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开始学中医:4.4内伤(七情、饮食、劳逸)

内伤病因
同学们好,我们来学习内伤致病因素。
内伤致病因素,是指人的情志,或行为,不循常度,直接伤及脏腑而发病的致病因素。我们主要学习有七情、饮食、和劳逸三种内伤致病因素。

七情
首先我们来学习,第一种内伤致病因素:七情。
七情:是指的7种情志,怒、喜、思、悲、恐、忧、惊,七种情志的变化。一定范围内的七种情绪变化,不引起病变,则不属于病因。七情要成为病因的条件,必须是因为突然、强烈、而持久的精神刺激,超过人的生理调节范围,使人体的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才会导致疾病。
由于七情是造成内伤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故称为内伤七情。

七情和脏腑气血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
七情活动,是以五脏六腑的精气为物质基础的。七情也是五脏六腑的精气的情志反映。
比如: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所以情志的变化和脏腑气血的病变之间,它们是互相影响的。
这种影响有什么样的病变特征呢?我们下面来看看七情的致病特点。

比如:暴怒,除了伤肝之外,肝气横逆,会乘脾犯胃,所以会导致脾胃的病变。
恐惧,会伤肾,肾精受损,不能够上济于心会导致失眠。
思虑,除了伤脾,同样也会伤心,耗损心血,导致血不养神,而出现失眠的症状。

七情不仅伤及本脏,也会伤及多脏,更重要是它会影响到脏腑的气机,导致气机紊乱,气血运行失常。它主要表现在:怒则气上,喜则气缓,

悲则气消,恐则气下,

惊则气乱,思则气结七个方面。

情志波动的异常,可以使病情加重,或者使病情迅速恶化。比如,高血压病患者遇到了非常恼怒的事情,肝阳暴张,血压可以迅速升高,发生眩晕,甚至突然昏厥,或者昏仆不语,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还有心脏病患者,情志波动,常可以使病情加重,或者迅速恶化。所以当生病的时候,一定要避免情志波动,这样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饮食
下面我们来学习内伤病因中的饮食损伤。
饮食损伤主要有3种,饮食不节,饮食不洁,和饮食偏嗜。饮食损伤第1种,是饮食不节。
节,是指的节制。饮食不节制,有3种表现:过饥、过饱,或者食无定时。
过饥,是指,饥而不得食,渴而不得饮。它会导致气血化生之源不足,导致气血不足,脏腑失养。
而过饱,是指暴饮暴食,或者是脾胃虚弱,但是勉强进食。过饱同样,也会损伤脾胃,纳运失常会导致饮食积滞。小孩子如果饮食积滞日久会生成疳积,导致严重的营养不良。
食无定时,是指饮食不规律。这会导致的脾胃气滞、血瘀痰阻。

饮食损伤第2种,就是饮食不洁,是指进食了不干净,或者有毒的食物,会导致腹痛,上吐下泻,痢疾,黄疸或者肠道寄生虫,中毒等等,严重者可出现昏迷,甚至是死亡。

饮食损伤第3种,就是饮食偏嗜。饮食偏嗜,主要有2种,一种是五味偏嗜。五味是指酸、苦、甘、辛、咸5种味道。酸入肝可养心,苦入心可养肺,甘入脾可养肝,辛入肺可养肾,咸入肾可养脾。所以五味合五脏,可以养五脏。

比如:
多食酸,肝盛乘脾,会导致皮肉变厚,变皱,口唇干裂掀起。
多食苦,心盛乘肺,会导致皮肤干燥,毫毛脱落。
多食甘,脾盛乘肾,会导致面色黧黑,胸闷气喘,腰膝酸软,脱发。
多食辛,肺盛乘肝,会导致爪甲干枯不荣,筋脉拘急不利。
多食咸,肾盛乘心,会导致胸闷气短,脸上无华,血脉淤滞。

饮食偏嗜,还有另外一种,就是饮食偏寒偏热。
如果经常喜欢吃寒凉食物,会导致脾胃阳气虚弱,寒湿内生,而出现腹痛,腹泻的症状。
如果经常吃辛热之品,会导致胃肠积热,而出现,口渴、口臭、腹满胀痛、便秘、痔疮等这些实证。
健康的饮食,应该是饮食有节,五味调和的。如果,饮食不节,五味偏嗜,寒热偏嗜,出现了饮食损伤,就会损伤五脏,变生疾病。

劳逸
内伤致病因素,最后一个劳逸损伤。
劳
劳是指的过劳,过劳有3种表现,劳力过度,劳神过度和房劳过度。
劳力过度,是指长时间过度劳力而积劳成疾。劳力过度,会耗气,导致气虚,容易出现气短乏力,懒言、自汗,易感冒等症状。
劳神过度,是指思虑太过,劳伤心脾。心脾不足,气血亏虚,容易出现心悸失眠,多梦健忘,以及纳呆,腹胀,便溏等症状,

房劳过度,是指性生活不节制,房事过度,耗损肾精,导致肾虚,而出现,腰膝酸软,眩晕耳鸣,精神萎靡,性功能下降,或者遗精,早泄,阳痿等等。
过度的劳累,也会损耗人体的正气,而过度的安逸呢?

逸
过度的安逸,也会使人体出现病变。过逸,有两个病变机理:逸则气滞,逸则气虚。
逸则气滞,是指长时间活动不足,人体气机不畅,可导致脾胃脏腑功能减退,出现食少,胸闷,腹胀,肌肉乏力,虚胖等症状。
逸则气虚,是指过度安逸或长期卧床,阳气失于振奋,导致正气不足。可见为心悸、气短、乏力,
所以,过度的安逸也会容易引起病变。
以上是我们学习的内伤致病因素。

同学们,到现在,我们已经跟同学们,共同学习了中医的两个说理的工具,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也学习了中医研究的对象:五脏六腑。还学习了五脏六腑的物质基础:气血津液。最后还跟同学们学习了,引起人生病的原因: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劳逸损伤。
我们学习的这些中医基础理论的内容,将对于我们学习望闻问切四种中医诊断方法,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下一次课,我们将正式学习中医四诊诊断方法了。下次课,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