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陈虞文小朋友4次捐款140元造航母,获总装备部回信,23年过去了,如今他过得怎
1999年陈虞文小朋友4次捐款140元造航母,获总装备部回信,23年过去了,如今他过得怎么样?

当年,总装备部的曹刚川收到一名来自北部湾的小学生邮寄来的4封信,里面夹着现金,一共140元,这是小朋友准备捐给国家建造航母的钱。
千禧年之际,这140元是这位小朋友不菲的零花钱,因为看到美国轰炸我南联盟大使馆的新闻,正在上小学的他义愤填膺,拿出自己的零花钱,写信给总装备部的曹部长,因为信封是零钱所以分了四个信封才放得下,他要用实际行动支持国防建设。

重庆10岁小姑娘写信给海军司令获得亲自回复,她希望055中有“重庆”
他叫陈虞文,来自我国万里海疆线的北部湾,从小生活在海边,对大海有着深厚的爱。他的父亲是一名武警,退伍前是一名守卫南疆的战士。
父亲在海边给他讲故事,讲述守卫边疆,军营生活,以及保家卫国等话题的故事。父子俩的谈话随着洁白的浪花,传到大海深处,洁白的海滩上留下的脚印随着浪花,漫步到万里海疆……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三日,江苏泰州白马庙,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
在这洁白的海滩上,陈虞文记住了父亲教给他的第一个成语:“合浦还珠”。在这里幼小的心灵就明白了一些人生的道理,记住了民族英雄冯子材、刘永福抗法的故事,也对桂南会战中沿海军民们英勇抵抗日本侵略者的故事略知一二,虽然还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但是他记住了这些历史过往。
生在海边,长在海边,他明白海洋是衣食父母,也是侵略者觊觎的对象和入侵的通道,那些拥有制海权的坚船利炮,不止一次野蛮的创了进来,100年前在中国的土地上肆意妄为,让生灵涂炭,人民饱受屈辱。

听着父亲的故事,陈虞文也学会了另一个词——“坚船利炮”。每次父亲讲完故事都不忘总结:“落后,就要挨打!”,小小年纪的陈虞文不禁要问他的父亲:“我们的坚船利炮呢?”
是呀,我们的坚船利炮呢?这是我们的人民海军在白马庙驶出之后毕生的梦想,要用坚船利炮捍卫我海疆,这是刘华清将军——“不造航母,死不瞑目”的希望。

小小的陈虞文在杂志里认识了航母,在心中种下了期待的种子。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以“误炸”为理由,轰炸了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消息传来,无不愤慨。
据说,在我们海军内部,就有人建议将我们的核潜艇开到阿拉斯加去,但是很快就发现行不通,因为只有一艘,没有航母,光有核潜艇是不行的,“韬光养晦”释放的善意抵不住别有用心的进攻。
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海上阅兵,受阅舰艇破浪驶来。
当陈虞文听他的父亲说起有人为国家捐款建造航母的事情后,他理解对父亲说:“我也要捐钱给国家建航母”。
各位读者朋友可能也还记得,1996年,“台海危机”,一个河南省开小店的于东来捐款2万元建航母的故事,这个故事影响了一代人,而我们这位小朋友在父亲和大海的养育下,小小年纪就种下了支援国防的念想,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陈虞文的想法得到了父亲的支持,他后来回忆:“我问父亲,是不是我们造出航母了,别人就不敢欺负我们了?我又问,咱们是不是钱不够?我想再捐点!父亲不说话,只是带着我往邮局走。”
就这样,4次捐了140元,这四封承载着以陈虞文为代表的小朋友们的拳拳爱国之心的信很快就到了总装备部时任部长曹刚川手里。
2000年,2月1日,一封来自总装备部的信件被邮寄出来:
xxx小朋友:
你好! 你四次给总装备部曹刚川部长寄来的140元捐款,我们都收到了,对你支援国防建设的行动,表示感谢,根据上级有关规定,现将你的捐款如数退回,请查收,顺祝新春快乐,学习进步,身体健康。
和回信在一起的还有一本新年日历,中国红的日历上的“2000”格外的耀眼,陈虞文收到后小心的珍藏。时光荏苒,小小少年开始了求学生涯,他还是一如既关注我们的“坚船利炮”,也渐渐地成为了资深军迷,心中想着“有生之年”我们能不能见到我们有强大的海军。

捐款之后的20年,2019年12月17日,首艘国产航母“山东”号在海南三亚交付,我国海军正式迎来“双航母时代”,这一刻陈虞文站在一海之隔的地方,翻出珍藏了20年的回信,心里感慨万千。他没有想到不用“有生之年”,而是在他大学毕业不久,就看到了这一激动人心的盛况。
2022年4月23日,人民海军成立73周年,从小舢板到大航母,从改造航母,到独立自主建造航母,就在003“福建”号下水的前几个月,已经参加工作的陈虞文有燃起了回忆,决定将这个终身难忘的故事写出来。

这一天共青团“青听”的节目就是《首艘国产航母入列服役的那一刻,我翻出了那封珍藏快二十年的回信》,而编辑和作者就是陈虞文,在文末写道:
非常有幸
我能生在这个时代
与人民海军一起共成长
祝愿人民海军,未来可期!

后来呀,我发现他正在以温暖的笔触,记载着崛起和强大的中国,每一个温情和又让人激动的瞬间。我想我是找到他了,找到了千千万万个关心国防的小小少年,但是请别打扰他,因为他就是我们千千万万爱国青年的一员,希望是你,也希望是我,继续传承,把爱国奉献的故事讲给我们的孩子听。
——正文完——
有网友看的或者听到这个故事是这样说的:“读着读着不禁泪目了……当年读小学时候有读到过一本杂志,年幼的我在杂志某页上面的各国航母数量一栏中年疯狂寻找中国”
如今再也不用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