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o残游记》第二辑:宁波天一阁(上)
若要我在“阿拉宁波”选择一个最 “翰墨飘香”的地方,那肯定是天一阁。这座诞生于明嘉靖年间的藏书楼,走过了400多年的风风雨雨。
走进这座书籍的宝库,迎面而来的除了厚重的历史气息,还有一位“衣冠简朴古风存” “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老人。他叫范钦,是天一阁的第一代主人。他26岁高中进士,后官至兵部右侍郎,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副部长,丰厚的俸禄加上职务之便,使得嗜书如命的他有了较为丰厚的书藏。
在他的雕像侧方,是他的书房“东明草堂”,也是这里的第一代藏书楼。范钦对他的藏书爱护有加,鉴于东明草堂毗邻生活区,易焚毁于火灾,他便专门开辟出南园,建设了天一阁,又名“宝书楼”。这便是第二代藏书楼。范钦老爷子对“天一阁”有着极为高明的设计:首先,他将地基抬高,由于宁波地处沿海,常受台风侵扰,抬高地基可以最好地保护书籍,免于因内涝而破损。其次,地基设有通风口,书架两面透风,并覆以芸香草,避免潮湿发霉和虫蛀。最后,天一阁在防火方面考虑周到。阁前有水池及园林,美化环境的同时也便于取水扑火。天一阁名字取自“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希冀神明的护佑。还有,天一阁是双层六隔间设计,既可以减小火灾的波及,也迎合“天一地六”。这三层buff让天一阁的书宝藏至今。
后来,范老爷子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世,便将自己的遗产分于后代。为使藏书完整保留,流传千古,他制定了“代不分书”的规定。于是,遗产很自然地被分割成两部分——一楼藏书或万两白银。大儿子范大冲继承了老爷子的一楼藏书,并制定了更严格的族规,即“代不分书,书不出阁”。这个故事现在被雕成石雕,摆放在范氏故居。
天一阁的美名,传遍了大江南北。乾隆修纂四库全书,对天一阁的设计钦佩不已,特地派遣钦差来“借鉴”,并令工匠按照天一阁打造“北四阁南三阁”来存放“四库全书”。这是天一阁至上的荣耀。
“水满则盈,月满则亏”,一个繁华的时代终将落幕。天一阁,命运多舛,但她依旧带着那一楼藏书,在时间的长河中迈步向前……那么风雨飘摇的天一阁又将归向何方?(未完待续)
宁波旅游建议(上)一日游:
可以赶10:00左右的火车,到宁波吃中饭(宁波站就在市中心,好评!),下午去天一阁(一定要去!!!不然枉游宁波)。傍晚去南塘老街或老外滩,晚饭后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