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4步搭上远程面试这班“职通车”(附面试指南)

2021-03-25 12:47 作者:哈佛商业评论  | 我要投稿

远程招聘在职场上越来越司空见惯,优点自然不胜枚举,比如机会均等、易于操作、实时连接等。但是作为一种新的职场演进方式,远程招聘仍需大家各尽其力来予以完善。本文即基于作者及其团队的研究,提供了一系列远程面试中成功避坑并让自己脱颖而出的“面试指南”,值得新一届“打工人”收藏。


正在找工作的新一届“打工人”,当下面临的很可能是一场远程面试。

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不必担心迟到问题,出行晚点路况拥堵那都是浮云;需要时可以查阅资料而不被对方察觉;哪怕住在郊区也可以足不出户,节省开支,和市区居民一样把握工作机会。

当然,万事皆有正反面,缺点也不可避免。首先是技术上的问题,比如忘记取消静音或关闭猫咪表情的滤镜,远程面试就会闹出乱子;其次,不能实地参观办公室,认识未来合作的团队成员,也就难以对公司文化留下清晰的印象;最后且同样重要的一点是,越来越多的人可以接受远程工作,这意味着机会增加的同时,竞争对手也增加了。

基于对远程招聘的最新研究,我们想传递的是,鉴于这些利弊,求职者该如何在远程面试过程中脱颖而出?

首先是在2020年3~11月期间,我们观看了513段来自世界各地的远程面试录像,其中55%来自北美和南美,45%来自欧洲和澳大利亚。我们分析了面试官和应聘者的回答,对比了来自实际面试过程的数据(比如面试持续了多长时间?)、美观度(应聘者和面试官使用了什么背景?)以及应聘者的参与度(应聘者是否与雇主建立了融洽的关系?)等。

据我们观察,有72%的求职者未获得录用。而其中大多数(约80%)看上去有点心不在焉,或者像是在照本宣讲,没有为面试官留下积极、高效的良好印象。而这一切,很大程度上归咎于他们缺乏面试技巧。

相反,那些在远程面试中表现得非常自信且沟通流畅,与面试官自然而然建立融洽关系的求职者则进展顺利。事实上,在余下28%收到工作邀请的求职者中,大多数人(约90%)脱颖而出正是由于他们掌握了如下几个重要的技巧。

研究显示,这些技巧对于求职者搭上远程面试这班“职通车”,获得现实中的工作机会大有裨益。

 

1. 营造氛围感是个技术活

远程面试一方面意味着你甚至可以尝试正装+睡裤的搭配,前提是考虑好入镜效果,别在9:16的显示屏上暴露家居服;另一方面,在远程交谈中凸显自己个性和情绪的机会显然越来越少。这时候就需要空间环境的加持,营造一种让人印象深刻且持久的氛围感

首先是背景务必整洁、清爽:与先前的研究相反,我们发现,当应聘者有一个干净的视频背景时,面试官在决策过程中不容易产生下意识的偏见看法。当然,也没必要为此重新装饰整个房间,类似一堵白墙或简单装饰的照片墙,只要不容易让人分心即可。毕竟,太过杂乱的背景会影响面试官的注意力。

甚至,你可以选择一个简单的虚拟背景,也胜过把自己置身于凌乱的书架前。而在与我们交流的招聘人员中,97%的人更喜欢虚拟的办公室背景,而并非海滩、山脉或太空。

其次要调试光线:尽量让周边的光线恰到好处。打个比方,如果有台灯,尽量用冷光来替代暖光。因为冷光散发的光芒更加现代、干净、明亮,这一点受到了我们采访过的95%以上面试官的青睐。同时,在打电话时,要让光线从正面照亮自己的脸,让面容清晰可见。反之,如果光源在身后,你会呈现出一个模糊的轮廓,面试官需要花时间才能看清楚你,自然也就无法专心与你对话。

最后要测试网速:要知道,糟糕的网络=糟糕的沟通。为了确保网速最佳,在你面试的时候让家人或室友暂时退出登录。如果担心WiFi不稳定,可以通过局域网(LAN)电缆进行联网。最简单的,你还可以通过谷歌搜索“网速测试”来实地验证。这一点毋庸置疑非常重要——88%的招聘人员表示,他们在面试中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因网速滞后被迫中断正常的谈话流程。

面试指南 :关于网速,你需要测的是上传速度,而不是下载速度。千万要牢记哦~

 

2. 做好万全准备

不同于传统的现场面试,远程面试可以在舒适的家中进行。尽管环境极为熟悉,仍然要有出现意外状况的心理准备。

掌握操作平台:无论使用什么样的面试平台,都要让自己成为专家。如果以前没有用过,记得一定要提前下载,并与家人或朋友进行模拟通话练习来熟悉功能。

在我们所研究的面试案例中,有41%的人就是由于操作失误导致了视频故障。例如,有个应聘者在视频中从头到尾都是颠倒出现,原因是他不太会用摄像机。而在22%的成功案例中,应聘者则提醒了面试官该如何使用视频通话快捷键。

手边备好资料,但不要过分依赖:面试中,招聘人员通常会询问应聘者他们最引以为傲的业绩或工作内容。别为此而紧张,在笔记或电子文档中提前做好准备,以醒目的项目符号突出显示那些想要分享的项目,并为其贴上不同的标签:业绩、研究成果,以及个人兴趣等。

不过,文档或笔记毕竟只是用来提示要点,因此建议不要超过一页,以避免频繁翻阅。42%的人求职未果就是由于过分依赖这些素材,无论是翻阅电脑文档,抑或不停低头看桌子,都能明显看出是在照本宣读。

保持冷静:如果电话交流过程中感到有压力或不知所措,可以请面试官给些时间让你调整状态。比如可以征询,“我能花几秒钟思考后回答吗?”面试官通常更欣赏这种在压力下保持冷静而不陷入纠结的能力。在我们所观察的72%的访谈中,这是一个主要决定因素。

面试指南 把笔记写在3~4张抽认卡上,用粗体字标记想突出的要点,而不是写成一篇数百字的文档。这样可以减少视觉上的分心,并且避免滚动浏览。

 

3. 提前排练

当你现场面试时,更容易从对方面部表情、手势、肢体语言或语气等细节中感受重要信息。然而,这些在远程面试中行不通。

注意语速:讲话不要太慢以至于让面试官昏昏欲睡,也不要太快以至于他们跟不上。我们的研究表明,以每分钟115个单词的语速讲话较为理想,这点可参照有声读物和TED的演讲,二者的平均语速分别为150和173个单词)。

具体而言,你的语速是你所说单词总数除以你讲这些单词所用分钟数而得出的结果。因此要练习以最佳语速讲话,并记录几分钟。然后将语音片段转换为文本,在Word文档中计算字数,再将字数除以原始录音的长度(以分钟为单位)。例如,如果你用了3分钟大声讲出500个单词,则可以用500除以3,这样语速就大约是166个单词。当你一旦知道了自己的语速,练习起来就容易多了。

我们还发现,当应聘者感到紧张时,语速会更快(达每分钟140个单词以上)。而这容易令招聘人员感到烦躁,38%的时候会打断应聘者,让他们放慢速度。因此排练很重要,通过保持每分钟稳定的用词量,在重要的问题之前花点时间停下来,不仅能更好地与面试官沟通,也更容易流露出自信,那怕内心依然紧张。

使用手势:肢体语言往往会影响你所表达的内容。在我们的研究中,89%的成功求职者在分享个人想法时,会用较为夸张的手势来表达自豪或兴奋,并将双手放在心口附近。同时,与面试官沟通时建议采取一种开放的姿势,这会令他们更容易信任你所分享的信息,而不是交叉双臂,拒人千里。

注视摄像头,而不是顾左右而言他:研究显示,眼神交流是与面试官建立信任的第一步,因为“眼睛在人类社交交往中起着关键作用”。我们发现,79%的应聘者正是由于这方面做得不好而失败。因此,建议应聘者距离摄像头不要超过两英尺远,以确保头部和肩膀的上半部分都在屏幕中央。更重要的是,当你讲话或沟通时,一定要注视摄像头。

面试指南 关闭视频镜像,这样你讲话时才不会被自己的影像干扰。

 

4. “制造”话题,而不是自说自话

事实上,远程视频面试比面对面交流更加单调,整个过程中都需要你保持谈话的活跃度。

表现出兴趣:研究显示,89%的成功求职者在与面试官交谈时相对自然、坦率。他们是如何做到的?方法之一就是通过提问来对面试官表现出莫大的兴趣。研究发现,吸引人的话题有很多,比如:“团队现在是如何沟通的?您日常协作运用哪些工具?您如何远程监控工作进展?办公室有没有虚拟的周末快乐时光,我在哪里可以遇见新同事?”而有些问题则非常乏味,完全可以在网上找到答案,比如:“公司在哪里?”或者“你最近赢得了什么奖项?”

寻找共同兴趣:做一些准备工作,看看你和面试官是否有共同的兴趣。大多数公司都会提前通知你与谁沟通。这意味着你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或领英等平台查找他们发布或分享过哪类型文章,参加什么团体,在哪些会议上发过言或从事过哪些公益活动。这样,当话题匮乏时,可以和他们聊聊这些事情。我们发现,失败的求职者有81%左右拙于寻找合适的话题,于是就此错过了社交机会。加上在回答问题时完全没有吸引对方,最终让面试官感到失望。

提问要有“目的”:现场面试往往有机会直观感受办公室和企业文化,但是换作远程面试,那就需要通过问答来加深了解。譬如办公室有哪些设施,团队有多大以及人员构成如何,公司文化有哪些特点等等。面试官不仅不会认为这样看上去琐碎,反而会欣赏这份好奇心。

不过,提问要会找“重点”。我们建议求职者关注以下问题,而不是只询问办公室相关福利,比如:基于哪些技术平台进行远程工作,工作中是否与其他团队协作,以及如何衡量组织的成功等等。85%的应聘成功者所提问题是为了展示他们的价值观和优先次序,同时透露有关他们个性的重要信息。例如你可以问,“公司实行灵活的工作政策吗?”末了再加上一句,“我一周两次为边缘化社区做英语教师志愿者,如果能继续下去,那就太好了。”

面试指南 如果面试官显得兴致缺缺——要么看上去在翻笔记,要么已经开始烦躁不安。那么,一定要在他们失去耐心之前谨慎回答。并且千万牢记,回答时一定要体现出你自己的思考。

 

无论如何,作为一种新的职场演进方式,远程面试将继续存在。其中优点自然不胜枚举,但也仍需大家各尽其力来予以完善。要知道,平台好搭戏难唱,个人的表现至关重要。

 

本·拉克等 | 文

本·拉克为英国雷丁大学亨利商学院的领导力教授。

威尔·戈德利是一名广播记者,为BBC、CNN、福布斯和天空新闻网撰稿。

塞林·库德雷特是金斯顿商学院组织行为学助理教授。

丽塔·特里汉是Dare Worldwide的首席执行官。

赵欢 | 编译


4步搭上远程面试这班“职通车”(附面试指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