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写写(12)
观《重庆森林》感
这部电影上映于1993年。我一直以来就非常非常喜欢1990-2005这段时间,所以看到上映日期,就先对《重庆森林》产生了好感。
一开头就是男女主穿梭在人群中,这里拍得很有意思,人群是“虚”的,是因没有聚焦1而不清晰、十分模糊的。只有男女主,始终是清晰的,所以在电影的最开始,无需任何旁白、字幕来解释说明,观众就可以明白:这两个在人群中匆匆穿梭似在找寻的人就是电影(上半部分的)男女主。
然后男主去打电话,给阿May的父母、查看语音留言、给阿明。他解释道:女友阿May和自己分手了,原因是幼稚的“你越来越不像三浦友和了。打电话的时候,男主的表现也很有意思,给阿May父母打时,他表现得很平常,没有透露太多的伤心难过,只是说:“没有啊,我打电话过来是专门问候你们的。”查看自己的语音留言时,面对电话那头的操作员(那时的电话留言是需要操作员代为转达的),他的伤心难过便全部以着急的方式表现出来了,他反复地问操作员:“是阿May还是阿明?阿明?不对吧,你是不是读错了?应该是阿May吧?”而最后当他给好友阿明打电话时,就毫不掩饰自己低落的情绪了。男主面对不同人时,表现出的这种差异,无疑是十分细微而真实的。
这里还有三个小细节,第一,男主打电话时所使用的公共电话,旁边有一家小吃店,这家小吃店正是在阿May晚上下班的必经之路上。所以男主在打电话的同时,也是在等着阿May下班的。但是小吃店老板告诉男主,阿May和别人换了班,下班时间也变了,男主在这里不会等到阿May了。其实我觉得,阿May换班这件事,男主在之前也不一定就完全不知情,再次来到小吃店这里,只是为了满足一下自己的一厢情愿罢了。 第二,小吃店老板又向男主说:“算啦,分手了就找下一个嘛,你看我店里的阿花就不错的。”这时的男主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第三,男主给他的语音留言设置的口令是“爱你一万年”,这大概是他和阿May感情正好时设置的吧,后来电影中男主又多次查看语音留言,说出“爱你一万年”这句口令。为什么已经分手了,却没有更改口令密码,而是还一直保留着过去的痕迹?是因为已经习惯了?还是因为还没有彻底放下阿May?
后来随着电影发展,男主实在伤心孤独难耐,又回到小吃店,想约阿花出去看电影,却发现她早已找了别人。男主又给自己认识的女孩们一一打电话,想约人出来,可无一例外地被拒绝了。这时的男主走进酒吧,对自己说:“下一个走进酒吧的女人,我就要喜欢她。”也正是这样,男主才得以遇见女主,有了后面的故事。这种只是为了拜托孤独,忘掉伤心,而在分手之后很快又随便找到某个人寄托自己感情的行为,在我看来,虽然不太妥当,却也无可厚非。但是,人还是应该勇敢地承受一段感情的负作用,而非匆匆进入下一段,以此麻痹自己。
在这段故事的结尾,男主在完成了每次分手后例行的仪式,跑步,之后,收到了女主给他的语音留言。相信这一次,当男主说出“爱你一万年”的口令时,“你”已经不再指阿May,而是指女主了吧。同样的,男主也从分手的低落情绪中走出来,准备好迎接每一个新的一天了。这样一个温暖的结尾,我很喜欢。
《重庆森林》其实是由两个故事组成的。我尤其喜欢第二个故事。最开始想要看这部电影,也是因为在b站上看到了一段王菲(王靖雯)表演的剪辑。
第二个故事,电影中王菲拿到了她暗恋的人,梁朝伟,的家钥匙,于是每天都偷偷溜进他家去打扫卫生,养金鱼,乃至后来发展为给他换毛巾,换牙杯。家中的这些变化,梁朝伟绝不是毫无察觉的,但他却没有去调查这些变化发生的原因。一个人住,家里的物件却发生变动,这不是很恐怖的吗?梁朝伟却“默许”了这些变化,为什么呢?我觉得他大概暗暗希望是那位空姐回来了吧,这也是他迟迟不去看信的原因,他想要骗住自己,不去面对现实。而后来,当梁朝伟得知王菲一直在保管着他的信,又发现了她喜欢的《California Dream》光盘时,他不去看信的原因大概又发生了变化,他会在希望着是年轻漂亮,天真活泼的王菲来到他家里了吧,所以任由王菲保管着他的信,和他的家钥匙。又或者,这一切只是一场梦?就像电影中王菲说的:“我梦见我去了他家里。”毕竟,一个年轻女孩如何能屡次潜入一个警察家里,而一次都不被抓到呢?在《梦中人》背景音乐中,王菲一边欢快地跳着舞,一边收拾家务。这是王菲和梁朝伟都想要做的梦吧。可惜暗恋就是这样,无论两个人给彼此留下了多少痕迹,多少暗示,无论双方对彼此的心意怎样的心知肚明,有些话还没有说出口,就只能小心地保持着距离,彬彬有礼。两个人只好小心地维持着关系,不敢更近一步,也不愿从ta身边远离。其实有些时候,这样反而更好,就像纳兰容若词“人生若只如初见”,让这份感情在两个人心照不宣中保存在心底吧。
第二个故事的结尾,在一年之后,王菲从加州回来,又遇见了梁朝伟,他拿出一年前她留给他的登机牌,目的地虽然模糊了,但可以猜得出,是california。王菲是想让梁朝伟和她一起走的吧。重逢后,王菲又给梁朝伟重新画了一张登机牌,电影到这里就结束了,但是我希望,梁朝伟可以放下玩具飞机,而乘上真的飞机,和王菲一起飞往目的地,无论它在哪里。和第一个故事一样,第二个故事的结尾也是温暖而充满希望的,我很喜欢。
我真的很喜欢1990~2005这一段的时间,无论是音乐,电影,书,抑或是游戏。那时,时间的流逝速度刚刚好,不像现在这样人越走越匆匆,忙着从一件事,一段感情,一个地方赶往下一个。那时,有情人可以远隔万里仍保持通信,但也不像现在这样让真挚的感情淹没于浅薄的表情包、流行语中。那时,游戏画面没有精致鲜艳,但许多开创性的玩法内核正是在那段时间中开发出来的。那时,事物的速度、节奏刚好,像是用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二氧化碳,反应平稳、迅速,不像用硫酸会导致CaSO4覆盖在表面使反应速度下降,也不像用纯CaCO3导致反应过快,气体不易收集。我真的很喜欢1990~2005这一段的时间。
在这篇文字中,我淡化了电影情节和故事内容,有许多情节都没有提到。毕竟写这篇文字是想表达我的感受和看法,而非复述剧情,也不想剧透。所以如果没看过电影,不了解剧情,读我的观感可能会感觉很奇怪。总之,还是很推荐大家去看这部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