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如何应对孩子的“社恐”

2023-03-03 10:39 作者:学之道讲堂  | 我要投稿

柠檬心理丨作者

柠檬心理&QQ音乐丨音频

最近收到一位妈妈的私信,她说:

我的孩子好像生病了。孩子在家里是一个开朗爱笑的女孩,可是一旦与外人打交道,就立马变得很紧张,害怕跟人说话。刚上初中的她不敢当着同学们的面发言,即使被老师点名站起来回答问题,也是半天不说话,或者发出小小的声音,声音小到只有自己能听到。

老师向我反应说她从不主动交朋友,每天除了上课就带着耳机,好像故意要和周围隔绝似的。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比赛基本上都不会参加,我问她为什么,她每次都是支支吾吾地说不清楚。作为妈妈,看到孩子这样,我心里别提有多难受了。我的孩子是不是生病了?是不是社交恐惧症?我该怎么办?

 

像这位妈妈反应的情况,其实并未达到疾病程度,最多只能称作为“社恐”,,是孩子在社交场合普遍存在的一种焦虑情绪。

 

“社恐”一词是由医学概念转化而来的网络热词,现逐渐被定性为一种具有调侃性质的群体性标签。

 

社恐的原因有很多,如遗传因素、生物学因素、社会心理因素等。特别是部分社恐者,其父母和家庭往往长期对孩子传达一种负面的社交体验,如父母婚姻冲突,经常争吵、打骂等、父母过度保护或抛弃、以及儿童期缺乏与成人的亲近关系等。又或者像前面提到的孩子,环境的突然改变和周围的人和事变得陌生也会一定程度引发社恐。社恐的本质是缺乏稳定的自我,对自我的认知多依赖于他人的评价,因此才会特别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甚至有不少性格外向的人,也会有不同程度的社交焦虑。

 

那么父母该如何帮助孩子改善他们的社恐表现呢?

 

首先,接纳自己 关注他人

社交中很多恐惧情绪的源头其实来自孩子对自我的否定。人无完人,只有让孩子学会接纳自己,接纳自己原本的样子,才能让他们变得更加自信。另外,父母还要告诉孩子,地球少了谁都会继续转,没有谁是世界的中心,也不会有太多人会盯着自己的一举一动,随时评价自己。焦虑源于自己内心的评价和敏感。

只有把孩子的注意力从自己转向别人,做好一个优秀的倾听者。才能帮助孩子缓解“社恐情绪”,还可以让孩子学到更多知识,获得更多能量。

 

其次,积极学习 克服困难

社交能力从本质上说,只是一种与人打交道的能力,而与人打交道是有方法、有技巧的,可以通过反复锻炼加以改善。

我们可以先给孩子设定一个小目标、小挑战,让孩子勇敢地迈出社交的第一步,比如让孩子积极报名参加班级运动会又或主动去和新同学打招呼。对于孩子来说,迈出第一步是一个挑战,但是一旦有了第一次的成功,一切就会变得顺畅多了。父母在平时也可以和孩子一起看一些积极阳光的书籍,给孩子一个积极阳光的心理暗示,慢慢的孩子就会减少消极情绪,减缓社恐的症状。

 

最后,作好准备 随机应变

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在每一次的社交活动之前做些简单准备,比如,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个“常用的话题清单”;准备一些沟通套路语言等。一旦孩子在社交场合觉得没话说或者有点冷场的时候,这些准备就能让孩子随机应变,从而有效缓解孩子的社恐,避免出现尴尬的情景。

 

人类是群居动物,社交是一种刚需,活着就一定会有社交。当孩子大胆地走出自我的小圈子,去接触他人,尝试与人建立更深的连接时,就会发现世界很美好,可爱的人儿随处可见。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


如何应对孩子的“社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