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产品出现假货,如何进行知识产权维护?
经常看播的大家都知道,一些网红或是各大电商平台上的主播们有的时候会销售或许诺销售一些侵权或是山寨产品。虽然平台有一定的监管,但因为现阶段直播规则不规范,各平台监管规定不一样。直播中的假货及山寨产品不断涌现。
针对此乱象,6月24日,中国广告协会(“CAA”)发布《网络直播营销行为规范》,该规范于2020年7月1日起施行。当中关于知识产权及不正当竞争保护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17条商家发布的产品、服务信息,理应真实、科学、准确,不可进行虚假宣传,欺诈、误导消费。
第25条主播在直播活动中,理应确保信息真实、合法,不可对商品或服务进行虚假宣传,欺诈、误导消费。
第31条网络直播营销平台经营者应当依法经营,切实履行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网络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义务。
该规范证明了现阶段直播间山寨/假冒产品盛行的乱象,也表明了行业内部对其进行监管的决心。在此环境下,品牌方也要积极维护自身合法权利。我们可采用下列措施:
如在直播预告或在直播中发现,主播销售/许诺销售假冒/山寨产品,或出现其他不正当竞争行为:
1.向电商平台(如有)投诉,要求下线该直播,冻结该主播的直播权限
2.公证购买相关产品,并且对视频内容进行公证。在我们获得主播销售实际销售的证据后,向该主播以及产品提供方提出诉讼。
如在直播后发现,主播销售/许诺销售假冒/山寨产品,或出现其他不正当竞争行为:
1.向电商平台(如有)投诉,要求删除直播视频,冻结该主播的直播权限
2.公证直播视频,尤其是对销售数量进行公证;如没法确认销售数量,或者无法确认实际销售行为,则须联系该主播,同时向该主播购买相关产品,然后进行公证。最后向主播及实际销售方提出诉讼。
直播带货作为现阶段十分火爆且新型的销售方式,各方规范都十分欠缺,因而各品牌方更应当重视此方向的知识产权保护,保护自身合法权利并维护自身商誉。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知识产权维权方式也需要时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