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于我快要被写论文逼疯了这件事得出的两个总结

2021-12-27 06:37 作者:莹哥话真多  | 我要投稿


图片来源:纳豆家


 

01

 

现在是2021年12月27日周一早上的2:25分,这个公众号文章应该会在6点左右发布,因为我要赶在上班前发文,学校的网络真的太差了,但是我也不能发太早这样可能会影响你的休息,当然把我公众号星标置顶的人应该不多。毕竟,我妈都不这么干。然后我还有视频要拍,我还没有洗澡睡觉。

 

我在电脑前已经呆坐了至少12个小时,这个周末以及前几个周末都是如此。你们的辅导员,一个日更新原创千字的自媒体博主,要被写论文这件事逼疯了。我年初给自己制定的计划就是今年一定要写两篇论文,不然自己作为一个大学辅导员也太不像话了,工作态度问题了。距离今年结束还有不到120个小时……我对自己说我可以。

 

不是我懒,也不是我没话说,我甚至现在就有各种观点忍不住要立刻写出来。我不是在惧怕“写”这件事,而是惧怕“写论文”这件事,我深陷一种茶壶煮饺子的痛苦中,各式观点不知道如何写出来。

 

而在这个“痛苦”的过程中,我也得出了两个结论。

 

02

 

第一个结论就是:要注意逆向负迁移的影响力。

 

“学习迁移”是心理学里的一个概念,是学习多种内容时产生的影响。按照迁移的结果、内容、性质、方向等方面进行分类。逆向负迁移的简单举例就是,学会骑自行车的人很可能就不会骑三轮车了,学会英语的人可能就没法念好拼音字母了。后学习的知识对前知识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导致前知识技能被抑制。

 

我因为写了太多的公众号文章,后来又习惯于短视频提纲文案式的写作。这些对于我创造内容当然是得到了锻炼,但是对于我写学术类论文却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有一种提笔忘字的感受。我之前也在公众号上写过一些工作上的具体思考,但是当我想按照这些思考思路深入下去进行阐述,会发现,我还是不自觉陷入“散文式”“意识流”的表达方式,唰唰写了一万多字发现都还没有讲到重点上。这不是好事,学术论文应当紧凑严谨。

 

这几年,我也有过申请课题,曾经一个晚上打磨了两个课题的经历。那个时候,因为课题有具体的框架,有引导,有内容限制,因而还是类似于段落写作的方式,这又是我一直锻炼的,所以没有感受如此不适。

 

我甚至出版了一本书,但还是觉得写几千字的论文还是比写几十万字要更难一些。

 

我曾经写公众号的初衷就是为了锻炼写作能力可以写好论文。如今,却似乎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同时却也影响了原本的目的。所以,这件事给我有了一个触动,要想学好某样知识,不要企图用类似代替,就要目标明确的去学习。

 

03

 

第二个结论是:要适当的学会求助。

 

我习惯了任何问题都自己解决,这也就造成了我写论文的过程完全是自我摸索的,从学校借来几本期刊反反复复的去看,去总结文字风格,学习标题方式。可是昨天白天好不容易写出的一篇文章初稿,却怎么也无法查重。实在没有办法,我给一个经常写论文的同事发信息询问,他一分钟后就给了我回复,说了几个可能情况,很快就发现了我的问题出在文章的标题字数上。

 

这个几分钟就能解决的问题,我之前已经上网查了一个多小时,又把书反反复复的翻了三四遍。完全是在浪费时间。

 

我们要学会适当的向他人求助,这样可以有效的提升解决问题的效率。要学会承认自己能力、经验、认知、资源等方面的短板。

 

当然,还要注意在不会给别人造成困扰的情况下。

 

04

 

其实还有第三个结论,就是老师和学生一样,也会被写论文这件事折磨。

 

我上周还叮嘱毕业班学生记得要早点写论文,学生说实在写不好,当时我还安慰他们。现在看来,自己也是在站着说话不腰疼。

 

但是我也想和同学们说,写论文这件事,或者说“写”这件事,总归是有好处的,不是无用的。我是不习惯于那样的表达方式和叙述逻辑,但是这么多年每天的文章写作,确确实实给我带来了思考问题和看待事件的变化,也锻炼了我的逻辑能力。这些主观性的成果,也是给我工作本身带来了实打实的好处。

 

所以,各位同学,虽然我们吐槽写论文很难,很累,很痛苦,要把人逼疯了,但是,我们还是要写。回避问题不能让问题消失,而我们绝对不能被论文轻易打败,对吧。

 

那么,你加油,我也加油。


关于我快要被写论文逼疯了这件事得出的两个总结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