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孩子有这4个现象,说明在无效学习, 比不学习更可怕!

2022-12-12 10:23 作者:天使育儿愈康  | 我要投稿

人们总说“越努力,越幸运”,然而生活中却经常看到:有些孩子上课认真听讲、认真问问题,认真写作业、认真复习……但他的学习成绩却始终处于中游,愣是上不去。家长还因此责备孩子,怪他学习不用功。
 

也许,真的错怪孩子了!其实他已经足够努力,只是用错了学习方法!方法不对,再用功,也是徒劳。下面这4种无效学习的现象,快来看看你家孩子中招了吗?
 

 

一.盲目模仿,没有主见

  • 有的孩子对待学习充满热情。

  • 今天看见同桌买了一套新的数学卷子,回家让父母也给买一套。

  • 明天邻居家孩子说他用APP背单词,于是也效仿。

  • 孩子看起来很忙,其实是在做无用功。

  • 每个人的学习进度、学习方法都不一样。

  • 适当参考别人的学习方法没问题,但只会照搬,是没有主见、缺乏自主学习意识的表现。

 

家长回家后可以翻看给孩子买的学习资料,看是否存在一本只写了前面几页的情况?

 

如果有,请不要再给孩子买新的学习资料了,让他将一本写完、吃透知识点,再考虑买新的。让孩子坚持一种学习方法,比来回更换效果更好。同时也让孩子意识到:学习在于内容,而不在于承载物,用课本背单词并不比用APP差。

 

 

二.只会“输入”,不会思考

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做题时遇见一道特别难的题目,左思右想始终想不起来解题思路,最后决定翻看习题册后面的答案详解。

看了一遍以后恍然大悟:“哦,原来这道题是这样计算的,还挺简单的!”


可是这道题真的简单吗?

过段时间再遇到相同的题他可能依然不会。因为在看详解时,他只浏览了答案,却没有在心里演算一遍。所以,我们总能看见孩子作业错题很多,虽然后来都认真订正了,写下满满一大篇,但成绩就是上不去。对于学习而言,单纯地输入是没用的,要学会在输入的同时思考,用心看,而不是只用眼睛看。
 

 

家长可以时不时抽查孩子的作业,查看孩子是否真的掌握了。每隔一段时间对孩子之前写错的难题进行提问,将孩子写错的题用试卷的方式进行整理,让孩子“模拟考试”。用提问、检查的办法“逼迫”孩子多思考、多动脑。要知道,一个孩子独立思考能力和倾听能力的合力才是真正的学习力。
 

 

三.没有计划,三心二意

一线教育专家曾经提出过两种最无效的学习方式:一是连续学习一门功课3小时以上;二是脑子里想着数学,眼睛却在看英语。

 

连续学习同一门科目会让孩子身心疲惫,产生厌倦;而在学习中没有合理分配时间会让孩子在学习中摸不着头脑、产生紧张心理。

 

家长看着孩子伏在桌前认真学习,一会儿翻看数学书,一会儿翻看英语书,觉得孩子挺认真的,其实孩子只是不知道先学习什么好。在纠结中摇摆不定,不仅浪费了学习时间,还会加剧孩子的烦躁心理。因此,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合理规划学习时间,做好规划。

 

 

四.“表面学习”,流于形式

有的孩子喜欢干这样的事:

  • 课堂上将老师讲的内容、PPT上播放的内容全部记在本子上,课后再将这些草草记下的内容誊写在一个精美的笔记本上。

  • 上课时身板挺得直直的,老师讲课时也是全神贯注的样子,但实际上思想开了小差,早就跑到九霄云外了。


不走心的努力,都是看起来很努力。

 

这种“表面学习”不仅会让孩子成绩下降,还会让孩子产生“我很努力了,但是仍然学不好”的心理,打击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家长不要觉得孩子回家后知道学习就万事大吉了,还要对孩子的学习效率进行检查,要学会辨别孩子是“真勤奋还是假勤奋”。


一旦发现孩子在进行无效学习,一定要及时纠正孩子的态度和行为,让孩子明白“什么样的学习才是有效的”。如果家长能够及时发现和帮助孩子改变无效学习的状态,并且有意识地去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对孩子的成绩提升大有裨益。

 

注明:文章以科普为目的,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健康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

孩子有这4个现象,说明在无效学习, 比不学习更可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