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不识愁滋味,为骂国足强说愁
如果你是各短视频平台的忠实粉丝,一定对“海参队”“零比十一输马来西亚”这些国足的代名词有所耳闻。自去年大年初一在世预赛上输给越南男足后,互联网不断地放大着一介网友的“骂声”。其中自然有清晰的分析与批评,然而更多的却是无谓的嘲讽谩骂甚至近乎颠倒黑白的发言。
一是“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2022年初因疫情影响几支中超球队不得不派出青年队参加亚洲冠军联赛,结果被铩羽而归。这一本不足一提的消息却被部分营销号当成了“头条新闻”,不但偷换概念将俱乐部指认为国足,更有甚者将几场输球比分叠加,以酿造“0:11”的惨案。这与千年前的“穿井得一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只要“得一人”足够稀奇博眼球,便能使“国人道之”。
二是“谁管你肚子里究竟有几碗粉”的娱乐至死。电影《让子弹飞》中小六子吃了一碗凉粉却被污蔑吃了两碗,不得不“剖腹证粉”,众人见到“真相”却只是纷纷散去。国足2022年面临青黄不接,内部矛盾的生死存亡之寒冬,部分企业撤资造成国内俱乐部比赛质量下降,一些关注国足的球迷也经常耐心为网友科普,发声反对造谣的行为,然而收效甚微。在娱乐至死的互联网时代,人们只关心自己想关心的,从而也只能看到自己能看到的,哪怕“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哪怕是鲜血淋漓的人血馒头。最后的结果便是“劣币驱逐良币”,哪里有人们想看的,哪里就有流量,谁在乎真相呢?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毫无主观判断的网友“不识愁滋味”,缺乏社会责任感的自媒体营销号“强说愁”,再遇上流量至上的短视频平台“爱上层楼”,便是“海参”“白斩鸡”满天飞,内行人也只能“却道天凉好个秋”了。
幸运的是,还有人不愿“欲说还休”。B站开始出现一些视频,对“键盘侠”“营销号”进行讽刺;央视推出中国裁判纪录片《绿茵哨声·一种召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客观的视角了解中国足球。短视频平台也应加大对“流量密码”的限制,让更具营养的“粉”代替哗众取宠的“井”出现在更多人面前。
有关内容:2021-03-21公众号《中国足球真的是问了也“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