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衰教父”大卫·辛克莱:我们终将过上没有疾病的人生
衰老,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如果你对人类为何会变老一无所知,那再正常不过了。其实很多生物学家也没有过多地思考这个问题,即使是老年病学专家、衰老领域的权威也无法回答“我们为什么会变老”这个问题,他们在做的只是用尽一切方法改善衰老导致的后果。
现如今科学家对衰老的研究与20世纪60年代的癌症研究处于相似的阶段,我们对衰老是怎么一回事以及它对我们的影响有着深刻的了解,并且对它的根本成因和研究困境达成了新的共识。表面上看,衰老将不再是不治之症,治愈它远比治愈癌症容易。
直到20世纪下半叶,人们还普遍认为有机体会变老和死亡“对物种有益”。连世界首富、特斯拉创始人埃隆·马斯克也这样认为:“死亡是很重要的。人类获得永生,社会就会变僵化”。
这个看似很直观的观点,是绝对错误的,我们的死亡并非给下一代让路。
“我们正处于另一个历史转折点,那些迄今为止看似不可思议的事物终将成为现实。这是一个人类将重新定义什么是可能的时代,以及一个终结不可能的时代。”
这句话出自大卫·辛克莱的著作《长寿·当人类不再衰老》,相信关注抗衰老领域资讯的读者对这位教授并不陌生。给新来的读者简单介绍下这位被誉为“抗衰教父”的男人:
大卫·辛克莱,澳大利亚籍生物学家,哈佛遗传学系教授。2014年,被《时代》杂志评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百大人物”。他带领的实验室是首个确定NAD+生物合成物在延长寿命中有作用的实验室。
他在这本新书中揭示了长寿时代的经济、投资、健康、教育和技术的新生态,并公开表示:衰老是种病,且有望治愈。
01 衰老是一种疾病
天空中的鸟、海里的鱼、森林里的树、培养皿里的细胞,和人类一样会以同样的方式结束:尘归尘,土归土。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不再把死亡归咎于衰老。你身边又有多少人是“老死”的呢?一直以来,“老死”已成为受人尊敬的一个死因,体面地离去似乎是每个人的愿望。
当我们把衰老当成了生命的一部分,皮肤开始出现皱纹,头发也开始变白,关节愈发疼痛时,想到这些,你是否也会对衰老这一进程感到无力?
“我相信衰老是一种病,也相信它是可以治疗的——我们可以在有生之年治疗它“辛克莱在书中这样说道。虽然将衰老称为一种疾病彻底背离了主流健康观,但只要能减轻疾病引发的痛苦的事,科学家们都会去做。
02 长寿的唯一建议:坚持少吃
辛克莱教授以25年的衰老临床经验,给出他眼里最靠谱的长寿建议——少吃。节食并不是让你饿肚子或营养不良。参照世界上最长寿的地区之一——日本冲绳,给这一建议补充了证据。冲绳岛上的学龄儿童消耗的卡路里总量不及日本本土儿童的三分之二。因此,冲绳岛上的居民健康寿命很长,患各类恶性疾病的风险也较低。
2017年,杜克大学在《老年病学》杂志上发表了一份研究,研究人员将受试者的卡路里总摄入量减少25%。两年的随访过后,从血液生物指标的变化来看,他们的健康状况有了显著改善,生物性衰老也有所减缓。
针对大卫·辛克莱本人的方案更是“疯狂”,他将自己的进食窗口控制在每晚的7到9点,且每日只吃一顿!(请勿模仿)
卡路里限制不仅被多项研究证实可以延长寿命,还可以预防心脏病、糖尿病、中风和癌症。这不仅是一个长寿建议,它还是个能让你焕发青春的秘密武器。但卡路里限制饮食并不适合每个人,对于许多人来说,这是件很难做到的事。
03 长寿的意义
没有哪一条生物法则规定我们能活的时间是有限的,也没有哪项研究数据表明我们的平均死亡年龄必须是在80岁前。
许多人对延寿、抗衰技术持悲观态度,认为那是富人专属。富豪们会因此越来越长寿且富有。由大卫·辛克莱和新加坡“抗衰国师”布里安·肯尼迪带头的抗衰领域权威学者为此发声:我们的研究是为了确保所有人都共同受益,要让每个人都长命百岁。
如果对长生不老这件事不感兴趣,那么长命百岁的意义又是什么呢?人们总觉得许多未来发生的故事与自己无关,这是由于我们不常有机会认识自己的曾祖父母,这种血缘关系好像只是抽象的概念。如果我们人人能够突破百岁大关,迈向120岁寿命极限,四世同堂就不会再稀奇。我们子女、曾孙的重要时刻如结婚生子过生日,就都能够到场见证。试问谁忍心缺席这些时刻呢?
在罗列了辛克莱教授在新书中的这么多观点后,如果你仍觉得延长健康寿命的目标并不适合你,你也应该为家人朋友考虑。除非万不得已,你会让你所爱的人,在你生命的最后岁月里在生理上、情感上和经济上照顾你而遭受这一二十年不必要的痛苦吗?
要知道抗衰老并不等同于抗死亡,我们也终将度过没有疾病的人生。
—— timepie05 ——
本书由时光派提供学术支持。
主页内有更多抗衰科普内容,欢迎浏览关注~如您有任何抗衰老疑问,欢迎评论区和我们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