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节点

2023-09-23 11:42 作者:云泣方知雨重  | 我要投稿

之前说过 脊柱的筋骨结构 左右是后凹前突 而上下 是连环S曲线 也就是 颈 胸 腰 骶尾 再加上头 就成了从上到下 马鞍 碗盖 马鞍 碗盖 马鞍的顺逆结构 这些都知道了 但是 疏忽了一点 那就是 连接处 也就是S的中间点 这里我们看到了 虽然上下曲度不同 劲路不同 但合为直 这里就是曲中有直的部位 寰枢关节 颈胸关节 胸腰关节 腰骶关节 骶尾关节 这些节点 如果不顺 就会剪切 如果不通 就会错位 最典型的 就是腰骶关节的 腰突 我们裹胯兜臀 是没问题的 但是上要联通腰椎 下腰顺遂尾椎 塌腰 命门后突 没问题 但是要顺着腰椎的生理曲线去互争 进而得到近似于塌腰的劲 而不是形 也就是说 你腰椎的曲线 还是在的 你的骶椎如果不顺着这个曲线 而是下沉 前兜 就会和腰椎形成剪切错位 这是大伤 我已经着道了 好在不晚 还算谨慎 我从不久练 长练 一摸即停 不然真的要坑死 不找师傅就受伤 这不是不找师傅的问题 而是有坑 挖的坑 脊柱最容易剪切错位 而武术的结构又要做整体的阴阳主次变化 很自然的就违逆了生理曲线 如果不松不顺不和不整 扭拧伤损是一定的 现在我们知道了 节节贯穿 最重要的就在这节点上 所以 刚开始练  别怕撅屁股 你没有打开的情况下 强行的敛臀 腰骶一定是受力的 塌腰也是一样 没有打开 直接后突 那就是腰突 所以 要先打开 上下 左右 前后 螺旋 内外 十力互争 圆满到位 这个时候 再说裹束的事情 什么含胸拔背 塌腰裹胯 从最细微的裹束主次习惯了 再做变化 肩胯何尝不是 没有打开的时候 没有互争的时候 你去沉肩坠肘 那就是拉肩 你去裹胯圆裆 那就是夹裆 这些 都是问题 基础是大问题 所以 先要有基础 然后才是桩 才是拳 但是 拳和桩 本就含着基础 师傅会直接给你调到位 你就不会错 而没有师傅 你直接去桩 去拳 你不挂谁挂 明白了这些 你也就知道了问题所在 这还是基础的所在 哪怕你是小孩子 身体还没有丢掉 节节打开 可以直接行拳 盘桩 但是 其中变化 细微之处 也都有坑 一个不顺 天长日久 也是伤损 所以 武术 真不是玩艺 而是道艺 是要认真的 慎重的去学的 哪怕你没机会 没条件找师傅 也要从最基础的去找 互争 裹束 变化 处处坑 处处学 不要急 脊柱 肩胯 都到位了 其余细枝末节 也都在十力饱满之中


节点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