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观感《十三邀》第七季 对话张双南

2023-04-07 10:51 作者:子燊08  | 我要投稿

1、许:您说,天文学家面对那么浩瀚的星空和宇宙,包括您面对黑洞,就这些东西会使一个人更拥抱现实生活的热情,还是变得疏离、孤单?

张:很多,尤其年轻人常常会被生活的压力给压垮。即使宇宙是很浪漫的,但是眼前的生活更直接,所以可能浪漫不起来。如果没有浪漫的情怀,如果不想成为这个宇宙当中,第一个知道这件事情的人,或者这件事就没有意义了。我觉得我今天做的很多事情,也是想恢复年轻人的这些自信心,所以这个事还是很重要的。

 

l 浪漫主义可能并不普及,但是浪漫情怀却是人人都具备。浪漫本身和生活的物质基础没有直接关系,但现实变成了,物质需求如果没有满足,多数人就浪漫不起来。这一层因果关系本身就是扭曲的。只要你能隔断物质与浪漫之间的因果关系,那么物质再贫瘠的人,都能享有诗意、浪漫的生活。

第一段

2、许:所以伟大的发现者本质上都是浪漫主义者。

张:你说的是对的。没有这个浪漫情怀,你永远得不到满足。但你如果想到,你是这个宇宙当中第一个了解这个事情的人,我觉得这种骄傲,这种自豪超过了其他所有的。

 

许:你说的太好了。

张:这就是我能够说服我自己做这件事情的原因。

 

l 张老师把自己的团队当成是宇宙连接地球的信使。尽管来信已久,但信使那颗浪漫之心如初。如果没有浪漫情怀,要做的事情就会变成一口枯井,浪漫的情怀填补了做事的意义,为枯井驻入了源源不断的活水。至此,浪漫就是意义。

l 有趣的是,浪漫主义背后潜藏着什么?我觉得是“游戏人间”的生活态度。怎么理解“游戏”这一概念?在电影《头号玩家》中,为了赢得最后一把钥匙,双方都卡在了最后一个游戏上。幸亏男主帕西法尔及时顿悟,表现出了和反派截然不同的游戏态度。反派为了赢得钥匙而玩,尽管努力通关了,但却被系统告知失败。而男主只是在单纯的玩游戏,只是在努力确保自己不挂,尽管没有通关,但系统却给了他钥匙。

l 也就是说,游戏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游戏本身。如果只是为了通关,那么在你赢得游戏之后,或许你就会把这款游戏丢在一边,且开始寻猎下一款游戏。如果日常出现意义缺失,那我们大概率会被无尽的欲望驱使。

第二段


3、张:还有一个业余爱好,就是研究我们的大脑如何审美,如何理解什么是美。

许:对你来说,美和科学之间有什么关系?你看所有的科学公式都追求简洁优美,包括我看那些调查说,好多大数学家一定是不管多么穷,一定是风景特别优美的家乡

 

张:这实际上是挺难回答的一个问题,比如说,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实际上是他的审美观起了作用,他认为以前的规律太复杂了。那么爱因斯坦更不用说了,很多大物理学家就迷这个对称美,简洁美,就迷得不得了,但他们就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所以这个问题就来了,这个自然难道真的就遵从了这样吗?我觉得未必。我们想要追求的,理解的是自然的规律。凭什么,自然的规律要和你的审美有关系呢?自然还有复杂的,不简洁的那一部分,它的美反映在什么地方呢?这是很奇怪的一件事情,然后不同的人,为同一件事情美或不美又去吵架,然后有时候我们看这个艺术品,没有任何感觉,有人给我们讲了一通之后,然后感觉好美,发生了什么?这里面一定有底层的科学,我们没有搞明白,那我就很开心了对不对,这我自己提出的问题,我自己去解决就好了。

 

许:到时候就可以分析为什么亚丁这么美了是吧。

张:(大笑)所以这是我的另外一个业余爱好,甚至比我那个黑洞的业余爱好,我爱得还狠。

 

l 稻盛在《活法》中提到事物的本质根本不复杂,他列举人类的DNA为例,看似复杂的遗传信息,最终不过是四个碱基对的排列组合。从这一点去看,人类已经有很多大量的案例来证明自然界的美唯有简洁美一种,但这一结论是归纳法得出的,有以偏概全之嫌。

l 《复杂系统学新框架》中提到自然秩序一部分以简洁、抽象的形式表现,比如各类高度概括的数学公式;另一部分则以一种动态的、不断创新的、具有创造力的形式表现,比如复杂系统的涌现。所以我对美的范畴持保留态度,美或许更加广泛,我们不应拘泥于已被证实简洁美的案例,自然界中或许尚有未被发现的复杂之美,或其他美。

第三段

4、许:就你也不在乎,比如你这个行业的人说你这两个研究都很业余

张:我不在乎别人怎么看待我的黑洞理论,也不在乎别人如何看待我的美学理论,我只是特别开心我又理解了一点,如果这个爱好,你不拿它吃饭的话,你就会比较开心,因为你没有压力,所以我觉得我特别的自由,我做的是别人没有解决的问题,至于我能不能解决,那也不一定,但至少这问题是别人没有解决的问题,所以我觉得,我就要做它。

 

l 张老师的潜台词是,不建议把爱好当成吃饭的工具,这不仅会让爱好失去它原本的意义,还会让你活在压力之下。张老师做美学研究的角度不同于常人,正是因为他没有推进实验,定期发论文的压力。他在相对宽松自在的心境下,对一个别人没有关注到且又是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发起研究,如果研究成功,自然值得高兴,因为填补了某领域的空白;如果研究不成功,也不影响这件事本身是他个人爱好的浪漫趣味。

第四段

5、张:咱们是“藏餐煮酒论黑洞”。

许:这个题目取得好,就这样吧

 

张:以前,黑洞这个东西给起名之前就叫做冻结星,它的视界面是时间停止的地方,往黑洞落的时候你最后挥一个手,我们外面看到的是他最后的这一幅图像,再也看不到别的了。就是说冻结在黑洞视界面上了。曾经有人纠结这个事情,到底这个物质是在黑洞的视界里面,还是贴在黑洞的视界面上面。有人说了,无所谓,这个人就是那本书的作者,他说反正这个东西在不在那,我们永远也看不到,我们做个数学变换就行了,就不纠结了。但实际上,数学变换这件事情根本上有一个缺陷,它一做这个变换,黑洞视界里面的时间就是无穷大了,但我们的宇宙首先是有限的,从它形成到现在,这个是有限的,那要回答这个问题,在这个有限的时间里面,这个东西在黑洞里面还是在黑洞外面。我计算的结果是,在有限的时间里面,这个东西在黑洞里面,没有在黑洞的外面。但是,我们写文章的时候,审稿人仍然问一个非常科学的问题,到底观测上有没有区别?那么这个东西在里面的话,它就不发光,如果在黑洞视界面上贴着,它可以发光,但发了我们永远也看不到,观测上看了没有区别。没有区别你纠结这事干啥,然后我就问他们,如果碰撞之前,这些东西在黑洞的视界的外面会发生什么?会发生伽马射线。就是基普·索恩自己的实验,我非常想用他的矛攻他的盾,他自己的实验已经发现了,几十次两个黑洞撞在一起,然后每一次我们的望远镜,包括“慧眼”卫星,我们都观测那个地方到底有没有伽马射线,从来没有过。所以说明,它东西不是贴在黑洞视界表面的,而是在里面的,所以我们最近写了文章,也发表了,但是大部分人他还是选择不看你的,不读你这篇文章,读了假装没有看到。

 

许:所以范式的转移是需要很漫长的

张:非常漫长*2

 

l 我不懂以上这段对话中的科研成果意味着什么,所以我没有实际的观感要表达。我只是单纯地着迷这项科研成果,它的出现,好像在一种异常平静的状态下揭示了某种客观规律。视频看到这一段的时候,我的内心有一种安定和愉悦之感,所以标注一下。

第五段

6、许:您觉得你提出的这个黑洞的理论,什么时候会被更广泛地接受呢?

张:我说等我s了之后吧,因为学术界是非常难改变的。但是没有关系,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寿命是有限的,科学还是要发展的。从科学史上的角度来讲,几十年,一个理论不得到证实不得到承认,那个算什么呢,对不对。我谁也不说,我就写文章就完了。爱信不信。好在,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科学它都能够有繁荣的发展。弗里曼·戴森在美国科学院做过一个演讲,他认为科学家有两类,一类是鸟,一类是青蛙。鸟是在上面,是看不到下面的细节的,但是鸟会把整个蓝图鸟瞰下去,看得很清楚,所以它知道下一步它要飞到哪里。青蛙永远不知道它这一辈子生活的地方有多大,但它把附近看得极为清楚。鸟的科学家最著名的,当然是爱因斯坦,杨振宁先生这些人,所以给我们的印象是这些科学家最牛。

 

许:对,最厉害的,最天才的

张:但是别忘了,他们之所以能建立这样的理论,是基于无数个青蛙科学家,没有青蛙科学家把这细节搞清楚,那些鸟的科学家他统一什么呢?所以戴森说,这两类科学家都重要。

 

许:那您觉得您在科学领域,是像鸟的气质还是青蛙的气质?

张:我做的,应该说,从鸟的雄心开始,到我现在做的大部分的工作,应该是青蛙的工作。

 

l 尽管自己的理论短时间内不会被学术界所接受,但张老师也能理解。他自认为自己现在是青蛙类的科学家,只要能摸清楚自身所在的领域,那迟早都能被众人知晓。或许被知晓的方式,可能是单独以自己的名义,也可能是被鸟类科学家引用的名义,但无所谓,只要是对人类的科学事业有推动和贡献,那就是好的。

认识当下的自己,搞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了解自身的局限性,坦然地接纳现实,努力地做好当下。我个人认为这几件事情的重要性远超其他。光这几件事情就要耗费一个人很多的时间和心力来完成和保持。其他身外之事物,偶尔关注就足够了,花更多的时间也不值当。

第六段

7、许:那幻灭很痛苦吧?

张:当然,很快就不痛苦了,发现大部分也是这样的。认命了。其实最主要的是,后来发现即使是这些牛的不得了的人,他们也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我们有限的能力,还是对于人类的大的事业,还是能够有一些贡献的,所说认识到这一点之后呢,这个信心有一些恢复。我觉得今天我做的很多事情也是想恢复年轻人的这种信心。其实很多年轻人的这个信心,已经被这些人给摧毁了,就是让很多年轻人知道,你们比我张老师水平要高得多,才华也高得多,因为我作为“新三届”的学生,基础是很弱的,我以这样非常有限的才华,竟然还能做一点事情,你们更应该做一些事情。但是,因为现在生活压力特别大,今天的年轻人所面临的这种困难,我们没有经历过,没有面临过,所以,即使宇宙是很浪漫的,但是眼下的生活更直接,所以可能浪漫不起来。在这种情况之下,你让他们有理想主义,像我从来都是理想主义者,因为我从来没有遇到过生活的困难,他们就很难。所以我常常就想,要想尽一切办法,要改变他们的处境。

 

许:张老师我突然问你,你这个理想主义是哪来的呢?而且没有熄灭,怎么回事呢?

张:我觉得我的理想主义,可能主要是来自于我父亲,我父亲是个特别的理想主义者。而且作为理想主义者,我们损失在什么地方呢?我们在现实社会当中会遇到一些困难,但是,so what?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其实我是很感激,这个舞台,这个机会,让我有今天。

 

许:张老师其实我觉得啊,我们这一代有责任,就是我们受惠过这个时代给我们的好处。我们要回报的,我们不能因为这个

张:你说得对,你说得完全对。所以说,我从来没有说避免,或者说回避,我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人,该发出的声音,所以我觉得这是非常浪漫的事情。

 

许:我得敬您一杯啊张老师,我觉得您这说的太重要了。

 

l 和钟老一样,张老师以自己为参照基础,给年轻人打了一针强心剂。由衷地感谢这些长者。只有秉持利他之心的人,才能如此真诚地想他人所想,忧他人所忧。

l 稻盛说,不以自身的利害得失,而是以是非善恶作为一切判断和行动的基准。最近的生活和工作正是遵循这个原则来做事的,发现事情变得越来越清晰且简单,正是因为少了对自己利益的得失权衡。行动的关键在于从身边的人开始,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

第七段


观感《十三邀》第七季 对话张双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