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20429 浅谈我的英语翻译学习之路 (2)

2022-04-29 21:20 作者:英语一级翻译吴杰  | 我要投稿

现在想想大学期间的生活,其实绝对这段时间对自己日后走上翻译之路,其实还是挺有帮助的。上大学的时候,我曾经跟一个英语学得很好的同学聊天。不知道怎么我们就说到翻译这个职业,这位同学就说:“我英语还算学得不错,不过我觉得以后要是想成为翻译真的很好,因为听说要想做翻译,不光要语言好,知识面更要广。”也可能当时聊天的这段话,开启了我对翻译的好奇和梦想,一路跌跌撞撞,歪打正着进了这个翻译行业,坚持到现在。

回想自己做翻译的这些年,我最深的体会是做翻译其实最需要的不是什么天赋,而是热爱和坚持。与其说是天分重要,不如说是中英文的基本功重要,而这两方面的养成也同样需要热爱和长期的投入才行。经常有同学问我一个类似的问题:“翻译是怎么炼成的,有没有什么成功经验和捷径呢?”我想,谈到这方面的成功经验,虽然每个人的不尽相同,不过其中都暗合最关键的一点:坚持坚持再坚持。大家不妨看看,在翻译方面有所小成的前辈或者前辈,基本上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特别能坚持。之所以能坚持,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喜欢。

 

回想自己上大学那会儿,真心惭愧,绝对不是一个用功的学生。其实自己当时挺想用功的,可是因为太爱踢球,加上是学生干部,精力牵扯太多。我大学毕业后很少睡懒觉,就是大学期间养成的习惯。那时候,最痛苦的就是每天早上要跑操,而我最痛苦的就是,我当时作为学生干部,要每天早起检查跑操。也就是说,不管你自己有多困,都要比别人更早起一会儿。检查跑操是要记名的,六亲不认才行,有时候挨人骂自然是免不了的。

 

刚上大学那会儿,精力旺盛,高中没有踢够的球,大学总算有机会了。我们学校当时有两个足球场,我们这帮爱踢球的每天下了课,就是呼呼啦啦直奔球场而去,如果自己带着足球,就立马开踢,如果自己的球踢坏了,就死气白咧蹭别人的球,一起混着踢。总之是不到吃饭时间就不会下场。

 

结果,吃完晚饭之后,浑身上下累得够呛,真正到了教室去学习的时候,其实已经没什么体力了。我们当时学精读的时候,老师要求每个人要课前预习,把精读课中的所有新单词和表达都要用字典一个个先查出来,写到精读教材上。我们男生那时候来不及查字典的话,就经常抄女生的这个笔记。现在想想就是,这懒偷得还真是没谁了。好在自己上课听讲还是认真的,复习也努力,没有掉队。

 

我上大学期间,受一个老师的影响特别深。当时这位老师经常数落我们学习不用功,说他上大学那会儿每天早上老师带着上自习,全班一起在教室里收听VOA广播,他的老师也是我们学校非常知名的一位外语教学专家。据我的老师说,他大学刚入学的时候,英语听力是没有任何基础的,基本上什么都听不懂,当时压力很大。得益于他的老师的严格要求,大学四年他非常刻苦,后来居上。对此,我也很有体会,我高中是理科生,上大学之前也没有接受过任何英语听力的训练和启蒙,刚进大学上听力课就是一脸懵逼。其他像精读、泛读和写作这些课程都还学得可以,就是听力是老大难问题。

 

回想起来,那段时间提升听力的过程其实是很痛苦的。听不懂还要硬听,重复听。我们当时的教学注重听力训练,而口语的输出就差了很多。现在想来,英语输入和输出不均衡是有问题的,一味输入,输出不够,时间久了,难免淤堵,遇到瓶颈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我们那一代学英语的,口头练得都少。现在我特别跟学生强调输入和输出的平衡,翻译练习就是很好的输出,能够切实考察和检验自己的输入质量。设想一下,外语学习/翻译学习若能在输入和输出之间达成完美的平衡,就如同活水一样,就流动起来了,整个学习效果也定会大不同。

 

我接下来想说说翻译学习需要专注和静心的问题。这方面,刚才说的这位老师对我影响很深。他当时跟我们说,他上高中那会儿啊,脑子特别静,那时候的乡下不像现在,没什么诱惑,能够静下心来读书。他说自己的高中课本基本上已经被他翻烂了,哪一章哪一节的内容简直就是可在脑子里:不管你说出书上的那句话,他立马就能够告诉你这是在哪一页的什么位置,可以说是烂熟于心。我当时听了特别佩服。他讲到他上中学那会儿啊,因为家跟学校之间还隔一座大湖,上学要先到湖边,然后搭船才能去到学校。相比之下,我们真是幸福多了。

这件事我印象很深。不过,自己玩心挺重,也挺浮躁,我是到毕业之后才越发感受到老师讲这段话时对我们的良苦用心。说到这里,我想特别说一说《英语世界杂志》,我是从1996年开始购买阅读这本双语杂志,也是从那时候喜欢上它的。

其实,这也是受我这位影响。我们同学当时请老师帮我们推荐一本课外英语读物,老师就很郑重地给我们推荐了这本杂志,同时给我们谈到了这么一个小趣事:有一年,组织安排他去北京为一次外事活动提供口译服务。他提供服务的对象是一家国家国际组织的高级官员,当时这位官员是携夫人来参会的。我们这位老师当时是全程陪伴,说当时这对外国夫妻之间除了正常沟通之外,免不了说一些家长里短,甚至打情骂俏。我们这位老师说,《英语世界》杂志内容丰富,包括万象,长期的阅读对他这段翻译经历很有帮助,当然,有些话虽然听懂了,按照外事纪律要求也要假装没听懂。由此可见,语言是载体,文化才是要务。表面看,我们学的是语言,实则我们学的是背景和文化交流手段。

先写到这,待续!


20220429 浅谈我的英语翻译学习之路 (2)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