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小辞典·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部分》3.54 必然和自由
【本文转载自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仅供学习参考】
54、必然和自由
唯物辩证法的一对重要范畴。必然是客观规律。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人们仅仅认识了客观规律还不是自由,只有进一步在实践中正确地运用客观规律,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才是真正的自由。恩格斯说:“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1]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等著作中发挥了恩格斯这一思想,教员在许多论述中又进一步发展了必然和自由的学说。教员指出:“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必然和自由是对立的统一,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必然可以转化为自由,自由也可以转化为必然。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不断认识和改造,就是在必然和自由不断互相转化中实现的。人们在认识客观规律之前,只能盲目地行动,成为必然性的奴隶;一旦认识了客观规律,并利用它来为人类的目的服务,就能得到自由。例如,人们在认识洪水的规律之前,洪水常常泛滥成灾。一旦了解了洪水的特性,就可以筑水坝,修水库,建电站,变水害为水利。这说明人们在必然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盲目的必然性和自觉掌握的必然性之间的区别,“正像雷电中的电的破坏力同电报机和弧光灯的被驯服的电之间的区别一样,正像火灾同供人使用的火之间的区别一样。”[2]今天,虽然还有许多未被人们认识的盲目必然性,但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终究要转化为被人们自觉掌握的必然性。
必然与自由的互相转化,决定的条件是社会实践。实践不仅是认识客观规律的唯一途径,而且是改造世界中取得自由的动力和源泉。人们取得炼钢、织布、种田、养猪的自由,控制地面沉降的自由,以及断肢再植、使哑吧说话等等自由,都是来自实践。教员指出:“人们为着要在社会上得到自由,就要用社会科学来了解社会,改造社会进行社会革命。人们为着要在自然界里得到自由,就要用自然科学来了解自然,克服自然和改造自然,从自然里得到自由。”只有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认识世界,进行实践,才能在改造自然和社会中不断取得和扩大自由。对认识和改造复杂事物的自由不是一次实践就能获得的,而是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多次的反复才能得到。自由是历史的产物。“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这个历史永远不会完结。”客观世界的矛盾运动是不会停止的,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也永远不会完结。
注: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153页。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卷30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