区面积相较于世界级城市温哥华的占地面积一半有余。焦油砂产业几乎从未向他们们占用的自然生态循环回馈过一滴干净的水。试图在令人担忧且富含尾矿的有色污水区边缘培育生物的地缚者们表示,有一种生态演替过程能够重建具有生物多样性和共生系统的生态系统——若被证明可行的话——这将会是未来数十年甚至数世纪内的重要议题。参见: Pembina Institute, "Alberta's Oil Sands"http://www.pembina.org/oil-sands;亦可参考Bob Weber,"Rebuilding Land Destroyed by Oil Sands May Not Restore It," Globeand Moil, 2012年3月11日刊,网址http://www.theglobeandmail.com/news/national/rebuilding-land-destroyed-by-oil-sands-may-not-restore-it-researchers-says/article552879/。世界上只有委内瑞拉和沙特阿拉伯的石油储量多于阿尔伯塔省。所有这一切说明了,地缚者、人族,两者都没有放弃当下和未来;天正压得越来越低,但还没有塌下来。参见: Pembina institute, "Oil Sands Solutions"https://www.pembina.org/oil-sands/solutions。第一民族梅蒂人(Metis)和原住民才是这个尚未完结的故事的核心玩家。^请参考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地球观测站(NASA Earth Ob-servatory)拍摄于2015年的照片(已为公有领域)。要是把火焰当成人类世的标志,那我得用消失的冰川和解冻的西北航道来描绘资本世。为各国政府及跨国组织提供战略安全情报服务的苏凡小组(Soufan Group),在其报告《TSGIntelBrief: Geostrategic Competition in the Arctic》(北极地区的地缘战略竞争)中述及如下内容:了:“《卫报》指出北极蕴含全球30%未探明天然气和15%未探明石油”,“二月末,俄罗斯宣布设立一个战略军事指挥部以保护其在北极的利益”,“俄罗斯、加拿大、挪威、丹麦和美国都主张其对北冰洋大陆架及附近国际公海的权利”,“(西北航道)通航或能使俄罗斯在国际舞台上面对中国及其他依赖欧亚大陆间海上贸易的国家获得更大的影响力。” 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在已证实的全球原油储量上排名第三,仅次于沙特阿拉伯和委内瑞拉。阿尔伯塔省拥有的石油几乎全都来自于该省北部的焦油砂矿藏,该地已成为北美地区又-富含神经素的大型湖泊。参见AlbertaEnergy, "Facts and Statistics "http://www.energy.alberta.ca/oilsands/791.asp。资本世在行动!参见:IndigenousEnvironmental Network, "Canadian Indigenous Tar Sands Campaign"http://www.ienearth.org/what-we-do/tar-sands/。超过20家公司和团体在大量原住民聚居的家园里从事焦油砂产业,这些原住民保留地包括Mikisew Cree, Athabasca Chipewyan,Fort McMurray,Fort McKay CreeBeaver Lake Cree, Chipewyan Prairie以及梅蒂人聚居区。^参见:Naomni Klein, "How Science ls Telling Us AII to Revolt, "New Statesman, 2013年10月29日刊,网址http://www.newstatesman.com/2013/10/sciencesays-revolt。亦可参考: Klein, The ShockDoctrine: The Rise of Disaster Caialim(New York:Macmillan/Picador,2008年)。^纳粹犹太人最终解决方案的主要负责人,艾希曼在受审时,皆“一切都是奉命行事”回答,汉娜阿伦特将其相关表现称为“平庸的恶”。^Netbag,网袋,哈拉维术语,改造自勒基恩的知识袋理论(bag theory of knowledge),勒基恩认为把知识的全集比喻为球体即是确认知识是有限集合,并否定了创造力,因而用袋子代替。哈拉维认为这个袋子必须是网状的,井以此进行交换。因此,“网袋”指一种非球体的、不分内外的且可自由渗透交换的概念、对象或象征的集合。^“Capitalocene” (资本世)与"sympoiesis" (共生系统)同属一类词汇;如果你认为是你发明了这个词,那就看看周围到底有多少人同时在发明这样的术语吧。我曾经也样,当被人问到我是从谁那里借来“资本世”这个词的,我便扪心自问难道不是我发明的(coined)吗(因为发明就是钱啊!)到后来,我才稍许克服了点这种个人主义的脾气。另外,为什么其他学者总喜欢问一个女人有哪些男性学者的观点曾让她们受益匪浅呢?我意识到,这不只是我自己又一如既往地参合进了一场翻皮筋的发明游戏里。谁发明了资本世这个问题,Jason Moore曾给出一套令人信服的说法,采访我的人和我一样都听说过Moore的作品,所以他以此回应了我的疑问。Moore说他自己听到“资本世”这个术语是在2009年瑞典隆德开的场研讨会 上,那时还是研究生的Andreas Malm提出了这个词。就在这样一个关乎历史的紧要关头,能用来思考的字眼就像锅里的沸水一下子全都喷了上来,这是因为我们都意识到是该换个更好的网袋去装那些求着我们看看它的东西了。尽管有问题,但“人类世”这个术语就因为它囊括了大量事实以及受人关注和关心的东西,才被人接受且仍被接受着;可我希望“资本世”这个词能赶紧从无数条舌头上滚下来。 具体内容参见Jason Moore这位任职于纽约宾汉顿大学,富有创造力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家的作品。Moore也是世界生态学研究网络(World-Ecology Research Network)的协调员。有关他对资本世一词最早的看法, 参见: "Anthropocene, Capitalocene, and the Myth ofIndustrialization," 2013年6月16日发表,网址https://jasonwmoore.wordpress.com/2013/06/16/anthropocene-capitalocene-the-myth-of-industrialization/。亦可参见: Moore,Capitalism and the Webof Life: EcolofOr and the Accumulation of Capital(London:Verso, 2015年)。^在思考全球化通路及其中心过去几世纪中的发展历史时,应克服欧洲中心主义,相关内容参看: Dennis O.Flynn同Arturo Giraldez合著的China and the Birth of Globalisation in the 16th Century (Farnum,UK: Ashgate Variorium, 2012年)。有关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全球化贸易形态和资本主义之间的区别和摩擦的分析,请参考:Engseng Ho, "Empire through Diasporic Eyes: A View from theOther Boat," Society for Comparative Study of Society and History(April2004年):210-46页;及其所著的Graves of Tarem:Genealogy and Mobility across the Indian Ocean(Berkeley University ofCalifornia Press, 2006年)。^Wording,与globalizing(使...全球化的)相对,即“无政治因素的使...全球化的”。^ 在"Anthropoce or Capitalocene, Part III," 2013年5月19日发布,网址http://jasonwmoore.wordpress.com/2013/05/19/anthropocene-or-capitalocene-part-iii/一文中,Jason Moore认为:“这意味着资本和权力——同无数其他的战略关系一样——并直接不作用在自然之上,而是在生命网络中发展壮大,在这里‘自然’相当于这种关系的总体。而人类则主要是以一个有能力在自然中制造环境的物种生存着。(但并不是说人类是特殊的)。其次,19世纪的资本主义并非像雅典娜那样,是从石炭系的(译注:在地质学中石炭系地层富含大量矿藏)宙斯的脑门里蹦出来的全副武装又发育完全的东西。文明并非从宇宙大爆炸中形成。文明是在生命网络中,由人类活动的级联式(cascading)变换和分叉形成.....(例如),17世纪在波兰维斯瓦河流域和巴西大西洋沿岸雨林中不间断的森林砍伐行为,在规模和速度上都比欧洲中世纪时期高出5-10倍之间”^参见: Grist, "On the Poverty of Our Nomenclature,"Environmental Humanities 3(2013年): 129-47页; 144页。对人类世话语隐含的陷阱,Grist作出了优秀批判,同时为我们提供了一套更富有想象力且能同麻烦为伍的世界化路线。有关针锋相对的两方观点,即支持或反对使用人类世一词的论文,可参考威斯康星州密尔袄基大学于2014年4月10-12日举办的人类世女性主义论坛(AnthropoceneFeminism)现场视频,网址:http://c21uwm.com/anthropocene/conference-videos/有关罗安清同Nile Ole Bubandtt组织的,将人类学家、生态学家和艺术家带到人类世标志下的跨学科研究,请参考AURA: Aarhus University Research on the Anthropocene网址http://anthropocene.au.dk/。^ Earthbound:束缚在地上的(人),拉图尔的术语,源自任天堂发行的一款电子游戏标题,指比始祖人更理解大写的自然、自然与人及政治等事物之间的关系的一类人,这里译作“地缚者”。^Terrapolis:哈拉维的术语,构词上同metropolis,即terra(地)+polis(城),指一座接纳任何地球生物为市民的城邦,这里译为坤元城,取坤元滋长万物之意。^ Progress:进程与进步近义,但进程更注重计划性和规定性。^ 是Clifford坚持要用“够大的故事”这一提法,在《回溯》中他写道:“我认为这类‘够大的’历史能保罗万象但非一切,并没有政治美德的保障”(201 页)。Clifford拒绝使用一种大的系统综合记述或系统综论,而着手制作了一个“有开放式结局的、够大的、有联系、斗真、交流场所的”现实主义作品(有开放式结局是因为他们的线性历史时空在本质上是未完结的)(85-86 页)。^参见皮纳尔和斯唐热合著的La sorcellerie capitaliste: Pratiquesde desenvoutement ( Paris:Decouverte, 2005年)。拉图尔和斯唐热在严词拒绝谴责言论方面达成了深刻的共识。他们都很耐心地帮我去理解并再学学这事儿。但我爱优秀的谴责!这是个很难舍弃的旧习。^可以把麦克斯•霍克海默和狄奥多•阿多诺合著的《启蒙辩证法》当成一份共同批判了进程和现代化的文献来读,尽管他们坚定的世俗主义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真的很难让世俗主义者去倾听鱿鱼、细菌以及大地/盖亚这类愤怒的老女人。除马克思外,在西方马克思主义阵营里,最有可能在资本世的肚皮里孕育出克苏鲁世的人是安东尼奥•葛兰西(Gramsci Antonio),参看《狱中札记》和斯图尔特•霍尔(Stuart Hall),参看其在1960-1990年代撰写的极有代表性的论文,如CriticalDialoguesin Cultural Studies, eds。亦可参考:DavidMorley and Kuan-Hsing Chen (London: Routledge, 1996年)。^ 参见: Dave Gilson, "Octopi Wall Street!" Mother Jones, 2011年10月6日发表,网址http://www.motherjones.corn/mixed-media/2011/10/occupy-wall-street-octopus-vampire-squid。有关头足纲生物谋划用垄断资本掠夺美国的迷人历史(如20世纪初期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章值用它多而庞大的触手扼杀工人、农民和市民,译注:请参考20初期北美艺术家创作有关石油产业的讽刺画)。把和克托尼俄斯结盟的章鱼和鱿鱼形象重新提到这样一个高度是令人欣喜的消息。愿它们能把墨黑的夜色喷进迷恋技术的天神们用的可视化设备里吧。^ 赫奥西德的《神谱》用美到令人痛心的语言讲述了盖亚/大地从混沌(卡俄斯)中升起,变成了其上的奥林匹亚诸神和其下的塔尔塔罗斯地狱的地基。她/它非常古老且形态多变,超越了希腊人所讲的故事,只不过这么说多少带点争议和猜测。但至少盖亚的工作并不局限于托起奥林匹斯!重要但非正统的考古学者Marja Gimbutis声称盖亚作为“大地母亲”的用法是前印欧语系较晚近的一种形式, 也就是新石器时代人们口中的伟大母亲(Mother Earth)。2004年,电影导演Donna Reed和新异教主义作者及活动家Starhawk公映了一部有关Gimbutas的工作和生活的合拍纪录片《Signsout of Time,关于此内容详见: BeliliProductions, "About Signs out of Time",网址http://www.belili.org/marija/aboutSIGNS.html;另可参考: Gimbutas, The Living Goddesses.ed.Miriam Robbins Dexter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9年)。^Euclidean figures:欧几里得式形象,勒吉恩的术语,她认为一种超验的、以理性、阳性、紧追性为基调的乌托邦形象,即是欧几里得式的形象。^要理解什么东西在“非欧几里得式”叙事中正处于危险境地,请移步Le Guin, Always Coming Home (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Press, 1985年);以及Le Guin, "A Non-Euclidean View of California as a Cold Place toBe," in Dancing at the Edge of the World: Thoughts on Words, Women,Places(New York: Grove, 1989年),80-100页。^有关此论点参见: "The Thousand Names of Gaia: From the Anthropocene to the Ageof the Earth," International Colloquium, Rio de Janeiro, 2014年9月15-19日。^Gorgon:戈耳工,指古希腊神话中的蛇发女妖,在哈拉维这里还指与之类似的女妖形象,如下文中的西伦、梅利萨等,因此这里取音译“戈耳工”。^Holobiome:全功能组,生态学术语,是对马古利斯提出的holobiont(全功能体)的推广,全功能体指的是共生生物构成的整体,如珊瑚礁,而全功能体之间的协调共生则称为全功能组,即在全功能组内部,所有生物的存在、变化和繁行都对彼此产生构成性的影响。这一概念在基因层面则为理查德•杰斐逊(Richard Jefferson)提出的全基因组(hologenome)。^ 蜜蜂曾是野兽女王西伦的象征之一,因而她也被称为蜜蜂女王梅丽莎。现代威卡教(wiccan)徒记得这些在典仪和诗歌中的克托尼俄斯生命。如果用火描绘人类世、用冰标记资本世,那请容许我用红土陶器来象征克苏鲁世,这个火、水和土相互交织的时代正转身去触摸它的生灵,以及它的人民。Raisa DeSmet (Trumbull)有关河流女神南海女王琪杜尔(Ratu Kidul)和目前仍在巴厘岛演出的河神之舞的博士论文,介绍了从印度教中的蛇神那伽变成东南亚汪洋的克托尼俄斯的触手网络。参见: DeSmet."A Liquid World: Figuring Coloniality in theIndies," PhD diss., Histoy of Consciousness Department, University ofCalifornia at Santa Cruz, 2013年,^野兽女王西伦和戈耳工/美杜莎的关系,能在公元前600年至今的神庙建筑和建筑装饰中找到,克托尼俄斯势力在实践、想象和典仪中的一贯使用。如:公元前5世纪至前3世纪的意大利半岛上的情况。把足够恐怖戈耳工形象的面朝外放,就能抵御外部危险,同理将样貌可怕的野兽女王西伦面朝内侧摆放,就能孕育生命之网。有关这部分,参见: Kimberly Sue Busby "The Temple TerracottasofEtruscanOrvieto:A Vision of the Underworld in the Art and Cult of Ancient Volsinii, "PhD diss. University of Illinois, 2007年。在近东和地中海世界爆发出现的基督教的马利亚——主的童贞圣母, 在她环游世界的过程中也把这些同其他的克托尼俄斯势力带到了世界各地。可不幸的是,马利亚的图像学象征却显示她被星星环绕着,还揉碎了她的蛇发(如19世纪初描绘童贞圣母幻像的神奇奖章【Miraculous Medal】)。这比她与大地势力结合的还要多。“繁星环绕的女人”(译注:指圣经中的巴比伦大淫妇)是基督教圣经末世论中描绘的一个末日形象。这样写真是个烂主意。我的整个童年都戴着条金链子,上面就缀着神奇奖章。最后幸运的是,她残留的克托尼俄斯血脉在我身上沾了上风,让我同时朝世俗和神圣转身,朝着腐殖质类和混堆人发展。 希伯来词汇“Deborah”(底波拉)的意思是“蜜蜂”,而底波拉又是圣经中记载的唯一一位女士师(Judge)。她是以色列前王国时期的一名政军领袖。歌颂底波拉凯旋的诗歌大约作于公元前12世纪。底波拉是战争英雄也是雅亿(Jeal,译注:雅亿以身设险,帮助底波拉刺杀了败阵逃难的西西拉)的盟友,而雅亿又是Joanna Russ在其早期的女权主义科幻小说《The Female man》中描绘的4个J's世界之一。 2014年4月,Billy Talen牧师和停止购物教会(Church of Stop Shopping)在哈佛大学微型机器人实验室里对一群机器蜜蜂施展驱魔仪式。这种机器蜜蜂是一种高科技蜜蜂形飞行器,用于替代过度劳累和在生物性授粉过程中中了毒的蜜蜂,而越来越易患病的蜜蜂也正走向濒危。蜜蜂路亚,可谓旧瓶装新酒啊!参见: Talen, "Beware of the Robobee, Monsanto and darpa," June 4,2014" http://www.revbilly.com/beware_of_the_robobee_monsanto_and_darpa;和John P.Finnegan,"Protestors Sing Honeybeelujahs against Robobees,"HarvardCrimson,April 23,2014 http://www.thecrimson.corn/article/2014/4/23/protestersing-honeybeelujahs-robobees/。或者,正如布拉德·沃纳在美国地球物理联盟会议上所言,去造反!我们还能听到嗡嗡儿的叫声吗?盯人的时候到了。克托尼俄斯虫群的时代来了。是时候去关心蜜蜂了。^参见: "Erinyes 1," Theoi Greek Mythology, 网址http://www.theoi.corn/Khthonios/Erinyes.html。^ Martha Kenney向我介绍了Ood的故事。这是在英国长篇科幻电视剧《神秘博士》(DoctorWho)中出现的一种长着鱿鱼面孔的外星生物,原以为对人类有致命威胁,但只要把它们“肢解”,即把它们与共生蜂巢主脑的连接切断,就能奴役它们。Ood这种富有有同情心的人形生物,在它们多褶的外星面孔下端长着大量弯曲触手:它们把自己的后脑拿在手里,并通过这种脆弱的有生命的体外器官(工具)与其他个体进行心灵感应式的交流。人类(严谨地说不包括地缚者)割掉了它们的后脑,并让它们用一种高科技交流—翻译球来代替那个器官,这就使单个Ood只能同它的主子沟通,而这些人对它们充满了故意。我不想明说Ood手里拿着的高科技交流球会是未来版的iPhone手机,但是当我端看那些街上走着的21世纪人类面孔时,甚至发现他们在餐桌上竟也只用这些设备相互沟通时,就让我不得不接受上面那种想法。SF事实把我从这个小家SF事实把我从这个小家子气的幻想中解救了出来,在《Ood星》一集里, 触手族们被 Ood Sigma(译注: 一个普通的Ood星人)的行动和它们非奇异的自我(nonsingularselves)解救了出来。相比《星际迷航》,《博士博士》有一套能持续发展的故事线。^有关把寓言故事用科学和其他知识实践的改写重点,参见: Martha Kenney,"Fables of Attention: Wonder in Feminist Theory and Scientific Practice," PhD diss.,History of Consciousness Department,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Santa Cruz, 2013年。在Kenney研究寓言的各类风格时发现,她所谓的不稳定“野蛮真理”(wild facts)同提出和检验知识主张的强度有关。她通过调查不确定地形导航策略,发现在实际经验中事实和幻想之间生成的张力是必要的。^参见: "Medousa and Gorgones" Theoi Greek Mythology,网址http://www.theoi.corn/Pontios/Gorgones.html^ 参见Suzy McKee Charnas从1974年开始撰写的:Holdfast Chronicles,收录于Walk to the End of the World这部伟大的SF考察了女权主义者和他们的马匹。离经叛道却受政治支持的性爱才是激动人心的。^ Eva Hayward让我第一次去关注由美杜莎尸身化成天马同美杜莎之血化成的珊瑚之间的关系。参见:"The Crochet Coral Reef Poject Heightens Our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to the Oceans,"Inpendent Weekly, 2012年8月1日。她在文中写道:“如果珊瑚教我们领会生命的的互惠性,那么我们该如何保持我们对环境的义务呢?我们把很多地方变得不再宜居,现在是否伤害到我们自己了呢?...大概地球会步金星后尘,由于温室效应肆虐不止而变得不可居住。又或者,可能我们会重建珊瑚确或为这些海洋难民另建一个安身之所。不论我们未来会怎么做,我们都有义务成为海洋的伙伴。亦可参见: Margaret Wertheim and Christine Wertheim, Crochet Coral Reef: A Project by the Institute for Figuring(Los Angeles: IFF,2015年)。^ Companion Specie:伴物种,哈拉维的术语,指一种非统治、驯化、利用等以伴侣模式共生的物种间关系。^2014-15年蒙特利湾水族馆举办的展览《触手:章鱼、鱿鱼和乌贼的惊人生活》给了我很多启发。参见: Marcel Detiened Jean-Pierre Vernant, Cunning Intelligence in Greek Culture and Society, trans.Janet Lloyd( Brighton, UK: Harvester Press, 1978年),并感谢Chris Connery让乌贼、章鱼和鱿鱼在这条尾注中担任要角。多晶型现象(Polymorphy),一种既可形成化学键网络或化学键网格的能力,而上述希腊作者和他们的书名一样有着狡诈的智慧。“乌贼和章鱼是绝对不可理解之物(áporai)而它们分泌出的那令人费解又无路可寻的夜色又是它们这混血儿绘出的最完美的图画”(38页),引自该书第五章The Orphic Metis and the Guttle-Fish of Thetis,此章是有关克苏鲁世不间断循环、协同变化和多态性(polymorphism)主题最有趣的作品。“软体动物柔软到能把自己变得像一团触手(polúplokoi),使它们的身体变成一块隔行扫描网络(interlaced network,译注:一种图像显示模式,在显示一张图像时交换扫描奇数行和偶数行,使成像速度变快),一个有生命的动态活动化学键结”(159页)。对Detienne和Vernant这两位希腊作者而言,柔软多态的乌贼很接近原始的多性别海神——暖昧、灵活又不断变化、蜿蜒起伏,主宰着自己将要变成何物,随色彩斑澜的波涛伸缩着前进,隐秘的,喷出黑暗的云,所以善于摆脱困境,蓄着就他这样的男人才有的触手状的胡须。^参见唐纳•哈拉维与Martha Kenney合著的"Anthropocene, Capitalocene, Chthulucene" 以及一篇参访Art in the Anthropocene:Encounters among Aeshetics, Politics,Environment, and Epistemology, ed. Heather Davis and Etienne Turpin (Open Humanities Press, Critical Climate Change series, 2015年),网址http://www.openhumanitiespress.org/books/titles/art-in-the-anthropocene/^参见勒吉恩的The Author of Acacia Seeds和Other Extracts from the 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of The Linguistics, in Buffalo Gals and Other Animal Presences (New York: New American Library 1988年)175页。原文选自chapter 2, "Tentacular Thinking: Anthropocene, Capitalocene, Chthulucene," in Donna J. Haraway, Staying with the Trouble: Making Kin in the Chthulucene,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