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舍得泰安作坊“圈粉”古今 | 老酒坊的秘密

2023-03-22 10:47 作者:长江酒道  | 我要投稿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公元696年,从四川射洪走出去的“一代文宗”陈子昂站在幽州台上的感叹成为千古绝唱,也让其在文坛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才子还是一位“带货网红”。


坊间流传,当年陈子昂赴长安应试时,就带去了家乡射洪酿造的春酒,结果醉倒八方才子,射洪春酒从此名动天下。


有趣的是,诗圣杜甫后来到射洪凭吊陈子昂时,再次在诗词中“种草”了射洪当地的美酒,留下了“射洪春酒寒仍绿,目及伤神谁为携”的诗话。


其实,据史书记载,早在西汉时期,射洪就有人酿酒。当时,射洪的酿酒作坊以稻黍粱为原料,药曲发酵,小缸封酿,酿出的酒色绿而味寒,得名“射洪春酒”。而后被陈子昂和杜甫青睐,名震一时。



射洪酿酒工艺不断改良升级,并逐渐实现批量生产。宋代,“射洪春酒”以纯净、透明、甘、醇、甜诸味调匀而知名;明代酿造的“谢酒”,清冽馨香,名噪蜀中;清代乾隆时期,射洪的酿酒作坊发展到百余家,酿造方式也从小缸到窖池转变。

 


清末,酒商李明方从古酒坊易名而来的“泰安作坊”, 该作坊位于射洪县南柳树镇(现“沱牌镇”),始建于唐代,建筑面积近千平方米。民国年间,泰安作坊在继承唐代“春酒”、明代“谢酒”的传统酿造技术的基础上,采用新的配制方法,酿出具有“春酒寒绿、谢酒醇、浓香清冽”的曲酒,这就是“沱牌曲酒”的前身。


民国初年,泰安作坊继承人李吉安进行工艺改革,聘请成都酿酒名师郭炳林攻研曲酒生产终获成功,酒有“入门便觉鼻生香,发幕先令指取尝”之芬芳美誉,一时名噪四川。



民国35年,李吉安设春宴,请本地德高望重的前清举人马天衢为美酒命名,马氏取“沱泉酿美酒,牌名誉千秋”之意,命名为“沱牌曲酒”。其后,有“泰安作坊出品”标记的“沱牌曲酒”,名噪涪江中游一带,饮者交相赞美,有“行路带上沱牌酒,沿途千里尽飘香”之誉。


解放后,“泰安作坊”改组为地方国有企业射洪沱牌曲酒厂。酒厂继承传统,兼纳各大名家之所长;于1988年勇摘国家金奖,跻身中国名酒行列,成为“中国白酒发展史的一个缩影”。

2007年-2008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泰安作坊遗址进行考古勘探与抢救性发掘,揭露出含有明、清时代文化遗物的堆积层,厚逾2米。清理出大量的酿酒遗迹、遗物。这些出土遗物俱与酿酒、饮酒、酒肆、酒坊有关,初步估计,完整、基本完整以及可复原的器物逾100件。遗迹中的大型酿酒窖池,接酒坑及遗物中的“品酒杯”为我国酒类作坊遗迹中首次发现,弥足珍贵。


2008年沱牌曲酒传统酿造技艺与我国传统佳节“元宵节”一同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泰安作坊现存古窖池两处,古井一口,作坊内设施齐全、历史传承真实完整,保存完好,仍在正常生产。泰安作坊时期的沱泉古井,深11米,这口井修于乾隆36年,一直是泰安作坊酿酒的水源,日产泉水数百担。水为酒之血,美酒离不开良泉,从古到今,几乎所有的美酒佳酿都是由奇泉灵水酿造而成。


泰安作坊这两处古老的窖池,从明代沿用至今,至少已经有五六百年的历史,属于中国白酒行业现存最古老的窖池之一,窖壁用黄泥夯筑而成。这两口窖池今天仍在使用,用这两口窖池酿造而成的曲酒,具有寒绿、甘醇、清洌的独特风味,被中国白酒界泰斗周恒刚、沈怡方称赞为“中国白酒之典范”。


从“唐代春酒”到“清代沱酒”再到现在的“舍得”,射洪的这一杯美酒香飘古今,享誉四海。



舍得泰安作坊“圈粉”古今 | 老酒坊的秘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