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考核带来的打工者心态(一)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相对于孔子的“重”,自然有个“轻”。 对于“轻”,我的姥姥常说什么行为主贵,什么行为主贱。行为的练习是中国文化的传统内容。 天天写作业变一天的头等大事,这种行为的后果,是不会重视作业的练习要素,天天忙着交差,最终的心态是打工者心态,被绩效考核的基层员工心态,此为学习中的一轻或一贱。 孤陋寡闻,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闻而不思,过而不改,一心只想着鸿鹄将至——吃喝玩穿这点事,此为学习中的二轻或二贱。 有了前二者,对父母说“别烦我”,对老师说“别烦我”,对“老板说“别烦我”,对配偶说“别烦我”,就是自然而然,一切事都有分崩离析的走向,此为学习中的三轻或三贱。 有了“别烦我”,一切走课都是走过场,图个热闹是核心。世界没有一个统一的金字塔,只有林立的山头,走课,多少也有点拜山头的意思。每个山头都拜,就是每个山头都进不去,反倒把自己的心态练习成鲁迅笔下的祥林嫂,此为学习中的四轻或四贱。 作为妈妈爸爸,总去和歪瓜裂枣立的小山头调频,总和蜂拥而上的一众调频,就是不和自己孩子调频,使孩子孤立无援,此为学习中的五轻或五贱。 有了这五轻五贱,无论学习什么技能,最终都是枉费,永远与“金字塔上端”无缘。 其实,《三国演义》里的水镜先生也和“金字塔上端”无关,只是轻重不同,主动拿捏和被动遭遇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