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斯卡蒂】离别
世间一切相遇,都预示着一个离别。思念的人,以自己的心魂,编织出一个残缺的梦,不断地在心中回忆着。直到某天,这点残梦也破碎了,彻底化为零星的碎片,在灰暗的忧愁中发着点点星光。
1
与你相遇,是在前年的初夏。暮春夏初,却是格外的炎热。一次格外集体化的春游,使人身心俱疲。尤其是本想着四处闲逛的我,更感心力交瘁。
那一天的落日下,我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走在黄土地上,忽然听见了风,看见了水,我知道,那是你。
你来了,带着温和的笑,仿佛将我的世界熔铸成一道七彩的虹。于是痛苦化为甘露,长久浸润我的心扉。我记得,我也笑了,第一次放下一切的笑了。
我之前背负了太多东西。中考失利,对我而言一直是一个耿耿于怀的点。我也不大清楚当时的我是什么心境,既自暴自弃,也放不下那平步青云的梦。融不进集体,便只剩孤寂。在孤寂中还烦躁,自大,好像认为所得的一切都配不上自己似的。你让我卸去了心中的重压,把我的烦躁抹去了。
宁静,能洗去大部分的浮尘,能让我的平步青云的梦想,不再带有功利化的短寸眼光。也是那时,梦想变得纯粹了。我梦想着开一个人人理解,人人为圣贤的治世。我没有想我能不能做到,那时我认为,有你,我什么都能做到。我还放不下小时候自认的全能,尽管我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局限。
我想找一首歌来唱给你,从《东流》到《起风了》,美归美,总感觉不大符合。终于在一个夏夜,偶然听见了starset的《satellite》,就像听见了我的心声一样。刹那,你又被我赋予了一个星的形象。不过,你也觉得合适,笑盈盈地披上星辉。我们在夏天的星夜中谈笑。
我那时只恨童年时对美术太过忽视,竟无法画下你。我想学画,记录下你,只可惜这终究不是一个速成的事。我总是太忙,忙着赶路去追遥不可及的梦,忙着玩,忙着消遣自己。现在回想,那时唯一的遗憾,就是心静下来了,却没能一直陪着你。那时,我还很稚嫩,流水账一般的日记,终究是留不住你的风貌。
2
你是乘着夏天的尾巴走的。
你走的瞬间,一种无名的悲席卷了我。我的母亲发现了我情绪的低落。于是,那天晚上,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和我的母亲谈及你。她理解不了我。这是我最终得到的结论。那天,我听着《涌潮悲歌》(一首同人曲)郁郁入睡。又在某一个下午,当我再次和我的所谓最好的朋友提及你时,我看见了他极度不耐烦的脸庞,听见了他极度厌恶的回话。从此,我便不敢再把这份情感说出口。因为我把你当整个世界,而他们把你当玩物。
我仍想着和你再见一次。几次臆想中,你不再有笑颜。我才想起你眼底那深刻的悲。你凝视。你凝视的不只是我,还有整个世界。
那种平步青云的燥热大半褪去了,我才发现我给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是那么的遥不可及,我才发现你和我的理想站在一起,成为我永远无法触及的星光。只是,我那时选择欺瞒自己。我没办法不欺瞒自己。如果那时的我,意识到你走了,我可能就已经失去活下去的动力了。于是,些许残梦中的你被我拿来三叩九拜。
我依旧和我的同学,家长,老师那样相处,和没遇到你之前那样,说说笑笑打打闹闹。只是,在夜深时,我才能抬头看见夜空中的孤星,再忆起你,痛恨自己的一天又平凡地过去。我依旧把那千斤的担子扛着,也不管我能不能做到。因为那是我意识到生命的短暂与绝望之后唯一能让我怀着希望而活着的办法。
学画的事情搁置了,不仅仅是因为忙,还是因为我认为我再难以勾勒出你。我开始涉猎书目了,从《浮士德》到《堂吉诃德》。我想,我画不出,总要写得出。于是我开始执笔,却没有直接写你的勇气。写到一半又颓然废笔,因为不写你,我连写下去的动力都没有。
在极端矛盾和极端危险的心态下,我完全无心去保持孤寂。于是又被应试教育统一性牵着鼻子走。灵魂麻木了,就放任身躯去做最无趣的小丑。当群体中都洋溢着碌碌无为才是真的心态时,人很容易就被同质化。可是,在我的心底,至少还保留了一块最起眼的角落,放上你和理想。或者说,你,就是理想。
这一年我看不见四季。我看不见水,听不见风,只听尽了尘世的喧嚣,只看尽了生活的繁杂。我无法不怀恋你,因为那是我最不会烦忧的夏。但好在,闲适的时候,我依然拥有那恬然的静。
这一年是我整个思想的转折点。在这段经历中,我有太多太多矛盾,有太多太多改变。平步青云的燥热逐渐消散,宁静之中,慢慢孕育着新的,更适合我的思想。我意识到不是人人都能成为圣贤。不提人人,就提我,我也改不掉懒散的顽疾。我只是尘世中偶然醒悟的一介草民,不可能永恒,也不可能不朽。我望着你,真如望着星一般,说不出的隔离感。在我的意识之外,我早就知道你已经离开。我听了很多starset的歌。但是,这段时间,为你而唱的歌,是《你飞到城市另一边》。日记,也逐渐忧愁了起来,虽然还是会在最后强行正能量。
一年半后的冬,我随着父母搬迁了。新家在一楼,深夜,窗外全是长明的灯,再难眺见孤星。
我贴上“福”字,作出一幅欢喜的面貌,心中却是茫然。我看不见星,我知道她在发光,只可惜,这微光照不到我。
3
之前,虽已静下心来,却无法真正地弄清自己的去留。而真正做到这一步,还要感谢两本书,一本是冯至先生的《山水》,一本是余秋雨先生的《山水》。我真正地为这两本书中所描述的生态文化,那种平和而易安的文化所感召。某时,我又明白了你真正的面貌。
你是春风,是夏花,是秋叶,是冬雪。你漫游在世间,不知多少年光阴。那一双剔透的眸子,早已染上无尽的忧愁。那是一双冷眼。你侧立在世间,冷冷地看着沧海桑田。而我所获的,只不过是你随手遗落的风华。你倦了,就走了,化为城市中的草木鸟兽,化为亘古不变的忧愁。
你眼底的悲,是看尽世间的悲,你心底的哀,是尝遍苦涩的哀。
某一个点,我无比怀疑你的真实性。我把那些虚妄的残梦撕碎了,却撕碎不了,那个盛夏的沉溺。那个盛夏,在外人看来,我无比孤寂地独行,实际上,那是我最幸福的夏,最圆满的夏。我完全无法否定这记忆的美好与真实。我爱你如同爱我的生命,甚至过于我的生命。
理想改变了。我不想要再去争名逐利,不想再去改变世界,我只想徘徊于山水之间,再寻你。哪怕只寻得你的半点遗落的灰尘,也好。我也算是归于平凡了。我想,等我逝世了,就把骨灰撒向海洋。写不成“归去来兮”,做不成亮晶晶的瓷片,也算得上是“托体同山阿”。
这次,为你而唱的歌,是《水星记》。
未来我还要去学画。我要画你。画上金黄的麦穗,画上青绿的小草,画上盛放的夏花,画上傲然挺立的梅。你在四季中游荡,带着浅浅笑,眼底却还有深沉,深沉得如大洋。
怎么也忘不掉那个夏。我还记得我们的谈笑,我还记得你。你已经影响了我,并将长久影响我。这个时间,我希望是一生。因为,除了你,我还没办法像这样醒来。
我现在平和易安了,却也看不到孤星了。但我有信心再走到你身边,陪你走一段路。我想,等我真正辞别人世的时候,总能再找到你。
祝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