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稀土驰援美国,正在与马斯克奇谈合作,能否替代中方资源?
美国一直在寻求替代中方供应稀土的供应国,在8月1日,中方镓锗禁令生效后,美国虽然有锗的战略储备,但是镓却没有储备,准备从垃圾中回收,他们宣布:将与蒙古国合作,深化稀土开采和关键矿产合作,马斯克或为关键投资人。

那么蒙古国真的能代替中国供应稀土和关键矿产吗?
首先,蒙古国有3100万吨储量,世界排名第二,具有一定的替代性。
根据资料显示,全球探明稀土矿储量中,蒙古紧随中国,以20%的总储量位居世界第二,其次是越南以14%位居世界第三。
虽然中国稀土资源储量、产量以及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近些年因为管控需要,逐渐减少了出口量,美国等西方国家也在一直寻找替代国家。

因此,蒙古国首当其冲,但是因为其矿床分布在晚中生代长英质矿物和碱性岩石中,加上其探勘程度、基础设施、稀土元素提取方面还很落后,现在潜力矿区也就只有三个。

虽然,蒙古国矿产资源开放程度高,但是开发程度很低,加上冶炼产业非常落后,基本还是以原材料形式直接出口。
从资源替代上来说,倒是有一定的替换性,但是蒙古国的稀土主要属于轻稀土,可以提取钕镨等元素,可以用来制造永磁体。中国具有优势的是重稀土,蕴含丰富的铽、镝、镱、镥、钇等元素。
也就是说,即便蒙古国能将原材料运出去,也解决不了美国的燃眉之急。况且在海运、陆运都存在困难的情况下,恐怕只有从空运渠道走。

今年3月,美蒙达成了直航协议,应该也是经过了中方的许可,但是中美之间对民航途经中国领空就必须遵循中国的相关规定。能不能运送限制出口产品,还需要特别审批。即便如此,用飞机运送矿石,恐怕也只有美国使用免费的中东石油才能运得起。
其次,通过高价运送,还要克服冶炼困难。
美国等西方国家可以通过高价采购稀土原矿,蒙古的3100万吨储量,越南的2200万吨储量都会是其广泛的采购来源,但是蒙古国准备使用天津港作为运输稀土资源到美国的出口,尚未得到中国的同意。越南的稀土开采也很落后,即便解决上运输和开采问题,冶炼也是一个瓶颈。

中国通过几十年的技术研发,已经完全掌握了稀土冶炼、加工设备等全产业链的绝对优势。
此前,美国也扶持其国内企业进行稀土冶炼,但是实际上其厂商还是出口半成品到中国进行精细冶炼,其稀土国产化率提升缓慢。7月6日,高盛集团发布报告称 ,中国的稀土产量占全球精炼产量的90%。
如今美国广泛采购稀土原矿,想要攻克冶炼难题,无论在成本上、时间上都面临重大的挑战。如同中国的镓、锗出口管制令生效之后,各国都自曝家底,存储量都只能使用半年以内,全球价格猛涨不说,还很难采买。

即便美国凭借强大的研发能力,逐步解决上述问题,可能也是10年之后的事情。因为当年日本在钓鱼岛闹事,中国就曾经动用稀土来反制,美国从那个时候就开始了自主化进程,如今十几年过去了,提升非常缓慢。
最后,稀土、稀金不是一个国家能够替代的。
最近,蒙古国总理奥云额尔登首次访问美国,签署了矿产资源等方面的合作协议,国际合作本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损害中方利益,还需要中方“放水”的话,这样亏本的“生意”,恐怕中方不会做。

另外,稀土和稀有金属种类很多,习惯了“拿来主义”的美国等发达国家,现在要干起冶炼和垃圾回收的脏活、累活并不没有那么容易。不惜成本和代价,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自主供应能力,但是其下游产品失败失去市场竞争力。
比如,马斯克如果投资蒙古的稀土矿产资源,用于生产强磁产品,但是大费周章生产好之后,是市场价格的几倍以上,也就失去了意义。

最近,随着镓锗禁令的实施,以半导体产业为荣的国家已经叫苦不迭,国际市场相关产品价格也是有价无市,更何况这类产品还有很多很多,都要自建产业链的话,投入将是个天文数字。
若干年之后,等到他们都建好了、自主供应了,咱们再放开供应,想一想将是怎么样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