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上一章讲,人同于道,谓之玄同。有玄
同,故能有至德,有至德故能为天下贵,成
为王者,天下皆归。接着上一章,本章具体的
讲,一个内圣外王之人,应该会怎样治国用兵
平天下。
道德经中的玄同思想,是后来儒家大同社
会这一政治理想的思想根源。没有天地万物
相齐同的思想,就不会有正的概念,也不会有
定的概念。先有同,而后有正,正了才有安,
安了才能定,定了才能久。反过来,因为丧失
了玄同,大同思想,那就起了异,与天地万物
自异,人人互异,有了异,天下就失正,便有
了奇,有了奇,这里一小撮,那里一小撮,都
像疯子一样的互相侵略,就会产生危乱,有危
乱,就有了杀。
同的最高境界,是同于道,万物交于德,
此谓玄同。失玄同,而后有儒家大同思想,天
下均,而交于礼。失于儒家大同,后就产生了
墨家的绳墨之同,强制性的把所有的人都规矩
成一模一样。墨家认为,大家都一模一样了,
同了,没有异了,也就不会在生奇,也就不会
再互相杀戮。
道家是玄同,人人都如婴儿一样纯洁天
真,根本就产生不出来互相伤害的念头。儒家
之大同,社会均贫富,人人都一样,仓廪足而
知礼节,家家仓廪都一样富足,那么人人都知
道礼义廉耻,都会沐浴在礼乐的光辉中,不再
会产生互相伤害的想法和冲动。
墨家之尚同,是一种补锅之措,无可奈何
而为之的做法。礼崩乐坏之后,人已经坏的没
法返璞归真了,怎么才能让他们停止互相伤害
呢,那么就用绳墨把他们都规矩成一模一样,
大家互相看对方,都是没有灵魂的“同志”
,
那就不会再互相伤害了。如果有不愿意和他们
相同的,就消灭他们。
墨家的那套,以绳墨代礼仪,来化性起
伪,这就不可避免的出现暴力组织来强制去矫
正规矩天下之人。这是违背大道之自然的,所
以墨家一出来,道儒法各家,都觉得他们这套
行不通,甚至骂他们是禽兽,因为墨家思想,
为了实现天下太平这个目标,代价是消灭所有
人的天性和道德。
法家的同,是秦王韩非的书同文,车同
辙,人同伦。通过文化上的,媒介上,法度
上,从技术手段的,解决了天下齐同,归于一
统。为什么中国文化中,有牢不可破的大一统
思想,因为一个同字。它的源头,就是道德经
的“玄同”思想。
天下无二道,与道同者,则万物必相齐,
万物齐同,则复为一,一则统一。同则一,一
则统,统则平,故可谋天下万世太平。可见,
那些讴歌战国百家争鸣人头翻滚大乱世的“知
识分子”
,都是不读书的文盲,他们根本不懂
得自己祖先留下的文化。
无论是道家的玄同,儒家的大同,墨家的
尚同,法家的刑同,他们的目的,都是为了让
天下复为同,复为一,绝异除奇,以期天下长
久太平。目的都是一样的,只是方法,道路,
手段不一样。
同,正,安,定,生,久。
异,奇,危,乱,杀,亡。
同于道,则天下同,丧于道,则天下异。
同异之辨是源头,接下来是正奇之辨,安危之
辨,定乱之辨,生杀之辨,久亡之辨。所谓天
下治乱,不过就是这十二个字,两套法则的往
复运行和循环。治国如此,普通人治身,也是
同样的两套法则,人为什么会生病,为什么会
短寿,因为他用的是下面那套法则。
当前的世界,通用的是第二套法则,到处
乌烟瘴气的乱七八糟。大概已经快运行到了
“危”的阶段。危机四伏,继续往下运行,就
会到了乱的阶段。如果到了“乱”的阶段失
控,全球性的战争,就要爆发了,一个人头翻
滚的全球性大乱世就会到来。
从国内看,我们的社会,很明显的可以感
到普遍性的人心不定,人活的没有根基,没有
依托。当前社会,正处在正奇相交战的阶段。
如果正战胜了奇,那么我们的社会就不会乱,
如果奇战胜了正,那就跟世界上的其他地方差
不多,各种更糟糕的事情,都会接踵而至。
西方人所理解的“同”
,社阵营,追求的
是物质分配的均同,资阵营,追求的是牧羊人
福音之恩同。这两种同,和中国文化中的同,
都截然不同。社阵营,拔高了看,大概类似于
墨家的某些思想。资本主义,思想太幼稚了,
毕竟是源于基督教福音书式的巫鬼思想,虽然
有点杨朱的影子,但是和杨朱这个孟子口中的
禽兽,还差了十万八七里。
这两种西方之同,都不行了。社阵营,败
于冷战。资本主义思想,正在崩溃中。世界正
在失去一个能够把全球维系成一体的,大家
都能认同的“同”
。同亡则异出,异出则奇盛,
大家争相为奇,后面就热闹了,直到最后人
头翻滚。政治,经济,金融,军事,在文化面
前,都形同浮云。看上去热闹的东西,源头上
都是道,都是文化和思想在策源。有了什么样
的道,就会出现什么样的社会和结果。
政治,不管治身治国治天下,道理都是一
样的,简单的说,只有三件事。第一,生存。
安身立命好好生存。第二,安全。以道卫国以
奇用兵,消灭威胁自己生存的敌人。第三,安
居乐业。上不劳民伤财,百姓自足自富。
好好活着这件事,听上去好像人人都会,
难道有人不会生活吗? 怎样才能好好的活着,
有没有最高标准? 事实上,并不是每个人都懂
得怎么才能好好的活着,人的生存,国家的生
存,都是如此。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不幸的
人,痛苦的人,被疾病折磨的人,也不会有那
么多破败混乱穷困危亡的国家了。
好好生存的最高的道,就是正。正这个
字,是个象形字,上面一横是天,下面一横是
地。中间部分,是草木的象形。天地交,而生
万物,上有所依,下有所基,而有安定。人,
也是万物中的一个,所依存的根基和锚定,也
是天地。
以正治国,不妄为,不妄施,不以人助
天。任百姓合天伦而自得,以天运而自化。这
种政治模型,上面要求是一个圣人一样的统
治者,下面要求是亿万万的像婴儿一样淳朴
自然,纯洁无邪的百姓。在这样的社会中,没
有混乱和互相伤害,人没有不安全感,没有
焦虑,没有烦恼忧愁和痛苦。每个人活着,都
能得人间之至乐。美好吗? 显然是太过于美好
了。
以奇用兵。老子所描绘那种美好社会,历
史上曾出现过,三皇时期的中国,大概就是这
样的情景。一些历史学家,把中国的三皇五帝
时期,说成是“奴隶社会”
,这样把老子心目
中的黄金时代,说成是奴隶社会,实在是文盲
之论。
事实上,中国历史上,从未存在过以奴隶
为劳动主体的所谓的奴隶社会。老子认为,三
皇时期,以道德观之,是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
代。一如孔子以仁义观之,认为西周是中国历
史的黄金时代一样。
这样美好的社会,一不小心,就会被一些
不道之人破坏掉。怎么办呢,所以老子在《道
德经》的很多章节中,多次论述用兵之道。这
是圣人治理天下的第二件事:以奇制奇,克奇
复正。
奇字,由三部分组成,大,丂(kǎo),
口。丂,气欲舒出的意思。气要出来,口是
通道之意,大,气象渐壮走强。正,上面有
天,下面有地,人可以以天为依,以地为基,
以法天则地为生存之常理。奇,则有不合天道
之物滋生蔓延,人为妄施炽盛之意。
对道德经流俗的解释,把老子的思想,歪
曲矮化成了是一种市井之徒苟且存身之术,把
道德也曲解成无条件的利他主义,并且对异
端无条件的宽容退让,对生命,也要绝对的爱
护,不能杀人。实际上并非如此,老子对不道
的异端,是绝而弃之,一点都不容忍。对敢于
兴风作浪,危害自身生存的人,则主张,兴兵
铲除,以绝后患。
不奇不足以克奇,不克奇不足以复正。天
有生机,亦有杀机,取天机之杀,为用兵之
道。老子不仅主张兴兵除患,还主张,世界
上存在一种战必胜,攻必克的用兵之道。后
世,几乎所有的兵家思想,他们的总源头,都
在道德经中。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天有
生机,亦有杀机,取生之道为正,取杀之道为
奇,生杀皆为道机。
以无事取天下。这是圣人治理天下的第三
件事。以正治国,百姓安定,讲是生存。以奇
用兵,讲的是安全,把那些企图破坏我们美好
生活的不道的坏蛋全消灭。坏蛋们都被消灭
了,百姓的生活就会兴旺发达,幸福美满。有
安身立命之所,有安全保障,少役使民力,不
与民争利,那么天下百姓,就能够安居乐业,
人人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天下是比国家更大的范围,它是指太阳底
下所有国家的总和。以正治国,国有道,又能
以奇用兵,安全又有保障,大家生活的都很幸
福,那么天下之人,自会争相前来归附,根本
不用自己去征服他们,他们自己就臣服了。以
无事取天下,讲的是内圣外王中的“外王”。
儒家的内圣外王之说,思想源头上都是老庄之
道。
吾何以知其然哉?
我是怎么知道,这样才是治理天下的至道
的呢? 因为不以正治国,反以奇治国,国家就
治不好。
以此:
为什么这么说呢,请看下面这些反面教
材,那些以奇治国的方法,都会招致国家大
乱。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
智慧出,多忌讳。所谓智慧,前识者,道
之华而愚之始也。人的智慧,不可能穷尽天下
万物,所以,以奇为正,就会以人智为真,不
合乎其智者,则受宰制。
鱼不可脱于渊,圣人治国,不可离于道。
离于道,则失其正。失正者,以奇治国,以有
为人之智慧来治国,人的智慧,和大道天运相
比,又是多么的渺小和有限呢,怎么可能穷尽
并井井有条的安定好天下万物呢?
人们常说,老子的思想反智。实际上,老
子是反愚蠢。以道观之,人的那点智慧,要多
愚蠢就有多愚蠢。老子是站在道的立场上,反
对人类自以为是的智慧,反对自不量力的人
类。以人之智治国,百姓失去道德衣养,物质
生产和精神上,都会越来越贫困。
人多利器,国家滋昏;
鱼脱于渊,则国之利器示之于人。本来,
以正治国,天下百姓,自然而然的生生不息,
他们甚至意识不到,有个统治者在治理天下,
在管理他们。一旦治国之道,出离大道,以人
智示人,那么天下就乱套了。有人觉得,治国
应该这么治,又有人觉得,治国应该那么治,
大伪频出,是谓人多利器。
所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社会,历史
上,古今中外,哪一个不是乱糟糟的一锅
粥。道为一,不可多,不可杂,不可扰,不
可乱。“道”之愈多,其愈不正。多,就会杂,
杂就会扰,扰就会乱,乱则不救。国之不救,
昏矣,难复其明,道不明则国不昌。
人多伎巧,奇物滋起;
大伪并举,百姓则机心四起,机心起,则
人灭天。人失天然,而就工巧。工巧繁盛,各
式各样的新鲜玩意都加工出来了,于是奇物滋
起。这条路走到极限,就是现在的消费主义社
会。
老子认为,人之所以走向拜物教社会,和
消费主义社会,在于他们发明了出来了一些原
本并不需要的“奇物”。人们认为,他们是在
生活,实际上,他们是沦为了商品意志的服从
者和奴仆。
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奇物滋起,百姓就会贵难得之货。以道观
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则自贵而相贱,以
俗观之,贵贱不在己。有了贵贱之心,人们莫
不好贵恶贱,好争而不让。争执不下,于是,
人们就会诉讼繁多。
诉讼繁多,民不复朴。人们的争讼越来越
多,法令就会随之越来越多。法令越来越多,
人心越来越坏。越想试图用法律去管理一个社
会,那么就越不可能让一个社会返璞归真。从
争到讼,再从讼到盗,再从盗到贼,就有了民
贼和国贼。
常有人感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为什
么会这样呢,道德经本章,就回答了这个问
题。一个国家,是如何一步步的变的昏乱的。
故圣人云:“我无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
欲,而民自朴。”
怎么样才能扭转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状
况呢。从上面以奇治国的做法看,后果很不
好。所以,有道的圣人认为,治国不能那么妄
为乱来。否则下场就是举国上下全是贼,变成
一个男盗女娼的社会。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怎
样的呢,怎么才能扭转这种可怕的丧失道德的
社会状况呢。
以正治国的圣人认为:
“我无为,任天下
常自然,百姓承天运而自化;我好静,笃守大
道而不离,君王以道正己,上正则下自正。我
无事,不以君王之国事而役使民力,不夺民
利,不劳民伤财,百姓所奉上者少,故能自足
自富。我无欲,常使民无欲无知,使夫智者不
敢为也,故百姓复归于朴。”
按照老子的政治思想来看当前的世界,看
当前的人类社会的面貌。那一定是乱的不可
救药了。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
义,失义而后礼,失礼而后法,失法而后鬼。
当今世界,盛行的是巫鬼之道,这个主义,那
个思想,还有什么各种理论,说到底,不过都
是印欧巫鬼文化和闪族巫鬼的衍生物,这些
衍生物,控制了整个世界,从文化到政治,从
政治到经济,从经济到金融,从军事到娱乐传
媒,都是如此。
使天下复归于朴,现在看,是很难的。泛
滥成灾的巫鬼之术,是害道败德之巨贼。没有
道德,不可能出现一个圣人统治下的七十亿
个婴儿般淳朴的人类。这条路,从目前的现实
看,基本上是不可行,千奇百怪的思想太多,
敢为奇者太多。若想复天下之道,现在不是
用道之时,而是用兵之时。以奇制奇,克奇复
正。光把天下所有的异端都消灭光,不知道就
得需要多久。
当前世界,迫在眉睫的是,民主自由这个
当代福音书,纸糊的时髦巫鬼文化,即将无法
再继续统合人类社会。失去了这种鬼巫之同,
历史不但没有像有些人聒噪的那样终结,历史
居然要加速演化,加速走向一个大剧变的新历
史,世界在集体的转向异奇危乱杀亡之运。虽
然离全球大乱世,还有可能一两代人的时间,
不过,在这种大环境下,应该要未雨绸缪了。
不管是个人,家庭,组织,还是国家,都应该
好好学习,老子的用兵之道。
人活着,只有三件事:生存,安全,和幸
福。谁能以道治天下,为天下人解决这三件
事,天下人都会自动的去归附于他。这就是道
德经的本章,要告诉我们的道理。居安思危,
未雨绸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