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射炮科普:63式37毫米自行高射炮

63式自行高炮改造自T-34/76 1943年型,65式自行高炮改造自T-34/85。其中63式已无遗存,一辆65式保存在美国阿伯丁试验场。
1962年底,通过对比试验,中国军队决定,在手头T-34底盘上安装海军全新的61式双管37毫米舰炮。
第一批改造的63式自走高射炮是从苏联军归还旅顺基地时,向中国方面移交的十几辆T-34/76中挑选机件状况较佳的实施,而状况较差的T-34/76则有4辆援助给了朝鲜。挑选T-34/76的理由是因为这批战车为早期型号,使用的76.2毫米战车炮与解放军在1950年代初获得军援之85毫米版本在后勤规格上完全无法互通,通用化改造成本又过高,因此车体底盘成为改装的最佳首选。车辆改装则在距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旅顺基地不远的装甲维修厂进行,这样既可以第一时间就近取得装备,又可以得到海军方面的专家支援。
这批车被在1963年改造完成,也被称为63式自行高炮,特点是带有海军风格简易的敞开式炮塔和车体两侧的61式弹药箱,但高射炮俯仰并无液压辅助,仍倚靠全人力转动操炮。由于DT车载机枪已经落后于时代且缺乏部件,解放军也将它的机枪换成了59式车载机枪,将外防盾改为内防盾。
通过实际使用,陆军认为此种高炮可以担任野战防空的任务,因此在T-34/76的十几辆底盘用光之后,解放军继续用T-34/85的底盘改造自行高炮,这一底盘型号也被称作65式自行高炮,其他结构和63式完全相同。


类型 自走防空系统
原产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
基本规格
重量 32公吨(31长吨;35短吨)
长度 6.432米(21.10英尺)
宽度 2.99米(9英尺10英寸)
高度 2.99米(9英尺10英寸)
操作人数 6
装甲 18-45毫米(0.71-1.77英寸)
主武器 61式37毫米双管高射炮
发动机 12汽缸涡轮增压柴油机,580匹马力(430千瓦特)
功率/重量 18.1匹马力每公吨(13.5千瓦每公吨)
悬挂 克里斯蒂悬挂
作战范围 300千米(190英里)
速度 公路:55千米每小时(34英里每小时)
结束了,福利

点个赞再走吧~
