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长记性?边境西段局势刚刚缓和,印度就在东段大肆增兵

文/行走斯图卡
中印边境西段的紧张局势暂时告一段落,在班公湖南北岸脱离接触的工作有条不紊进行时,两国围绕在德普桑平原、温泉地区的脱离工作也在进行磋商;在这次对峙中,中国展示了强大的军事威慑力,印军损兵折将还空耗国力,但是有一点我们必须牢记:这个国家不是一个正常国家,对外扩张是他们的内在需求,必须警惕他们的后续动作。
据环球时报2月21日报道称,印度空军日前发布的消息显示,已经将一批AH-64E“阿帕奇”武装攻击直升机部署到锡金东段靠近中印边境的地区;印军东部空军司令阿米特还坐在阿帕奇的座舱里秀了一下姿态,显示出这次部署并不寻常。
另据印媒报道,部署在西孟加拉邦的第17山地打击军将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扩编,增加约3个营3000人的编制。这个军是2013年批准组建,是一支专门用于进攻作战的山地作战部队,部署地点就贴近中印边境,此番扩编目的十分明显。
在边境西段没有占到便宜,印度是不是想在东段搞事?这个可能性相当大,尽管印度此前吃了大亏,但是在印媒不负责任的胡编乱吹下,不少印度民众还真以为自己占了便宜,军事冒险的野心并没有消散,卷土重来的概率极高。
印度这个国家,没有经历过中国那样的淬火重生,国内社会制度保留了太多封建和殖民主义残余,某种意义上说甚至不是一个现代的文明社会;莫迪上台后想发展制造业,但是制约因素太多,他想推动改革却步履维艰:此前金融和经济改革失败、土地政策改革失败,为了推行自己的政策不得不塑造强人形象,试图依靠如日中天的社会威望强行推动,这使得扩张成为这个国家内在诉求的重要原因。
印度现在急需一场有分量的胜利,所以头铁扎进了地狱级难度的副本“万里长城永不倒”,接下来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挨了揍不谈,在一场比拼基建和后勤保障能力的竞赛中完全落败,解放军战士住着暖房、吃着火锅、放着歌,让印度军人对自己的艰苦条件怨声载道。
但是印度绝不可能善罢甘休,虽然莫迪政府和军方一口咬定自己是“胜利者”,但是反对派国大党有太多说辞,指责莫迪丧权辱国,这让莫迪的“印度式胜利”蒙了厚厚一层灰。这次印军的增兵地点就在西里古里走廊附近,或许他们认为:复刻2017年“洞朗危机”是他们另一个机会,增兵就是他们进行的准备工作。
2020年西段边境的对峙开始后,中国迅速给西部战区配备了大批新型武器装备,从15式轻型主战坦克、新型车载榴弹炮和火箭炮、红箭-10反坦克导弹歼击车,再到新型直-20直升机、换装了新型发动机的直-10武装直升机,解放军的快速机动和反应能力让印军大开眼界。但是现代战争理论基础薄弱的印度,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解放军这种能力背后需要有强大国力,比如基础设施、通讯、电力、新材料等诸多产业能力的支撑,他们对应的方法很简单粗暴:发钱。
《今日印度》几天前报道了一则消息,印度政府首次授予各部队副参谋长以下级别军官最高20亿卢比的财政授权,绕开官僚体系的低下效率,帮助采购所需的武器装备。但是按照印军的一贯传统,印度部队有多少装备改善还不清楚,但是这些军官的家庭生活条件肯定会飞速提升。
种种迹象表明,印度依旧没有放弃对中国的领土野心,他们仍然在鼓动社会的民粹情绪,仍然在宣扬武力对抗中国。我们这次愿意与印度和平解决边境对峙,是因为我们不好战,但是这不意味我们不善战;如果印度依旧执迷不悟,做出依旧各种犯贱欠揍的举动,那就对不起了,我们必要时一定会“以直报直”,给印度来一个几代人都忘不了的深刻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