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加缪:当我想摆脱我不愿意听他说话的人时,我就作出赞同的样子

2022-08-18 09:56 作者:卡萨布兰卡之蕾  | 我要投稿

  当你正喋喋不休向他人诉说自己的苦楚时,对方一个劲地点头表示赞同,也许他正心想该怎么尽快结束这个话题,其实我们人生中发生的大部分的事情,都与他人无关。

  人类的悲喜其实并不相通,你口中所有的苦难于他人而言就像一朵沮丧的云,飘过别人头顶的上空,毫无意义,没准他人还会对着那朵云指指点点。

  正如阿尔贝·加缪《局外人》所言,当我想摆脱一个我不愿意听他说话的人时,我就作出赞同的样子。

  1、永远不要向别人解释你自己

  我突然想起契诃夫的一则短篇小说《一个文官的死》,故事里一个文官在戏院里看戏,突然之间打了一个喷嚏,而他这一喷嚏的唾沫星子,正好溅到了坐在前排的看戏的文职将军,于是他觉得心有愧疚,就跑上去前致歉,也得到了对方的没关系,但偏偏他又认为对方不是真心的原谅他,甚至为这么一件小事,登门造访去解释,最后郁闷身亡。

  你是什么样的人,除了你自己,不会有人在乎,就像喜欢你的人不会要你解释,不喜欢你的人,你解释了也没用,就像夏虫难以语冰。

  当我们做了一件他人无法理解的事情时,我们会选择去解释去寻求他人的认可和体谅,因此,我们情绪就很容易被他人左右,一个人一旦失去了自我的思考,就会像徘徊在海上漫无目的的船只,以他人的言语为导向,也会因他人的指责而沉沦。

  任何事,时间终究会作出恰当的解释,正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2、像旁观者一样看待自己

  旁观者从来不需要渴求他人的认可,只有当局者才会走失在是非的迷宫里。

  其实我们很难真正认可一个人,大多数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就像你看上去觉得情商很高处处为人着想的人,出发点也是为了自己考虑。

  有着共同弱点的人比有着共同优点的人,相处得更愉快,这是因为人们更愿意接受与自己有相似软肋的人,这就像同流合污一样,这样的关系往往更牢固。

  自己最容易忽略的其实是自己。

  就像蔡康永说的:镜子很脏的时候,我们并不会误以为是自己的脸脏,那为什么别人随口一说的糟糕的言语,我们要觉得糟糕的是自己。

  很多时候如果像旁观者一样看待自己,生活这一场盛宴,时而百花齐放,时而惨淡收场,不必过分追究是否体面,不必活在他人眼里,添几分从容,也许就会轻松许多。

  有人说,看一个人是否在乎你,就看他愿不愿意为了你花时间。

  真正愿意倾听你的人,并不是一味赞同你说的,而是愿意花更多时间关注你的感受。


加缪:当我想摆脱我不愿意听他说话的人时,我就作出赞同的样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