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莫要相逢苦相忆

刘信生了两个儿子,长子刘文,次子刘武。正如二人的名字一样,长子刘文自幼聪明伶俐,一目十行、过目不忘,七岁便能作诗,名声传遍天下,都说刘文是文曲星转世。太祖在位之时,小刘文深得太祖喜爱,每每被传召入宫与诸多翰林学士共同探讨学问,甚至传闻太祖曾经私下说刘文乃是大永苏秦也。次子刘武更是不得了,幼年时遇五绝道人王重英,王重英一见刘武就很是喜爱,便在刘府传艺六年。文帝初登大宝之时,番邦使臣朝见大永天子,宴会之上蒙古瓦剌使者出言不逊,小刘武一怒仅用了三招就将瓦剌使者活活打死,文帝当场赐了个封号叫小飞虎将军。自此之后天下人都知道刘家一门三杰,老百姓说起刘家都说应天刘信大人家那是三虎刘家。

自燕王起兵以来,刘信将妻子与次子送到了钱塘母亲家中,本来也应该把刘文留下,只因为怕文帝疑心,便将刘文带到了应天。可是刘信公务繁忙,母亲又不在身边,刘文便一时间失去了管束。第一次这么自由的刘文很开心,在应天府好好地玩了几天,也结识了不少王侯官宦子弟。就在燕王大军打到应天的前几天,刘文与几位公子哥聚会,席间有一个小厮,见主子们喝得高兴就提议不如去秦淮河逛逛。刘文家教极为严苛从没有去过这烟花之地,起初百般推辞,可是奈何被众人言语相讥,便硬着头皮跟着一起去了,本来是打算到了地方看看就赶紧离开,可谁想到刘文遇到了一个女子。
“刘兄人人都说是这才子风流,你这大永朝第一才子可是不合格啊 ,今日我们几人定当帮你补上这‘风流’二字”
“就是啊刘兄,以你的才学相貌,这些环肥燕瘦的女子们还不被你迷得神魂颠倒,这红袖楼可是咱应天最大的楚馆。 ”
“几位仁兄莫要取笑小弟。”刘文面色涨得通红,不知是饮酒太多还是羞臊。
几个人推推搡搡把刘文推进了这红袖馆,也给刘文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这红袖馆装饰得清新雅致,厅堂华丽,这楼中女子姿容艳丽,只是大多衣着清凉,将将蔽体。刘文低头目光只敢望向地板,几个朋友倒是这里熟客,妪母见这几位公子到来,连忙迎上前来,满脸堆笑。
“哎呦,我的肉啊,几位公子可是有日子没来了,奴家我呀是日思夜想啊,可把你们盼来了。”来人语气娇嗔,虽然已经是徐娘半老但是风韵不减。
“李妈妈,今日我们可是给您带来一位贵客,知道他是谁吗?他可是咱们永朝第一才子,刘文公子。”
“哎呦,敢情这就是那位小苏秦,哎呀真是一表人才,我说今天怎么我们家圆圆愿意登台给大伙谈个曲子呢,感情是有贵客临门,我家圆圆早有预感,看来刘公子和圆圆姑娘这是缘分不浅啊。”这位李妈妈,上一眼下一眼地不断打量着刘文。刘文被看的不好意思只能侧过脸去,这李妈妈看到刘文的样子,哈哈大笑。
“这圆圆姑娘是何许人也?”刘文为了缓解自己的尴尬,问向旁边的朋友。
所有人听了他这句话都用一种诧异眼光看着他。
“刘兄,你当真不知道这圆圆姑娘”周围的几位公子用诧异的眼光盯了刘文半天,互相对望一眼才有人开口问道。
“小弟确实是不知,难道这圆圆姑娘很是有名?”
“哎呀刘兄,这圆圆姑娘可是天下第一美人,是咱们大永朝最红的清倌人,就连三岁的顽童都知道,刘兄你竟然不曾听闻过?”
众人看着刘文狐疑的表情,这才相信他确实不知道也确实没有听说过。就在几人说话之间,这红袖楼的客人爆发了一阵欢呼。
“快看,是李大家。”
“李圆圆姑娘出来了。”

刘文顺着同伴的目光望去,大厅中央的舞台之上,一个女子怀抱着一把琵琶缓步走出。杏黄色与白色相间的长裙上没有任何点缀,简单梳起的头发上有一朵淡粉色的绢花,脑后也仅有一只木簪,脸上的脂粉很淡,似有似无。偌大的舞台上就她一人,似乎也就应该只她一人,就好像雪山空谷的一朵白莲。
李圆圆缓缓坐在椅子上,嫣然一笑,手指轻轻拨动琵琶琴弦“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声音是如此的空灵飘渺,听来声音好像是从自己心底传来。
刘文目光呆滞的望着这个女子,忘了周围的一切,这一刻如同太虚幻境,刘文觉得此刻如果是永恒该有多好。
李圆圆一曲唱罢,台下爆发出雷鸣的掌声,直到李圆圆站起身来,转身走下台去,刘文才悠悠转醒。
“刘兄!刘兄?”
周围几人唤了刘文好几声,刘文都没有回应。
“青青杨柳带春城、晓莺声、弄新晴、昼永人闲、题作凤凰盟、为爱朝阳鸣好鸟、曾伴侣、肯凋零、劝君莫惜玉山倾、剑光横、路歧平、少年情怀、飞入绣帘旌、明日酒旗歌遍地、都看取、误刘伶。”刘文思索半晌之后缓缓开口。
“快拿纸笔,记下来。”李妈妈听见刘文所言,虽然是不太懂,但是知道,这有名的大才子写的诗文一定是好的,而且自己又多了一个吹嘘的好借口。
周围自有人拿来纸笔,刘文一把接过洋洋洒洒几笔写下,郑重地转身交到李妈妈手上。“还望您带我转交给圆圆姑娘。”李妈妈接过,忙招呼过来一个伙计。
“刘兄啊,好一首《江城子》,好一声少年情怀、飞入绣帘旌。”
“是啊刘兄这一份墨宝,价值千金呀!”
刘文此刻已经无心听这些奉承之言,只盼望着那伙计能快行一些,此刻刘文心中眼中都只剩下了李圆圆。
那伙计去不多时,便跑了回来“刘公子,我家姑娘请您去叙话。”
“恭喜刘兄了,还得是咱们刘大才子,这待遇远不是我等凡夫能比的”几个朋友见李圆圆姑娘主动邀请,更是艳羡不已。
“哎呦,刘公子快请吧,我家姑娘可是从来没这么痛快地邀人说话呢。”李妈妈满脸堆笑。
刘文呆立在原地不知如何是好,头晕目眩,脚好似踩在棉花上,也不知道自己应该说些什么,只是一位的向周围的几人行礼感谢。那伙计见这个样子只得拉着刘文的衣袖,一路引领至李圆圆姑娘闺房,一把将他推入房间,刘文踉跄两步险些摔倒。
李圆圆的房间朴素干净,陈设也很普通,只是墙上有几幅字画,虽不是名家之笔,但颇有造诣。刘文环顾一周,不知自己是干站还是该做,几次要开口,可又不知自己该说些什么。
“刘公子文采绝世,小女子敬服。”屏风后面传来女子声音,叮铃声响,李圆圆从屏风后面缓步走出。素雅的衣裙没有换,只是头发去了绢花和木簪,自然地垂落。

听到夸赞的刘文,更是手足无措。“不敢当,那个……我……”支支吾吾半天也没有说出一句完整的话。
李圆圆扑哧一笑,被这样窘态的刘文逗得不轻,刘文见佳人展露笑颜,也跟着哈哈傻笑。“刘公子快坐吧,小女子只是倾佩刘公子诗文,想要求教,我都不怕,公子怎么反而拘束起来?莫非嫌弃我这个风尘女子?”笑着笑着李圆圆面色一改,用一种一半娇嗔一半怨怼的语气质问起了刘文。
“小生怎么会如此,我只是未曾与女子独处一室,我…….”刘文被这句话问得原地一蹦,想要解释又说不出口,更是急得满头大汗。
“好了刘公子玩笑话,不必当真,奴家舍不得看你如此。”李圆圆走到桌边,一手提起桌上的青瓷茶壶,一手拿过一只茶杯,斟了一杯清茶,双手递到了刘文的面前。“刘公子别急,小女子给你弹个曲子有什么想说的话,想好了再和我说”

刘文拿着茶杯抿了一口,只觉得这茶和眼前的女子一样都应该是,天上而来,染落尘凡。
李圆圆说完,从边上拿起琵琶,又从梳妆台的小盒子中拿出一副指甲戴在手上,拨弄了几下琴弦,缓缓开口唱起了刘文刚刚写出的江城子,刘文听的如痴如醉。这之后刘文到底和这位李圆圆发生了什么,这个世界上除了在场的这两人,没有其他人知道,反正自此之后,刘文每天晚上必定会去这红袖楼馆。
小六拿着肉干,蹲坐在林旭阳身旁,像个说书的先生一样,把这件事添油加醋地讲了一遍。
“小六,我看把你调到闻雨那边去吧,你这不去打听些,市井八卦,都对不起你这张嘴。”林旭阳一把抢过小六手里的肉干,吃了起来“你讲话能不能挑重点,我不喜欢听这才子佳人的八卦故事”

看着大口嚼着肉干的林旭阳,小六舔了舔手指“就在今天晚上,这位李姑娘刚刚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