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h同人](非国设耀中心)莫不是故人

*菊中心的莫不是如果的老王视角
*非cp向
*反战文
*图源百度,侵删
王耀感觉双腿像灌了铅,沉得几乎抬不起来,他有好几次甚至怀疑他的腿是不是被冻在了那厚厚的雪中,否则怎么会走的如此艰难。
他现在无比想念家里那暖烘烘的棉被和热汤,只是他现在只有几个被冻的硬邦邦冷的像石头一样的窝头,王耀是去年刚从日/本留学归来的学生,由于当时的时代背景,在街头小巷中难免饱受议论,张家媳妇说他长了一张小白脸的脸,一看就不像好人,李家阿婆说他从小就不学好,打架爬树掏鸟窝,说不定啊就当了卖国贼了。
眼见着这谣言越传越多,越传越邪乎,再加上那匪寇日渐猖狂,这血气方刚的年轻人直接一拍桌子,挥袖走人,跑去参了军,这才让耳根子清净了些。
不过参军到底是仓促了些,王耀虽是有心报国上阵杀敌,但终究是读书人,通晓理论却只是纸上谈兵,难堪大用,于是王耀便跟着其他的小兵一起摸爬滚打了一年,这才勉强算是成了一名合格的战士。
而这批刚摸上枪杆子的新兵们,很快就被上级派遣了作战任务,开始了长期的征战。
王耀就是这样才踩上了这厚的可以没过脚踝的雪地,入眼是白茫茫一片,经阳光的照耀反射更显刺眼,既看不见敌人,也看不清远方。
王耀听到了胃的悲鸣,此时那声音在他耳边回荡,仿若一片惊雷,但他也只能揉揉肚子企图让它平静下来,而后继续向前走,直到接到休息的命令。
只是他们没接到所有人翘首以望的指示,而是得到了作战的信号。
就像是喜剧电影里猝不及防又处心积虑的偶遇一般,他们遭遇了敌人的伏击——和电影不同的是,他们的编剧可能是埃斯库罗斯,使这一切都走向意料之外。
子弹几乎是从王耀的耳边擦过去的,他甚至能够听见那因高速飞行而撕裂空气产生的声音,就像是什么布锦被粗暴的撕成了两半一般,在耳膜处形成巨大的声响,那一瞬间王耀几乎感觉自己已经接过了白发阿婆的热汤,就差将其吞咽入腹了。
打翻了那碗汤的是王耀的战友,他一把拉住愣在原地的年轻人往遮蔽物旁跑去,而后者也在对方的拉扯下,终于和那和蔼的白发阿婆道了别,说是不好意思下次再来。
暂且保住命的王耀被战友狠狠地训斥了一顿,自认理亏自然是不能够还嘴的,所以便只是傻笑了几声点头应着。
战友人不错,比王耀虚长了几岁,是农民的儿子,没念过几年书只认得几个简单的字,杀起敌人那叫一个勇猛,王耀是打心底里佩服战友,如果在过去,这年轻人怕不是能成为那震天盖世的大侠。
王耀晃了晃头,将思绪扔回战场,狙击镜里呈现的依旧是白茫茫一片,即使那红色正蔓延着,并且在那厚雪之上开出一朵朵艳丽的血花,也依然不妨碍这纯白之色所构成的单调画卷。
敌人似乎换了战术,这雪地之中竟找不到他们其中一个的踪影,王耀不敢松懈,这敌人狡猾得很,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趁你不注意打了个黑枪,让人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只得睁大眼睛而后凄惨离世,所以绕是胃部不断传来不适的信号,王耀也没将手指从扳机上离开,就等着那狡猾的匪寇探出头来好将那头颅打个稀烂。
只是今天这位敌人先生怕不是耐性极好,如果不是那就只有睡着了这一种可能了,王耀不安的活动了下僵硬的手指,他曾经在日本留学了几年,自然是知道这民族的种族天赋——过人的耐力。
对于这一点王耀可是认识得通透,他的友人便是如此,不加夸张的说,他甚至可以面带微笑和你坐上一整天,哪怕这期间你一句话都没有说,这清秀的年轻人也可以保持他那标准至极的坐姿。
想到挚友,王耀不禁勾了勾嘴角,早在他还在留学的时候,这位友人就已经结了婚,妻子他在婚礼上见过一面,是典型的大和抚子式的女性,温柔又美丽,两人一直都很恩爱,想必现在也一定生活的十分幸福吧,说不定还会有一个可爱的孩子。
他一定会很认真的去给孩子启蒙吧……
王耀的眸子忽然暗了下去,那孩子说不定长大之后也会成为罪恶的侵略者的,虽说王耀自然是相信挚友的为人的,但不可否认的是蚕食着自己的国家的人正是千千万万个和挚友同民族的人类,或者说是野蛮的,贪婪的,没有人性的渣滓。
他们也许曾经和那位总是微笑着的挚友一样,是优秀的朋友,认真的画家,体贴的丈夫,温柔的父亲,只是当他们踏上这片土地之时,理性,良知,人性,通通被丢弃在家里,而后褪去人类的外壳变成贪婪又嗜血的豺狼虎豹。
愈想愈气愤的王耀不自觉的将食指弯曲,那子弹冲出弹道,在这寂静得仿佛无人沾染的雪地发出了“砰”的一声,他才后知后觉的发现自己惹了大祸。
仿佛是应和着王耀一般,另一边的一个雪堆旁探出一个身影,他飞快的扣动扳机,只是可能是在雪地里趴了太久,这一枪射偏了,子弹嵌入树干之中,只留下一个微小的洞。
王耀来不及思考,再次扣动扳机瞄准那人,子弹飞快的向前跑去,直到钻进那人的肺叶,才停下了自己的旅程。
那人倒下了。
战友拍了拍他的肩,夸赞他好样的,而后端起枪,向那人倒下的方向走去,而后又补了两枪,从数量上看,这大概是他们最后的敌人。
王耀跟了上去,但没走进,只是远远的看着那倒下的年轻人有几分眼熟——有点像菊,但这想法很快就被王耀否定了,怎么可能呢?菊他只是个画家,怎么可能拿起枪杆去加入恶魔的阵营呢?
说到底,本田菊那样寡淡的人,不适合战争啊,他还是更适合于庭院之中安静画着画,而后慢慢老去,儿孙满堂,安详离世。
一旁的战友催促着王耀快点归队,消灭了敌人,他们还需要赶往新的战场。
王耀应声而去,只留下那尸体和一串脚印,很快,这里一定会重新迎来寂静与安宁。
包括血迹,都将被雪打扫得干干净净,再找不到痕迹。
这篇应该配合着那篇菊中心看,两篇主旨不变,都是反战,观点在上一篇说过了,就不再重复了,总而言之——和平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