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响吧!上低音号!》——田中明日香“我只要能够演奏,谁当都无所谓。”

京都笔下的女性角色都相当地鲜活且具有魅力。
其中藏在田中明日香身上的韵味更是让我眼前一亮。
关于田中明日香的魅力,京都早已经在《吹响吧!上低音号!》的动画里完完整整地表现了,有兴趣的观众大可自己去动画里感受一番。
本文算不上什么角色鉴赏,只是单纯地聊聊我对明日香这个人物的几次印象的改变,聊聊我喜欢的这位女性。


那么田中明日香是谁?
她是吹奏乐部的副部长,低音声部的领队,上低音号的担当。同时,她又才貌双全,身材姣好,拥有卓越的领导力,凝聚力,幽默感。
如此完美无缺的表现仿佛在告诉我:这才是强者
不仅完美地处理学习与社团活动的关系,更是在人际关系上处理地也是游刃有余,即便涉及到社团矛盾,明日香也能安然无恙地坐在一遍袖手旁观。
可是,这份超越一般高中生的成熟和洞察力。让明日香显得格外另类。
我也愈发十分好奇:什么样的环境和成长塑造了这样的她?
要满足这份好奇,就必须了解吹奏乐部曾经发生过什么。
在北宇治高中吹奏部的历史中,曾经发生了很严重的一件事——二年级学生大量退部。
而退部的原因很简单,双方对社团活动的看法不一样。
快要毕业的三年级认为社团活动是划水放松的地方,低年级则认为应该认真进行社团活动。
最后的导火索就在于,参加活动的人选是按照学级从高到低地排序参加。
认真训练的低年级无法忍受这种不合理的制度和磨洋工的高年级,进而团结起来选择退部进行抗争。
这就直接导致下一年吹奏乐部的骨干损失一半。
而明日香则是少有的选择留在元气大伤的吹奏乐部的学生之一。

可是奇怪的是,在这种社团内部四分五裂的情况下,更加拥有的明日香并没有选择担任部长。而是转而担任副部长,就这还是被别人连哄带骗给逼上台的。
若是普通人,当然可以理解,在这种一堆烂摊子的情况下没人愿意接受。
但明日香可是强者啊!明明是一个强者却将团队构建的重任丢给了别人。
我非常赞同“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观点。
所以,当看到部长是一个爱哭鬼的时候,我相当的不理解明日香。
同时又对明日香的态度变得复杂。
而京都这时也是露出“猎物上钩”的笑容。京都游刃有余地给出了一个理由:
明日香深爱着吹奏乐。
她反复说过“谁来演奏都无所谓,只要自己能够演奏就行。”
而她本人也确实将全部的心思放在了提高吹奏水平上。
从这个原因来看,在明日香眼里,因为人际关系而烦恼,社团内部暗藏的斗争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只有我自己能不能吹奏,才是一等一最重要的事。
而至于曾经二三年级发生的对抗,对明日香而言根本就无所谓。“你们吵架和我吹上低音号有什么关系?”。
这种极度自私的心理,让明日香成为了社团顶梁柱,也在宣告她的逆鳞。胆敢跨越这条线的人,会见识到明日香的怒火。
到了三年级,吹奏乐部已经有:更加优秀的二年级;雄心壮志的老师;更加合理的选拔机制。此时天时地利人和已全都凑齐。
然而明日香似乎还是无所谓的感觉,直到明日香知道了大赛评委的身份。
这一转折这下,面对三年级的最后一次进军全国大赛的机会,明日香表现出决不允许任何人破坏的决心。之前的明日香不表达香织和丽奈之间谁更适合小号独奏只是为了不让自己卷入斗争旋涡,而后来间接阻拦霙和希美见面则是为了确保进入全国大赛的稳定。
明日香的心里只有自己,我对明日香有了个新的认识——世俗且自私。
但这有错吗?没有错。
这下我明白了自己其实和当初想要推选明日香上台的人别无两样,都是在将自己的愿望无视掉明日香本人的情感强加上去。
什么“能力越强,责任越大”。这些不过是我们以自己的视角自己的标准去评判的。
因为更懂得交际所以就应该负责沟通?
因为很幽默所以就应该负责调动气氛?
开什么玩笑!对明日香而言,只有“想做”和“不想做”两种选择。心情好了就做,心情不好就不做。她才不要因为这些麻烦事而放弃自己更加喜爱的。
更何况,明日香也“不强大”,比起“笨”到在一堆烂摊子的时候出头当部长的小笠原晴香,田中明日香更像是一个“精明的聪明人”。
在内心的强大上,明日香已经不是强者了,更别谈“能力越强,责任越大”这种傻话了。

当母亲狠狠地扇了明日香一巴掌,而明日香只是温柔地拉着母亲的手离开时。我不由地落泪了。
如同一位在社会上已经摸爬滚打的社会人,明哲保身地不让自己卷入任何纷争,明明比谁都看得更清楚却也比谁都稳如老狗。因为清楚自己的本质是个相当自私的人。
所以,明日香在受到来自家庭的压力时才会同样选择自己一个人默默解决。没有帮助过别人的自己怎么可能开口请求别人帮助,更何况是清官难断的家务事呢?
就算是自私,明日香也还是一个女高中生,是一个还未成年的孩子。
明日香对进军全国大赛的决心,以及她对吹奏的喜爱。都是源自更深的原因,而这个原因才是明日香这个人物行为动机的根本原因。
黄大叔曾在合宿期间听到过明日香在清晨的林间的个人独奏,这首独奏包含了明日香那复杂的感情。
明日香的父亲是一名时常出门在外的上低音号的演奏家。父母离异后,明日香跟随着单亲母亲从此断绝了与父亲的联系。
但父亲还是想尽办法将自己用过的一把银色的上低音号寄给了明日香。明日香的父亲是个怎样的人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猜测一番,一个对音乐无比热爱的演奏家能够选择将视如生命的乐器和演奏光盘送给自己的女儿,足以证明他对女儿的爱吧。
明日香也因此踏上了音乐的道路。
而明日香如此执着于进军全国大赛,则是因为她的父亲在这次的全国大赛上担任评委。
明日香的独奏中有对父亲的思恋,也有对音乐的热爱,还有希望得到父亲的认可。
但是,对于明日香的母亲而言,她的父亲是母亲唯一排斥的存在。
这份排斥连带着明日香的音乐。
但明日香的成熟让她相当明白母亲的付出和对自己的期望,让她无法像个孩子般撒娇和顽固。
有一说一,因为我也是单亲家庭,所以明日香和她母亲的关系我特别能够理解。
每次想到自己母亲不是因为自己的存在就可以过得更好,这种愧疚的心情就会油然而生。
在日本,女性地位本来就低,更何况是单亲家庭的女性。明日香的母亲想必身上负担着相当大的重担。
“单亲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的道理在于,孩子很早就能够明白家庭的窘境和自己对于亲人的负担。这份愧疚和无奈让单亲家庭的孩子更容易压抑自己的想法迁就母亲。
更何况,明日香是一位“聪明人”。
“这是多么成熟的孩子啊,要是她能更快乐一点就好了,至少能够让她做自己喜欢的事”就好了。
因为是“聪明人”,所以明日香得迁就母亲;因为是“聪明人”,所以得压制自己的愿望和想法;因为是“聪明人”,所以才更要为家庭考虑。
于是,一贯自私的明日香在这时候选择听从母亲的心愿。这份痛苦对于多次说出“只要自己能够演奏,其他人怎么样都无所谓”的话的明日香而言,对于多次明哲保身不参与社团斗争的明日香而言是多么艰难的选择。
但是,黄大叔一语点破梦中人——你就是个高中生,就是一个小屁孩,装什么成熟,装什么大人。现在为了迁就别人委屈自己,以后肯定会后悔一生。
我想黄大叔潜台词也在说:“你的母亲绝对不会后悔生下你,你可以不用因为愧疚而压抑自己迁就母亲,你更应该向母亲撒娇,这是你作为孩子的权利啊!”
被性格恶劣的黄大叔教训一顿,明日香也总算下定决心。在和母亲达成交易后,又再次重返吹奏部。
这时我对明日香的看法也又改变了——就算再如何成熟和通晓人情世故,本质也还是怀揣着爱与梦想的女高中生。

细细品下来,明日香其实对社团有着绝对的控制权和领导权,连续两任的部长都是明日香有关系。
但是她从来没有插手过,因为明日香过于聪明和理智她是不会在那种消极氛围下挺身而出。所以,即便部长小笠原晴香是个爱哭鬼。在明日香看来她是比自己更加有勇气,更加坚强,更加伟大的人。
而明日香对黄大叔更是一种熟悉和陌生的感觉。
看上去是同一类人,但黄大叔比自己更加独特。
黄大叔伪装着自己毫无波动且冷漠的内心,同时可以轻易说出伤人的话。但是,黄大叔又关心,关注着别人(无情的剧情触发器)。
明日香也是装出圆滑活泼开朗的外在来掩饰自己毫不在意这些鸡毛蒜皮小事的内心,因为能够清楚地看透事情的本质却又放任自流不去触碰。
这个区别就在于霙和希美二人问题的解决态度上。明日香想把问题拖下去,让自己能够顺利进入全国大赛。黄大叔则是想让二人面对面畅谈和解决问题。
而这一点分歧就是二人的成长环境不同,黄大叔幸福的家庭和有前车之鉴的姐姐让黄大叔拥有更加温柔和关爱的心。
明日香对于香织的态度其实有点类似于对她老妈的态度——在香织为明日香蹲下系鞋带的那一幕,明日香表现出了一瞬间的不耐烦和厌恶。
明日香自然明白香织对自己作为朋友的友情和情谊,但同时她也清楚香织和自己的母亲一样无法理解自己的心思和想法。
但是这并不妨碍明日香馋香织学姐的身子,咳,我的意思是香织学姐对攻力十足的明日香没有丝毫威胁。
有时候过于的通透反倒不是一件好事,正是因为知道他们对自己真心的好,早早成熟的明日香才无法如同小孩一般随意发脾气表现心中的不满。
只能承担这份过重的爱意。


当然明日香最吸引我的地方,其实是摘掉眼镜后的明日香学姐实在是太靓了~(绝不是因为戳中我的X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