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郑佩佩:失落的红色恋人
2003.8《南方都市报》“郑佩佩专栏”连载
失落的红色恋人(一)
记得我曾经问过我的师父星云大师,”如果有人是自杀而离开这个世界的话,那么他下辈子还会投胎做人吗?”
当时师父反问我,”如果他这辈子都不想做人了,下辈子何必再回来做人呢?”
后来我把这句话用在我《戏非戏》那本书的开场白,当时我用这句话来引四届影后林黛的出场,她是那么漂亮的一位大明星,在人们心目中家庭,事业,金钱,无一不缺,然而为什么她会选择用自杀来结束自已的生命呢。
三十多年后,又一位令人羡慕的明星自杀了,那就是哥哥张国荣,虽然他不是像林黛那样吃药,开煤气来结束生命,却选择更须勇气跳楼自杀,还挑了四月一日愚人节的那一天,谁也说不清,究竟是他拿生命来跟大家开一个玩笑呢?还是生命在跟他开玩笑?
今年四月,是香港最气闷的一个月份,香港的经济不景气,加上非典型肺炎的侵蚀,都快把香港人压制到快透不过气来了,一下子又传来哥哥张国荣的死讯,更把大家的情绪打进了谷底,几乎都成了世界未日了。
大家怎么都搞不明白,像哥哥这样尊贵,又什么都有的人,怎么会活不下去了呢,如果连他也活不下去了,还有谁能活得下去呢?
说也奇怪,那天我和我女儿原子鏸去中环,我曾抬头看了其中一座高楼,见到那大厦天台上,有人在那儿榥个不停,我就对子鏸说了,”…你看见那屋上的那个人了吗?他为什么站在那么高啊,那有多么危险啊…”
当时子鏸还嫌我多管闲事,没想到几个小时候后,子鏸收到她男朋友的电话,说是哥哥张国荣在中环跳楼自杀了,我们母女俩吓一大跳,都觉得不可能是真的,赶快赶回家看电视新闻,虽然他并不在我看到的那座大厦上,却证实了这个坏消息…
我第一个感觉是,为什么他会选择用跳楼来结束他的生命,他是那么在乎自已”美不美”,”靓不靓”的,难道他不担心这会影响他的美感吗…
失落的红色恋人(二)
从我第一次认识他,给我的第一个感觉是”美”,是”靓”。 很少人用”美”,用”靓” 来形容一个男孩子的,然而对他却是例外,你非得用这个”美””靓”这些字眼来赞美他,不单是第三者看他是这样,就是他自已,没有人比他自已更眷恋”靓”,更为”美”而心动的…
我和他的相识,得从我婚后息影说起。其实我虽然是息影了,但在那十几二十年里,我还是断断续续的拍了不少东西,其中在20世纪80年代初,我回香港,台湾推广健康舞蹈时,帮香港电台拍过一个短剧叫做《女人三十三》。
那部戏的内容大概是说,女主角到了三十三岁那一年,突然发现丈夫有了外遇,而且还要跟她离婚,虽然她很无奈的恢复了单身贵族的身份,感情生活却并不寂寞……
当然在这个社会上,会有很多男人对像她这样一个离了婚的女人不怎么尊重,随便占占便宜,跟她展开爱情游戏。
但是这个时,出现了一个比她年轻的男孩,不顾年龄的差别无条件地爱上了她,然而她却又不敢接受……
这是一个没有结局的故事,因为她无从选择,不知自己何去何从。但是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我们身边发生着…
因为这是香港电台,一个政府机构的制作,所以一点也不含糊,我们这个三十分钟的小短剧,竟然拍了九个工作天,用的是十六厘米影片拍的,当然这样拍出来的东西,绝对有资格参加国际影展的。
戏到底拍得怎么样,我拍完了也就不怎么记得了。幸亏我的小妹妹保佩那时已经是我的经理人了,她好象曾帮我存了一个录像带,放在澳洲我母亲家里保存着。
对这段往事,在我脑海里一直无法忘记的,却是因为和我一起拍这部短剧的男主角是张国荣。那时我演的是那位三十三岁被丈夫遗弃的女主角,而他呢,演的就是那个男孩,一个从小就暗恋着比他年纪大的家庭教师的男孩。他小时侯只能偷偷的爱着,一直等到家庭教师离了婚,以为机会来了,才不顾一切展开追求……
当时的张国荣还真年轻,不过倒也不是初出茅庐,应该已经在娱乐圈混了好些日子了,但是他还没有得志,还没有成名,虽然他已经是那么“美”,那么“靓”,却整天一副郁郁寡欢的样子,很失落的脸……
是因为那时候的他,一直都无法突破,有一点前途茫茫的感觉。所以我那时候对他的印象是,他像一个愤怒青年,而且还是一个最“靓”的愤怒青年。我还在这年轻人身上,发现一股说不出的傲气,他对自己的一切是那么自信,不管是对自己的样貌和才华,他都毫不犹豫可以为自己打上满分。他认为自已之所以至今还没能“起”,只不过是时机未到罢了。不止是这样,我还发现,很少人像他那样自恋的,尤其是男孩子,他甚至于不需要照镜子就可以很肯定 ,他是这世界上最”美”最“靓”的一个。
失落的红色恋人三(哥哥的另一面)
当然我也会有一个疑问,“为什么美和靓对他会那么重要呢?” 那时候我们只是初相识,所以我没好意思问他,但是他却能很坦诚地跟我讲他的感情世界。他是那么坦白,毫无保留地,或许因为我是美国回来的,所以他认为我会理解,不会像当时的中国人那样,否定了他不一样的感情归宿。其实我虽然在美国生活了好长一段时间,他却是第一个那么赤裸裸地,让我明白到,真掣的感情不一定只会发生在男女之间。
后来我在美国主持《佩佩时间》电视节目时,我还特地专门开了一个话题,是讲同性恋的,或多或少我是想多了解一下爱的真谛。同时我也似乎明白,他当天会给我讲那么些话的原因了。或许真像他说那样,我和他的好朋友的姐姐长得很像,或许那个时候他真很想把他内心界和那个姐姐分享,但面对着姐姐却不知道该怎么开口,对着我这个假姐姐,就可以毫无顾忌地,想什么就说什么。
拨指算算,我和他认识了十几二十年了。然而对我们俩来说,这十几二十年的光阴像是一个世纪那么长,我们各自的经历都可以写上一篇长篇小说了。
我们都曾经先后移民,他是移民到加拿大,我是移民美国,后来我们又先后回流到香港。虽然我们又都回到同一个娱乐圈工作,但是我们却很难得有机会见面,其实我和电影圈的朋友就是这样,不在一起工作,就难得见面,但是上了同组戏,又重聚旧缘,就好象从来没有分开过。
我和他这些年在一起聊得最久的一次,应该是九三年马来西亚中国报来做“名人专访”的时候,我以一个主持人的身分,去他拍戏的现场访问他,他好象在拍高志森的《家有囍事》。
那是部大堆头的港产贺岁片,除了他和毛毛,还有周星驰和吴君如。我当时想,把他和周星驰放在一起演喜剧,那不被星仔吃得死死的才怪。虽然当时很多人也那么讲,但是他走了以后,导演高志森却强调,“…你去买一张碟看看,你会觉得星仔就是星仔,千遍一律的星仔,但是哥哥就不一样,你每一次看都会发现他一些新的东西,他是一个真正演员…”后来我真的买了那张碟,很仔细地观模他的演技,立刻明白了高导演嘴里的不一样。他在那部影片里是 那么地放松,完全不像他一贯的作风,像是在生活,或许正是他生话的另一面吧。
《霸王别姬》该算是他的经点作品了吧,我可看了不止一遍。或许我第一次看时是因为别的原因,然而等我再看数遍,却为的是看他,看他是怎么样完完全全进入角色中的。一个香港仔,讲得一口京片子,举止完全像一个名伶,那是多么不容易哪。我没机会看过国宝梅兰芳的演出,据说在舞台上的梅兰芳,比女人更像个女人,尤其是她的兰花指,一般的花旦都做不到他的那个份儿。但我亲眼目睹了张国荣的”别姬”的扮相,我觉得他比起梅兰芳可就更不容易了。因为电影有特写镜头,在大银幕上不管那个角度去看,张国荣可都美得叫人不能呼吸。
那年这部《霸王别姬》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我正好帮那时还叫卫视中文台的凤凰电视,作第一线的采访报导。所以张国荣他赶去参加奥斯卡,我在洛杉机机场拦到了他。
记得那次他是从加拿大过来的,他的男朋友也跟着他同行,不过那时他还没能像后来几年那样豁出去了,所以还躲躲藏藏地,让我为他掩护着。其实我还是比较喜欢他后期那样,坦坦然然地,这到底那是他个人的事情,完全不影响到任何人,就算他是个公众人物,却也无损他的形象,在欧美只要是干艺术的,有点天赋的,十有八九不也都是同性恋的吗?
那二回我都是以一个记者的身份和他接触的,不过他倒没把我当成记者,仍有带着一份对“前辈”的尊敬。
或许真的是像他所说那样,我真的像他那好朋友的姐姐吧!所以他每次跟我聊都觉得特别的亲切。我却没有说过他像我的弟弟,如果我要真那么说,就有点那个了。
或许上辈子我们曾是姐弟,也可能下辈子我们会是,而这辈子我们曾有过这么一个“缘”。我们能像个朋友,像个姐弟那样地互相欣赏,互相支持。所以他的电影,我是一部都不愿放过,而且我总是第一时间买票子进电影院去捧场。我觉得花钱看他的电影是值得的,因为太少香港演员像他那么执着,像他那么认真的,或许正因为拍戏对他来说,不是为了赚钱 。当不是为了生活,只是为了兴趣,为了过瘾,那拍出来的东西就不一样了。
说真的,如果一个人,能只为了兴趣而工作,那会是件多么令人羡慕的事。他曾一度“封咪”不唱了,后来又不知道为了什么,又大唱特唱起来。其实我是最不应该觉得奇怪的,我自己二十年前不也是“退出江湖”了吗?后来我不也一样又“重出江湖”了。是我们年轻时不懂得“世事本无常”的道理罢了,当我们明白了以后,就不会对明天随便做出任何的承诺了。
我很少参加影展,但几次影展,不管是台湾金马奖,仰或是香港金像奖都碰巧都有他的影片参赛,但是可惜却没有亲眼见过他上台领奖的。那年他的《阿飞正传》参加金马奖,我还是那一届的评审,那座金马没能让他拿回去,颁奖时那杀那间,他眼神中的失落,我突然有种说不出的遗憾。 那一届拿到影帝的是郎雄,这位台湾的资深演员,是凭李安导演的《推手》赢得金马的。我不否定郎大哥的演技,但是那个奖却是或多或少必然属他老人家,所以我的遗憾是,张国荣这仗没打就已经输了。
(此处有所缺失)
失落的红色恋人四
他最后的那些日子,我因为没有跟他在一起工作,所以没机会跟他聊天,不过倒是在一些公共场所碰到过他几次,他好象很喜欢吃甜点,Grand Hi霄夜的自助甜点,我去了两次都遇见他,还有他也像我和原子鏸母女俩那么爱去半岛喝茶,他见到我,每次都会跑过来和我打招呼,我还拉着子鏸,让她见过这位她一直很崇拜的前辈… 我见他那阵子那么不景气,他还又唱又跳地开演唱会,还一部接着一部地开戏,应该是少数的几个能在逆境还生存的人,但是我总觉得奇怪,为什么他眉目之间,总有些失落的感觉。 我问同桌饮茶的一位好友,“…像他那么靓,又那么爱靓的人,可以那么快乐的过四十岁的生日,不应该那么失落才对。” 但是….
(这里有所缺失)
作为几乎跟张国荣同时出道的娱乐记者,施惠珍说,在狗仔队这个媒体特殊工种出现之前,他们跟明星的关系都非常好."在那个年代,我们对明星来讲不像是记者,反而更像是朋友,因为我们之间什么话都可以讲."有时候,娱乐记者甚至会到明星家里吃饭,打麻将."有一次张国荣家里换电话,他还专门打电话给我,说:'喂,你把我家的电话抄下来,我怕你找不到我.'你知道,那个时候还不流行手提电话."
因为这样,当时的娱乐记者能接触到明星的私人生活,但彼此之间的信任感却决定了有些事并不会见诸报端."其实张国荣还没有公开跟唐先生在一起的时候,他已经跟我们讲过."施惠珍回忆,张国荣第一次跟她说起唐先生,那已经是20年前的事."我们在跑马地的一家俱乐部坐下来聊天,他就说起了唐先生.我当时还很奇怪,为什么他要说.他说,我就是想讲讲这个人.那一天,他说了很多,他说这么多年来,唐先生都对他很好.他还说,他曾经花心,但唐先生从来都没有过.我当时还问他,你怎么这么肯定人家没有花心?他笑着说,如果有,我一定知道啦.我当时就说,其实你对他也很好,因为你说自己都是坏的,说人家都是好的."那一天,施惠珍知道了唐先生在银行工作,而且长得很漂亮.但是,她在写稿的时候,却没有用过一个"他"字来形容唐先生.她只写"张国荣的爱人".施惠珍说:"我知道他喜欢的是男生,但那个时候社会风气还没有那么开放.他很放心我,从没有叮嘱我不要写,而我最终也没有把这件事写出来过.当时我的稿子只会让人家感觉他身边有这样一个人,这个人是张国荣现在最爱的人――大家都会自然而然地认为,这个人是女生."但她没想到,张国荣后来自己却把这件事公开在演唱会中说出来了.
你不能说他没有一点坏脾气
人前的张国荣,大部分时候都表现得像他自己曾经期望的那样:正面,向上。人们因此叫他:哥哥。有时候,张国荣会耍一点无关痛痒的小脾气,但在爱他的人眼中,这些都只是让他的单纯个性显得更为丰满而已。
“张国荣,你不能说他没有一点坏脾气。”现任香港《星岛日报》娱乐名人版总采访主任的施惠珍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形容她所认识的张国荣。“有一次,他在跟朋友喝茶,有个狗仔队突然冲过来拍照。他就大骂,说你不应该这么做!狗仔队问他,那怎样才能拍照?他说,你可以走过来递名片,然后问我可不可以拍。狗仔队按他说的做了,递名片,问他:‘我可以拍照吗?’张国荣说:‘可以。’”施惠珍说,张国荣有时候会有点情绪化,但他好就好在始终是一个“讲道理”的人。“他知道狗仔队也要工作,因此跟他讲就可以,强来就不行。他最不能接受的事情无非是两点:一是你不理解他对艺术的付出,二是因为他是明星而连累他的朋友和家人。”
施惠珍说,张国荣的事业起步并不那么顺利。但是,香港的娱乐记者从一开始就普遍很疼他。“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很爱他。可能他太漂亮了。一个TVB的MV导演跟我说,这么多年,他拍过的明星那么多,从来没有一个人能像张国荣那样,在镜头里的五官比例这么完美。”虽然张国荣有一点脾气,但施惠珍说,身边的记者更能感受到的是他的念旧:“对跟他一起出道的记者,他一直都很有感情。无论我们什么时候找他,他一定会给我们方便。”
施惠珍还谈到张国荣的工作状态:“他总是一个人去开工,从来没有助手。跟他合作最后一部电影的林嘉欣跟我讲,每天在片场,张国荣总是到得比她早,一个人就晃晃悠悠来了,不像今天的很多明星要带五六个人。我觉得他这样很好,为什么就不能一个人去开工?”甚至接受记者采访,张国荣都一定会早到。2002年底,施惠珍采访当时抑郁症已经很严重的张国荣。“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那个画面。那是在尖沙咀一家酒店,我们约好12点,11点半的时候我提前到了,却看到他坐在楼下大堂化妆。我说,你怎么坐在这里啊!原来,他11点就已经到了。虽然他当时其实很不舒服,但他还是要化妆,因为他尊重访问他的人。张国荣就是这样一个人。”
片尾曲
缘份有几多
曲/编:黎小田/词:郑国江
演唱:张国荣
能共你一起 天意安排
爱共情 不可理解
有缘相识 无缘相爱
仿佛存在了分界
那知一天 再度相逢
已变了心态
甜蜜快乐 重回心里
悠然已将心结解
已死的心 再获关怀
笑语更轻快
求用以后 漫长岁月
去偿清往日债
缘份有几多 应信安排
这段情不必理解
纵然此生 满途波折
一起同步也轻快
能共你一起 天意安排
爱共情 不可理解
有缘相识 无缘相爱
仿佛存在了分界
已死的心 再获关怀
笑语更轻快
求用以后 漫长岁月
去偿清往日债
缘份有几多 应信安排
这段情不必理解
纵然此生 满途波折
一起同步也轻快
能共你一起 天意安排
爱共情不可理解
有缘相识 无缘相爱
仿佛存在了分界
(缘份有几多 应信安排
这段情不必理解
纵然此生 满途波折
一起同步也轻快)
能共你一起 天意安排
爱共情不可理解
有缘相识 无缘相爱
仿佛存在了分界
再相识已变了心意,未来日子满途波折也一起同步轻快度过。

最近百度快照下架了,好多文都无法找回来了,这一篇被好几位荣迷在贴吧里发过,但是贴吧吞楼太严重,我找了几天,还是找不到真正的完整版,如果快照没下架或许还能补成真正完整版的给大家看,可惜不能了,我这个应该是目前能找到的最完整的了。我之前的有几篇文章也幸好早搜了,要不然在网上也很难找回来了,心情糟糕,早知道早点整理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