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从华农到新国立NUS:申上梦校同时作品集项目获得ASLA是怎样一种体验 | Needle毕业纪

2021-12-06 01:45 作者:Needle设计空间站  | 我要投稿


关于选择
和大多数准备留学的学生不太一样,我正式准备作品集是从大三下学期才开始的。因为在此之前,我在全力准备考研,甚至完成了快题以及理论课外集训。由于在大三下学期前去新加坡和台湾的交换以及交流经历,我接触到了一些不同于本科园设的设计方法,工作流,以及合作形式,这些让我重新对设计有了兴趣和热情。再加上学完快题后,不想在考研前将近一年的时间里不断重复地、机械性地画图工作,我希望获取更多地知识技能,追寻我喜欢的设计流程和模式。所以选择了出国深造这条道路。

台湾交换GIS课
Presentation
新加坡交流课程
课堂笔记
事务所交流
环球影城打卡
学习快题

在之后也有很多的学弟学妹来问我,如何选择之后自己的道路,是考研,考公,出国深造还是从事相关工作。这里我可以讲一下我的方法,大家可以参考。首先就是问自己喜欢什么,未来想要什么,接着去网络搜寻资料或者前辈那里询问,然后把这个选择的优劣进行对比和利害分析,之后把每条道路选择后所需要做的事情罗列清楚,看看哪个更适合自己,自己更喜欢哪个,则更容易坚持下来,最后就是follow you heart,不要一直纠结犹豫,要果断一些,免得自己浪费时间,也容易后悔。比如我在学习完快题集训的第二晚开始思考,用了两天的时间搜资料和询问前辈,不到一周,我就联系作品集机构决定出国了(当然这里建议大家还是深思熟虑时间稍微长一点,并且要和自己的父母老师朋友进行充分交流)。


关于时间
对于我来讲,整个申请的时间是紧张的,因为要学习软件,做作品集项目,学习雅思,准备文书,同时还有校内的课程。我的申请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3月——7月末:大三下学期,也就是三月份开始了第一个项目,大约做了四个月后由于多种原因放弃了第一个题目,但是这段时间也逐渐对于设计的工作流,研究方法以及各种软件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和掌握,其中有很多时间都在摸索学习以及熟悉软件上,并且这段时间还有很多学校的必修课,大作业要完成,雅思英语也在上集训班,所以作品集的进度几乎为零。
2. 8月——10月中旬:八月份我来到北京线下工作室,才正式开始第二个项目,用时三个月做完,那么这个时间还需要进一步地熟悉软件,和队友进行磨合。
3. 10月下旬——12月中旬:十月下旬开始第三个项目,十二月中旬完成,期间还需要完成学校的一些课程作业,并且考完雅思,逐步准备文书材料。
4. 12月中——申请前:最后一个项目,因为之前有一定构思和研究基础,用时大约两周多的时间完成。完成作品集后,就是所有申请材料的打包,我的所有申请都在1.10之前完成。

工作室猫咪

北京清晨打卡


线下一起做模型

关于软件
学习软件也是准备申请中的重头戏,软件的熟悉程度与做作品集的时间有很大联系。我当时也是基本从零开始学习新的软件,并且花费很多时间熟悉学习过的软件。在准备作品集中常用的软件有PS,AI,Rhino,Grasshopper,GIS,其中有些软件可能大家本科阶段都不熟悉,甚至零基础,所以学习起来是有一定难度的,我在申请的第一阶段,基本把工作室的软件课程听过两遍以上,Grasshopper这样较难的软件,我边做笔记边听了三遍,即使是这样,在真正用软件做作品的时候还是很多都不熟悉,有时候要翻笔记,有时候要问老师,有时候还会莫名其妙地报错。因为软件操作问题,我当时一度失去信心,还好有庄庄老师一直耐心地指导和疏解。
可能有很多学弟妹也会有这样的问题,在这里第一是宽慰大家不要过度担心,因为几乎所有同学都会有运用软件的关卡,第二就是勉励大家一定要多学多问,软件课还是要认真上并做笔记的,基本新的软件都需要对着视频学两边,再实操几遍才能真正掌握。

关于作品集
我真正对设计最有热情和创作激情的时候就是在做作品集时。大多数学习景观设计的同学可能和我一样,在本科阶段做设计都是拿着老师给好的基址,从很多基址分析开始,堆叠很多信息,然后提出设计概念,之后就是动线、功能区、节点划分,然后是平立剖和效果图。但是很少真正主动问或者被问,为什么分析这些,为什么动线和功能是这样,设计的形式和功能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场地的问题真正被解决了吗。所以在做作品集之前,我做学校园设作业时候经常是困惑的,也是平淡的。
来到工作室后我才了解到,景观设计不仅是主观的设计,更是研究逻辑与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的设计不仅要求形式,更需要功能真正的为生物与非生物所用,创造一定的效益。工作的流程也有了新的设定,从大场地的问题分析开始,到逻辑的推导,策略的提出和评估以及最终设计的生成,在这个工作流中,会不断地进行逻辑的反馈,不断地问自己为什么。
其中印象最深刻的项目,也是我们荣获2021ASLA的项目就是Forest,Fire,Human,在做这个项目的时候,我们队友之间已经很熟悉了,并且大家自身的能力也在做之前项目的磨练下有了很大的进步。印象深刻的是项目初期的时候大家一起做research,每天白天就浏览很多论文画思维导图,晚上大家和庄老师坐成一团头脑风暴,讲自己的研究成果,逻辑闭环,以及互相提问,解决问题,经常在开会的时候吵得“不可开交”,就是这样高强度的不断深挖和一次次推倒重来,才有了之后整个项目后期顺利的逻辑。项目后期画图的时候,也是不断的调试,甚至一张图纸多个方案,然后大家再团团坐在一起决定方案。这段时间痛苦也快乐着,最后能够荣获ASLA奖真的是要感谢庄庄老师,还有我的队友,也是我现在的挚友。

在studio做作品集后,我才明白做研究和设计的时候,所有的分析是基于问题的,所有的策略是解决问题的,设计的形式是基于策略的,环环相扣,甚是精彩。
至于我的作品集项目,内容我就不再阐述了,Needle Studio公众号中有所有项目的具体内容阐述以及图纸信息,有需要的同学可以看公众号中的文章。

关于语言
雅思的学习我报了课外的集训班,大约学习了三个月,但是我觉得一般集训班的作用是更好的帮助你熟悉考试的流程,题型以及一些普用的做题方法,真正能提升自己雅思成绩的,就是不断地刷题和练习,可能口语有一定必要找老师一对一练习。由于我确实时间紧张,只考了一次雅思,所以经验也不是很足,就不过多阐述了。

关于文书
文书中比较重要的就是PS(个人陈述),RL(推荐信),CV(简历)三项,其中PS是确实要花些心思的,我们需要一个好的讲故事的方式和流畅的逻辑,确定自己要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能够表现你个人的特点和成长、学习经历,在景观上的认识和造诣,以及你所希望继续深造的动机,思考之后列出提纲,帮助自己梳理逻辑,最终成文和翻译。Needle Studio也有文书的公开课,大家感兴趣的也可以私信主页君观看。
另外就是一些其他必须材料的准备和打包,这里建议大家提前根据选校官网上的要求,进行材料的收集和打包,方便自己按时申请。

关于选校和网申
选校一定不要盲目跟风,这是一个双选的过程,申请之前选择权是在我们学生手里的,我们一定要亲自去官网上,看看学校的关注点和兴趣点是否与自身的关注点符合,因为这关乎到我们研究生阶段能不能快乐学习,或者能否真正产出些什么。另外也要和自己的学长姐,老师,家长多多沟通,看自己适合哪个地方,哪个学校。
至于网申,我是自己网申的,当时遇到很多问题,工作室老师也帮助了我很多,在这里建议大家不要赶着最后的日期提交申请,因为申请还是比较花费时间的,要给自己留出充裕的时间。网申流程的教程网上有很多,大家也可以参考,按照步骤进行。

写在最后
在申请的过程中,大家遇到种种困难在所难免,甚至会一度丧失希望,质疑自己选择的和追寻的是否正确,在黑暗里摸索是痛苦的,但是只要你看见一点光,最终都会破碎出整片光明。经历逆风过后,会发现自己质的成长与蜕变,你终究是不可估量的。

祝愿大家都能心想事成,万事顺遂。


从华农到新国立NUS:申上梦校同时作品集项目获得ASLA是怎样一种体验 | Needle毕业纪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