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制作进行有话说:科普篇(1)

2021-07-29 18:35 作者:四次方动画  | 我要投稿

这里是四次方制作进行2号机,跟大家唠嗑点动画原理。粗浅地讨论下动画为什么做成了现在的规格,以及为什么我们能“看”动画的原因。

*为避免争议,未作特殊说明情况下,本文提到的“动画”仅限日式商业二维TV动画。



全动画与有限动画


这两个图例上边是1937年的「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下边是1958年的「白蛇传」。和现在普通的动画相比,这两部动画里的动作是不是感觉要流畅、生动许多?

 

动作流畅的原因一方面是「白雪」和「白蛇」的整体动作丰富,人物在做某个动作时,几乎全身都因为这个动作有相应的动态,镜头主体在表演时,客体大都也会有各自的动态。对比现今的动画,大部分时候嘴动仅仅是口型变化,上身动作不会牵引到下肢跟随运动,多人同框时只有必须要动的主体在动,其他人物则为静止的单张。

而这即是「全动画」的定义,也称「全动作动画」。

 

另一方面是现今动画大多使用1拍3制作,而上述两部动画几乎都用1拍1制作,即1张画面作为1帧,显得十分丝滑。



视觉暂留与似动现象


视觉暂留引用百度百科:

视觉暂留现象即视觉暂停现象,又称“余晖效应”,1824年由英国伦敦大学教授彼得▪ 马克▪罗杰特(Peter Mark Roget)在他的研究报告《移动物体的视觉暂留现象》中最先提出。

人眼在观察景物时,光信号传入大脑神经,需经过一段短暂的时间,光的作用结束后,视觉形象并不立即消失,这种残留的视觉称“后像”,视觉的这一现象则被称为“视觉暂留”。

眼睛的一个重要特性是视觉惰性,即光象一旦在视网膜上形成,视觉将会对这个光象的感觉维持一个有限的时间,这种生理现象叫做视觉暂留性。对于中等亮度的光刺激,视觉暂留时间约为0.1至0.4秒。
*移动目光白点会变成黑点


值得一提的是,视觉暂留是人体眼睛成像的生物机制造成的,是一种生理现象。


影像1秒内播放24帧正是基于人类有视觉暂留特性制定的一个标准,这个标准起源于真人电影的放映,1秒内播放24张胶片,每一张约为0.04秒,低于视觉暂留普通时间的最小值0.1秒。所以在切换两张胶片的间隙,人们并不会觉得中间变“黑”了,而是能连续地看到胶片放映。


不过现如今的数字化影像和胶片有所不同,胶片时代的一张张是有间隔的:

而数字影像则是持续的:

视觉暂留严格上来说已经不适用于阐释数字影像1秒有24帧的成因,但这个标准一直保留了下来沿用至今。

 

继续看2个例子:

分别做两种观察:持续地看秒针、视线从别处移到秒针上的第一秒

 

是不是感觉第一秒的时间会比持续看的时间要长一点?


阿修罗独角仙退后的动作,相邻的几张在空间上有着明显的差距,但我们却能感知到完整的退后动作。

 

这两个例子都是似动现象的表现,不连贯但具有先后时间顺序的画面放在一起,大脑像是能“脑补”出中间不存在的过程(退后),或者是根据已知的运动趋势,提前“预测”接下来的状态(秒针间隔时间感觉变短)。

 

似动现象是人类大脑对动态进行加工产生的现象,有别于视觉暂留,似动是一种心理现象,至今仍没有严格的理论定义。



蒙太奇与剪辑

 

「弃猫小虎」(1947)

这个片段用了一个长镜头描绘小猫屋里出来又回去,如今的动画鲜少看到这样的镜头,一般用室内-室外-室内几个镜头来展现这个过程。

 

但是我们发现,即使没有给观众完整地画出小猫从室内走到室外又回去室内的完整画面,采用几个具有关键信息的镜头拼接在一起,可以带动观众“脑补”出中间没有展现的过程,并最终理解完整的叙事内容。这就是蒙太奇的最基础运用。

 

而与蒙太奇理论相辅相成的剪辑手法,赋予了影像在时间线索上无穷的可能性。

 

 图例是「一人之下第三季」第3集的片段,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串镜头制作时是作为追加镜头在最后一起做的。

但在成片中分别剪辑到了10、12、17分钟处,更好地影射各方势力在此番角逐中所处的境遇。

 


最后来看现在最常见的动画规格:1秒24帧、1拍3、有限动画。


1秒24帧上面视觉暂留部分已经解释过。而「1拍3」和「有限」,商业化无疑是最主要的因素。1拍3减少作画张数,有限地控制表演的复杂程度。自1963年初代「铁臂阿童木」开创,沿用发展至今。


在这里想提一句,从「1拍1、全动画」到「1拍3、有限动画」并不是一种退步,后者的开创使得动画制作周期缩短,作品数量大幅增加,在推动动画文化发展扩张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良性影响。(虽然由此造成的负面影响至今都没有太好的解决办法…)

 

1拍3其实已经能让人感觉到不流畅,按维基百科的描述,差不多1秒10张(比1拍2还略多)是流畅与否的分界线。


但现在的动画观众对1拍3潜移默化地影响习惯了,容忍度阈值上去了,所以一般情况不流畅也不会特别不适,反而偶尔看全程1拍1的老动画还会有违和感。

 

在现在的动画里,1拍1或者1拍2并没有完全消失,在表现快速动作或是细腻动作时大多还是会采用1拍1或者1拍2。


「女子落语」里玩梗作画张数的镜头(并没有倍速播放)

1拍1拍2还是拍3,主要是看具体镜头的动作表演和制作方的意(yu)愿(suan)。

 

综上,动画就是以这样的规格制作出来,配合着视觉暂留和似动现象这两个身体机制,我们就是这样看到了动画。



制作进行有话说:科普篇(1)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