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老师:真话难听,成绩不好,学什么就不重要了

作为不年轻的大学老师,见过各种各样的学生,我知道我说的内容让一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家长感觉不舒服,毁了一些家长对孩子未来的期望,打碎了家长的美梦。但是我这是认为最合理的选择,毕竟做梦不能当真,很多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走出了自己的路,现在看还是非常不错的。
最近高考和中考发榜,很多学习成绩差的家长非常焦虑。一些参加高考的孩子没有考上本科,一些参加中考的孩子只能去职校,这些家长感觉自己的孩子一辈子都完蛋了。
我在这里并不是说高考和中考不重要,我说的是另外一件事,就是如果一个孩子学习成绩不行,那么应该怎么办?怎么才是最合理的做法。

很多家长关心大专选什么专业,职校选什么行业。我的意见是孩子能够学进去什么就选什么,因为学习已经不重要了。
如果孩子高考考不上本科或者孩子中考考不上高中。那么对于孩子来说学习已经不是主要问题了。需要面对的最关键问题是孩子的性格和品行问题。我直白一点说:第一,千万别让孩子学坏,第二,尽量让孩子能干点正事。
可能很多家长会很失望,觉得我在说废话,其实不然,能够做到这两点其实并不容易,如果能够做到这两点,孩子的出路未必不好。
第一是别学坏,因为环境发生改变了。孩子以前无论是在高中还是初中,无论这个学校多么差劲,但是毕竟还有样子的差劲,还是有底线的差劲。但是社会的差劲,往往没有底线。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的自制力往往不高,非常容易学坏。
很多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已经很恶劣了,无所谓差劲不差劲。这样的家长经常抱怨以前孩子的学校校风不正,说孩子学校的学生有很多抽烟、喝酒、处对象,孩子在以前的学校学坏了。校风正不正是需要比较着看的,学坏不学坏也是需要比较着看的。换一个环境,你孩子周围的人可就不是抽以前那种烟,喝以前那种酒,处以前那种对象了。你家孩子面对那种环境,学坏的内容就不一样了。
第二,尽量让孩子干点正事。简单的说就是别成为只玩手机的废物。为什么说尽量干正事呢?就是家长要懂得面对现实,懂得现在不抓紧,以后要倒霉的现实,要懂得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妥协。
很多家长把孩子随便往一个学校一送,然后眼不见心不烦,其实很多这样的学生最后变成了只知道玩手机的废物,家长更操心。或者是逼着孩子去做他做不到的事情,例如考什么证照或者考研之类的,孩子最多是嘴巴对付一下你,因为他做不到,所以没有任何意义。
我家长举一个具体例子,孩子无论上什么学校,说自己学不进去,但是他对打篮球很有兴趣。当然可以是其他的活动,例如弹琴、书法。那么我非常建议你鼓励他好好打篮球,因为无论学习成绩啥样,至少他还赚了一个身体好。
肯定有家长说,既然打篮球那么为什么还在学校里花学费打篮球呢,回家打篮球多好,还不花钱。家长如果这样想问题就有很大的误区了,因为这个孩子在学校里面能够打篮球,是因为他在学校的环境下有一群打篮球的同学。但是要是不上学,来到社会上,那么他周围可没有一群打篮球的朋友,他就不打篮球了,他就干别的去了。
社会非常多元,竞争的赛道很多。如果孩子在中考或者高考的时候没有竞争过别人,最合理的方式并不是说让孩子在学习的赛道上奋起直追,而是换一个赛道。那么在换赛道的时候,孩子的品质就非常重要了。人是需要社会生活的,在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生活的情况下,一个学习不好的学生,可能因为其他因素取得更好机会。
明人不说暗话,你都看完了,可以不点赞,不加关注,但是麻烦点个推荐,转发一下,我相信关注就是力量,谢谢!
本人是高校教师,教育类的话题,本人很愿意和各位分享。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告知。本文原创,禁止任何形式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