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常识下午茶】
1. (单选)王某与周某系羽毛球业余爱好者。2021年1月2日,二人均参加了某羽毛球比赛,在比赛过程中,周某击打的羽毛球击伤王某右眼。根据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若周某对损害的发生没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王某不得请求周某承担侵权责任
B.即使周某对损害的发生没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对王某的损害,也应按照公平原则,承担
侵权责任
C.周某应当承担侵权补充责任,赔偿王某的医药费等损失
D.周某侵犯了王某的生命权、健康权以及身体权,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赔偿王某所有损失
【答案】A
【三级知识点】法律-民法-民事责任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民事责任知识并选择正确项。
第二步,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六条第一款,自愿参加具有一定风险的文体活动,因其他参加者的行为受到损害的,受害人不得请求其他参加者承担侵权责任;但是,其他参加者对损害的发生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除外。题干中,王某系羽毛球运动的爱好者,对于自身和其他参赛者的能力以及此项运动的危险,应当有所认知和预见,但仍自愿参加比赛,应认定为自甘冒险的行为。这种情况下,只有周某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时,才需承担侵权损害赔偿责任。
因此,选择A选项。
2.(单选)杨某系某汽车服务店负责人,为了方便其所在的汽车服务店清淤、排污,在未设置任何警志、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擅自将一小区前广场的井盖打开。当晚,一名7岁的儿童在广场放风筝时不慎掉入并溺亡。关于杨某的行为定性,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因属意外,杨某不构成犯罪
B.杨某构成破坏交通设施罪
C.杨某构成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D.杨某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
【答案】C
【三级知识点】法律-刑法-其他(刑法)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刑法知识并选择正确项。
第二步,根据《关于办理涉窨井盖相关刑事案件的指导意见》第二条,盗窃、破坏人员密集往来的非机动车道、人行道以及车站、码头、公园、广场、学校、商业中心、厂区、社区、院落等生产生活、人员聚集场所的窨井盖,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的规定,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处罚。过失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二款的规定,以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题干中,杨某为清淤、排污擅自打开小区前广场的窨井盖,该地属于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危害的是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后致一人死亡,其行为已经构成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A项:根据《刑法》第十六条,不可抗力和意外事件,是指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本题中,杨某的行为存在过失,且对于损害结果的发生应当有一定的预见能力,不属于意外事件。A项错误,不选。
B项:根据《刑法》第一百一十七条,破坏交通设施罪,是指故意破坏轨道、桥梁、隧道、公路、机场、航道、灯塔、标志或者进行其他破坏活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的行为。本题中,杨某为了方便其所在的汽车服务店清淤、排污,才将井盖打开,不属于故意破坏行为,不构成破坏交通设施罪。B项错误,不选。
D项: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重大责任事故罪,是指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该罪的主体是负有业务身份的人,属于业务过失类犯罪。杨某的行为不属于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规定,不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D项错误,不选。
3.(单选) 江某采用非法复制以及未经授权使用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方式获取甲公司的商业秘密,给甲公司造成重大损失,已经构成犯罪,根据我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江某的上述方式应当认定为:
A.欺诈
B.盗窃
C.利诱
D.胁迫
【答案】B
【三级知识点】法律-刑法-其他(刑法)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刑法知识并选择正确项。
第二步,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三条第一款,采取非法复制、未经授权或者超越授权使用计算机信息系统等方式窃取商业秘密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盗窃”。因此,ACD项错误,B项正确。
因此,选择B选项。
4. (单选)2019年1月下旬,林某将自己果木场场部的房屋出租给高某等人种植培育绿化苗,同年2月林某见高某等人行迹可疑,仔细留意,发现高某等人正在进行非法制造毒品甲基苯丙胺的现场犯罪活动,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林某未向公安机关报告,且经常利用果木运输的便利,为高某向外运输制造的毒品。案发后,公安机关在果木场查获结晶状毒品甲基苯丙酸2.696千克(含量为77.79g/100g)、液体毒品甲基苯丙胺54.875千克,对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林某为高某运输制造的毒品行为,以制造毒品罪的共犯论处
B.若林某在公安机关查获时,为高某等人转移制造的毒品,则只以非法持有毒品罪论处
C.林某为高某运输制造的毒品行为,构成运输毒品罪和非法持有毒品罪,数罪并罚
D.林某为高某运输制造的毒品行为,构成运输毒品罪和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数罪并罚
【答案】A
【三级知识点】法律-刑法-刑法分则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刑法分则知识并选择正确项。
第二步,根据《刑法》第三百五十条,违反国家规定,非法生产、买卖、运输醋酸酐、乙醚、三氯甲烷或者其他用于制造毒品的原料、配剂,或者携带上述物品进出境,情节较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明知他人制造毒品而为其生产、买卖、运输前款规定的物品的,以制造毒品罪的共犯论处。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题干中,林某明知高某等人制造毒品,却为其隐瞒,并为高某向外运输制造的毒品,其行为已经构成制造毒品罪的共犯。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根据《刑法》第三百四十八条,非法持有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非法持有鸦片二百克以上不满一千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不满五十克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题干中,林某明知高某等人制造毒品,却为其隐瞒,并为高某向外运输制造的毒品,其行为已经构成制造毒品罪的共犯,“只以非法持有毒品罪论处”说法错误。B项排除。
C项:只有在行为人不以进行贩卖、运输、走私、制造等毒品犯罪为目的时,才能以非法持有毒品罪定罪处罚。但赋予运输毒品罪的“运输”以特殊的刑法含义,即只有为了自己或帮助他人贩卖、走私毒品或者以其他方式扩散毒品,而将毒品从甲地带至乙地的行为才能成为本罪所称的“运输”。C项错误,排除。
D项:根据《刑法》第三百四十九条第一款,包庇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的,为犯罪分子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或者犯罪所得的财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是指明知是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而向司法机关作假证明掩盖其罪行,或者帮助其毁灭罪证,以使其逃避法律的制裁的行为。林某的行为不构成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D项排除。
5. (单选)甲和乙是朋友关系,乙正在实施利用信息网络为实施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发布信息的行为,为了转移犯罪所得,遂找到甲,要甲提供银行账户用来接收、转移诈骗款,并告知上述事实和相关处理方法。甲欣然同意。事后,甲先后将自己名下的6张银行卡提供给乙,直接、间接接收、转移诈骗款有400余万元。关于甲的行为定性,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甲构成诈骗罪的共犯
B.甲构成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的共犯
C.甲构成窝赃罪
D.甲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答案】D
【三级知识点】法律-刑法-刑法分则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刑法分则知识并选择正确项。
第二步,根据《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题干中,甲明知乙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还为乙犯罪提供银行卡,涉嫌为电信诈骗团伙提供支付结算工具,其行为已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A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B项:根据《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一,利用信息网络实施下列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一)设立用于实施诈骗、传授犯罪方法、制作或者销售违禁物品、管制物品等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通讯群组的;(二)发布有关制作或者销售毒品、枪支、淫秽物品等违禁物品、管制物品或者其他违法犯罪信息的;(三)为实施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发布信息的。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B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C项:窝赃是指明知是他人犯罪所得的赃款、赃物而代为转移、藏匿或为其提供秘密隐蔽场所的行为。目前,刑法中将窝赃构成犯罪的,定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无窝赃罪。根据《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C项错误,排除。
6. (单选) 2016年12月12日,15周岁的王某因抢劫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后刑满释放。2020年9月10日,王某因过失致人重伤被提起公诉。对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王某构成累犯,应从重处罚
B.王某在任何条件下均不得适用缓刑
C.若王某被判处七年有期徒刑,在执行期间,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刑
D.若王某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则对其不得适用假释
【答案】C
【三级知识点】法律-刑法-刑罚及其具体运用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刑罚及其具体运用知识并选择正确项。
第二步,重大立功表现是指犯罪人犯罪后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以及其他对国家和社会有突出贡献的行为。根据《刑法》第七十八条第一款,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二)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三)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五)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六)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故C项“若王某被判处七年有期徒刑,在执行期间,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刑”说法正确。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A项:根据《刑法》第六十五条第一款,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故一般累犯的构成要件为:①前后都是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②前后都是故意犯罪;③前罪实施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五年以内再犯新罪;④前罪实施时已满18周岁。题干中,王某第一次犯罪时未满18周岁,且第二次犯罪系过失致人重伤,故王某不构成累犯。A项错误,排除。
B项:根据《刑法》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B项“王某在任何条件下均不得适用缓刑”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D项:根据《刑法》第八十一条,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D项错误,排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