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神器-巴祖卡火箭筒

巴祖卡在试验场上以令人惊讶的精度命中了移动中的坦克,但研发工作匆忙进行,并没有经过严格的工艺流程和测试,所以可靠性有待商榷,只有实战考验才能证明它是否值得信赖。不过,马歇尔将军已经迫不及待了,1942年5月,他急令生产5000具巴祖卡,送往战事焦灼的英国和苏联……
地中海战场上的巴祖卡
美国本土的部队于1942年12月开始接受使用巴祖卡的训练,海外部队就只能在实战中学习使用这种武器了。M1巴祖卡首次使用是在1942年11月的火炬行动期间, 此时距离其服役仅四个月的时间,连训练手册都未及出版。幸运的是,盟军登陆的法属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只有维希法国的210辆老旧坦克,远远构不成威胁,而德军部队正远在利比亚与英联邦军队作战。
登陆部队迅速地集结登船,写有“发射器、火箭、反坦克、60毫米、M1”字样的箱子夹杂在登陆物资中间,静静地躺在货舱里,每个箱子中装有6具这种新式武器。没有配套的使用手册、没有训练单位、甚至没有人知道这些东西究竟是什么。箱子上面“反坦克”的字样吸引船上一些检查货舱的军官,他们还发现了装有火箭弹的箱子。一些大胆的军官打开箱子取出这种武器,在仔细检查后找到了装填和射击的方法。他们在船尾进行了试射,甚至开始训练部队。由于没有足够的火箭弹,所以许多射手在参加战斗之前只看过射击示范,并没有亲自操作过。

巴祖卡参加的第一次实战颇有些喜剧色彩,一名掉队的士兵朝维希法国的155 毫米岸炮防御要塞打出了一发火箭弹,随后要塞的指挥官就投降了。另一支部队在向内陆推进的时候,发现了6辆摆开架势的维希法国坦克。一发火箭弹飞到这些坦克中间,打中了一棵树,这支坦克部队的指挥官认为自己正在遭受炮火攻击,于是也打出了白旗。还有一次,一名中尉沿着海堤不断地变换位置开火,竟让维希法国军队认为自己正在遭受75毫米榴弹炮炮击。在火炬行动期间,至少有1辆法国雷诺轻型坦克被美军第3步兵师的巴祖卡击毁。

理论上,1942年的美国陆军步兵师有557支巴祖卡,装甲师有607支,空降师有182支。在突尼斯作战的美军接收巴祖卡较晚,美军第1装甲师直到1942年12月晚些时候才开始收到反坦克火箭筒,同月,德军在贾兹巴卜附近的295高地上首次遭遇了这种武器。1943年1月,德军第10 装甲师的情报军官豪普特曼·布赫施泰因(Hauptmann Buchstein)上尉在审问了美军第1装甲师的战俘后,提交了一份关于美军在突尼斯使用的新型反坦克武器的报告,里面写道:这种电击发的火箭发射器有1.2米长,由一支80毫米口径的轻钢管构成,可以“由单兵发射,据说有着巨大的破甲能力。”

这名被俘的美军士官很配合地描述了一种可摧毁坦克的单兵火箭发射器。由于对新型武器不熟悉(即使对于美国人来讲这也是件全新的武器,普通官兵对它的了解不比德国人更多),也可能是为了故意误导敌人,他还提供了一些错误的信息。巴祖卡的真正口径比他所描述的要小得多。在德军的报告中,这种武器被称为“反坦克枪”(即Panzerbüchse),后来德军把缴获的巴祖卡称为R.PzB 788(a)。
由于没有操作手册,美军官兵不得不在德意志非洲军面前学习使用这些新型武器,根本没有指定的战术可循,当然了,即便拿到手册,士兵们也会发现这对于制定战术没什么用处,其内容只涵盖武器的外观结构、功能、使用、常见故障及其修复、保养、组装与拆卸、检修和其他技术性问题,与作战相关的内容很少。这也不能归咎于相关部门——巴祖卡服役得如此急切,以至于步兵学校根本来不及去设计和实验相关战术,美军很快就为此吃到了苦头。
1943年2月,德军发动了“春风”行动,两个装甲师向位于西迪布济德(Sidi bou Zid)的美军第34步兵师第168步兵团扑去,该团在开战前两天才收到了6卡车巴祖卡,开战前一天才分发下去,团长托马斯·德雷克(Thomas Drake)上校原计划在2月14日展开相关训练,但德军在当天早上4点就发起了进攻。在这场战斗中,美军的新式反坦克武器没有发挥一丁点作用,反倒是德军新近投入的“虎”式坦克大开杀戒,将增援的美军装甲部队打的溃不成军,第168步兵团团长德雷克也不幸被俘。更加匪夷所思的是,两个月后,重建的第168步兵团进攻杜克山口(Fondouk Pass)时,又是在战斗前一天才领到巴祖卡,结果可想而知。

即便是领到巴祖卡的部队,对于这种武器也并不热衷,正如第3军军长约翰·卢卡斯(John Porter Lucas )少将所报告的那样:“表面上大家都喜欢这种武器, 但它的射程太短,所以使用甚少。”在巴顿的第3集团军,巴祖卡被视为步兵直面坦克时的最后手段,他们并不想用巴祖卡去主动攻击坦克,因为发射时的烟尘和火焰会暴露射手的位置,而且这种武器在任何距离上都可能脱靶,所以第3集团军要求士兵将目标放进30米以内才能开火。
总的来看,巴祖卡在北非出场较少, 美国陆军地面部队司令部派出的观察组报告称:“在该地区没有足够的战斗数据来形成观点……这种武器最近才分发下去, 官兵们使用时未经训练。”虽然有若干巴祖卡击毁德军坦克的传言,但可信者寥寥,一名美军装甲部队的观察员直言不讳地指出:“没有人可以肯定地说有坦克为巴祖卡的火力所阻。”有限的应用也几无战术可言,一般来讲,正确的反坦克战术是部署2到3个小组,利用交叉火力封锁其路径,从不同的距离和方位攻击目标。而在这一时期,美军仍倾向于派出单个巴祖卡小队,利用地形或掩体隐蔽,以免遭到敌方伴随步兵或坦克车载机枪的打击,这种战术显然过于理想化了,巴祖卡射手通常在他们觉得合适时就会扣下扳机。
早期的巴祖卡出现了火箭发动机在发射管内爆炸的情况,于是军械部竭力为定于1943年6月展开的西西里登陆研制更加安全可靠的M1A1型火箭筒和M6A1型火箭弹, 但远水解不了近渴,权衡利弊之后,美军只好因陋就简,幸运的是,M1型巴祖卡在为期6天的登陆行动中表现出色。
在西西里战役中,盟军预期会遭受赫尔曼·戈林装甲师的反击,所以格外倚重巴祖卡,对第82空降师的官兵来说更是如此,他们会被分散地空投到滩头外围以阻断敌方反击,每个排都组建了一个双人巴祖卡小队。在1943年7月9日的空降行动中,空降兵被空投到整个乡间,巴祖卡小组守卫的路障干扰了德军的判断。此役之后,指挥第505伞兵团的詹姆斯·加文上校联系了修道院的修女手缝制巴祖卡的勋章, 这些勋章被授予击毁了敌方坦克的射手。此役使得美军更加认识到巴祖卡对于空降部队的重要性,空降师的装备数量在1944 年时增加至445具,战争结束时已经增加到了567具。

在西西里战役中,巴祖卡还被广泛地用于摧毁野战工事。美军发现它打工事的能力和打坦克一样好。1943年9月,M1A1火箭筒装备了意大利战场的盟军部队,部分M1也改装成M1A1型。巴祖卡非常适合在山地或者城镇的废墟攻击坦克,在这些复杂地形上携带巴祖卡的两人小组能很容易地接近到火箭筒的有效射程范围之内。美军还使用火箭筒攻击碉堡、要塞和躲在山谷中的部队。由于重量轻便,巴祖卡的用途广泛,士兵能带着它轻松穿过陡峭崎岖的地形。沉重的迫击炮凭借高耸的弹道打击躲在山脊背后和山谷中的敌军,同时美军士兵带着巴祖卡进入直射距离近距离打击其他火力难以够着的目标。

1943年9月9日,盟军在意大利本土的萨勒诺登陆,德军第16装甲师立刻对登陆场发起反击。当天早上,第36步兵师第141 步兵团第2营遭到德军Ⅲ号与Ⅳ号坦克的进攻,美军步兵运用巴祖卡将其击退。上午10时20分,13辆德军坦克逼近了第142步兵团团部,美军使用105毫米榴弹炮平射击毁5辆。11时45分,德军卷土重来,美军第142和第143步兵团的巴祖卡小分队与75毫米T30自行火炮、105毫米榴弹炮和37毫米反坦克炮通力合作,一举击毁德军坦克8 辆。在当天的战斗中,巴祖卡至少击毁了7 辆德军坦克和2辆装甲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