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读书:《精神分析引论》
作者是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弗洛伊德,商务印书馆出版。
很有趣的一本书,我觉得每一个完成大学教育的成年人都应该去读一读。但是未成年就算了,知识阅历不足的话,读这本书恐怕有害无益。
作为精神分析学科的“引论”,这本书的阅读难度还是比较友好的。内容逻辑紧密,分析层层递进,生僻的专有名词也不算多。哪怕是对心理学一窍不通的人,动动脑也不难看懂。但又不像上一本《小说教室》那样完全没有理解难度,算得上是刚刚好的程度,读起来很有成就感和乐趣。
书的第一部分是对“过失”的分析,第二部分是对“梦”的分析,第三部分是对精神病的简单分析。对于普通人来说,全书最有价值的地方在于提供了一个平时很难接触到的视角,去分析和了解我们自身。但需要注意的是,这本书完全是从科学和理性的视角去剖析人的心理活动,对于传统价值、道德观念没有一丝一毫的敬畏之心,因此需要阅读者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思维能力,否则可能会对三观和心情产生负面的冲击。
实际上从十九世纪开始,反对弗洛伊德学说的人有如过江之鲫,甚至就在这本书的序言里,译者就对弗洛伊德的很多观点大加鞭挞。即便是我,读完这本书之后也难免会对作者的一些观点感到不认同。但是我们这些批评和不认同的声音里有多少成分是下意识的、情绪化的呢?我不太好说。
我能肯定的是,这本书里的大部分结论观点应该都是成立的,并且对整个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更详细的我就不说了,原书有380页呢,三言两语也说不明白,而且感觉也很难在叔叔这发出来。
贴一段个人觉得很有趣的话吧:
在本讲结束之前,我还想请你们注意大家同感兴趣的一种幻念生活。幻念也有可返回现实的一条路,那便是艺术。艺术家也有一种反求于内的倾向,和精神病人相距不远。他也为太强烈的本能需要所迫促,他渴望荣誉、权势、财富、名誉和妇人的爱,但他缺乏求得这些满足的手段。因此,他和有欲望而不能满足的任何人一样,脱离现实,转移他所有的一切兴趣和力比多,构成幻念生活中的欲望。
过幻念生活的人不仅限于艺术家,幻念的世界是人类所同容许的,无论哪一个有愿未遂的人都在幻念中去求安慰。然而没有艺术修养的人们,得自幻念的满足非常有限。他们的压抑作用是残酷无情的,所以除可成为意识的昼梦之外,不许享受任何幻念的快乐。至于真正的艺术家则不然。第一,他知道如何润饰他的昼梦,使失去个人的色彩,而为他人共同欣赏。第二,他又有一种神秘的才能,能处理特殊的材料,直到忠实地表示出幻想的观念,他又知道如何以强烈的快乐附丽在幻念之上,至少可暂时使压抑作用受到控制而无所施其技。
这是我见过的对艺术家和艺术最有趣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