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施江城」|丹青追梦 水墨本色-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个人云展览

2021-07-28 17:01 作者:北京墨真书画院  | 我要投稿




【个人简介】

施江城,1946年出生于上海,祖籍江苏武进。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文化部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中国画学会会长,文化部中国国际书画研究会理事,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湖北省文史馆馆员,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艺术创作院艺委会主任,中国人民大学特聘教授,武汉理工大学特聘教授。

 

1996年《长江三峡图卷》 2300×46cm

1997年《高峡平湖图卷》800×46cm

2003年《峡江烟云图》500×193cm 中宣部收藏

2003年《峡江放舟图》690×155cm  京西宾馆收藏

2004年《云水三千图》1470×180cm 佛光山收藏

2006年《长江万里图卷》6055×46cm

2008年《云峰会弈图》550×250cm 国家体育场(鸟巢)收藏

2009年《极目楚天舒》1000×600cm  湖北省政府收藏

2009年《高峡平湖图》(合作)650×300cm  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

2011年《高峡平湖图》(合作)650×300cm  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2015年《山高水长楚天阔》1100×350cm  湖北省文化厅收藏

2002年《三峡史诗》(合作主笔)6280×220cm 中国美术馆收藏

2013年《黄河万里图》(合作主笔)22000×145cm

2010年《京沪高铁揽胜图》(合作主笔)8000×145cm

1994年在新加坡举办“施江城长江山水画展”

2012年在湖北美术馆举办“大江画魂——施江城长江画展”

2013年参加法国“卢浮宫国际美术展”

2014年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举办“长江颂——施江城中国画作品联合国特展”

2015年在湖北省图书馆举办“画说长江——施江城画展”

2015年应邀在长江讲坛举办“画说长江”主题讲座

2018年《丝绸之路揽胜图》百米长卷合作主笔

2021年《红船启航图》百米长卷合作主笔合作主笔


【作品鉴赏】


艺术要面向生活 走进自然


现代的山水画家凡是能够走上大家的序列的,都是从传统中走出来,通过生活体验,来改造中国画,成为现代的大画家,像李可染、傅抱石、石鲁、关山月。山水大家能够成功的最大本钱就是面向生活,走进大自然。


《云横巫峡千峰秀》


作为一个有艺术追求的当代画家施江城,通过几十年的生活积累,对长江有深入的了解和体验,从大江之源到崇明岛,长江的一草一木,他都了如指掌。从这个方面说,他应该是第一位的。所以施江城以长江为母体的作品,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他的《长江万里图卷》,画得熟练,画得精道。得到大家的认同和好评。


《高峡平湖图》


其次,一个画家的成功还在于他的艺术本体需要技巧,没有这个技巧,没有对笔墨水色的充分理解,其作品是不完美的。只有能做到随心所欲、游刃有余,才能笔下有神。好的画作艺术语言是成熟的,是有高度技巧的。他在这方面是非常优秀、非常杰出的。画家的技巧不够成熟不够到位,就会留下遗憾。我认为这是施江城的第二个支撑点。


《云峰会弈图》


第三点是施江城对长江的认识是一种天地大观。他的艺术空间是上通天,下通地,接地气,接人气,这是他很大的优势。石涛讲中国画,讲的是宇宙观,讲的是人和天地的关系。上升到理论上来说就是石涛从艺术观上解决问题。一个艺术家要有文化学养,要古今贯通、中西融合,要胸怀文化史观,不要仅仅停留在现当代,还要回溯历史,展望未来。这三大支撑点构成他艺术的整体面貌。


《云山高云图》


施江城不仅能能写能画,还能作诗填词,在美学理论上也有自己系统的思考,这是现在很多画家是做不到的。文化素养能大幅提高画的价值。


周韶华  

2015.8 于武昌


《极目楚天舒》


《空闻渔夫扣船歌》


《日暮千峰拥夕晖》


《山乡归舟图》


《峡云》


《杏花溪寻源图》


《雪峰夕照》


《雪岭》


《雨过巫峡》


《云起神农溪》


《峡江云雾绕千山》


《巴山行旅图》


《山乡逸趣图》


《峡江帆影图》


《峡江流云荡我胸》


《峡江奇云图》


《峡江图》


《云帆遥遥楚天阔》


《长江三峡图卷》(选段)


《长江三峡图卷》(选段2)


「施江城」|丹青追梦 水墨本色-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个人云展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